笔趣阁 > 他者之神与必朽的盐 >他者之神与必朽的盐

Chapter·18 明日边缘-ε

最终出门的时候……我和小烬都可以被称得上是“武装到了牙齿”:鉴于当前的室外温度已经降至了零下,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洋葱式穿衣法”——从最内侧的“贴身层”到中间的“保暖层”再到最外侧的“防风层”,分层着装的理念可以保证我们在维持体温的情况下能够拥有尽可能最佳的灵活性。

贴身层使用了小烬制作的单导速干纤维织物,由少女将布匹状的原材料直接贴合在我俩的体表,通过她的能力收束并粘合成连体式的衣物,这样的制作流程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客制化和人体工学效应,几乎可以被视作第二层皮肤。

被女孩儿命名为“T-1000”的这种内衣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SKINS“A400”梯度压缩服的剪裁和设计,通过弹性纤维对部分面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它因此像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压缩服那样可以为肌群提供立体支撑和梯度压缩供氧,同时也可以减缓乳酸堆积带来的疲劳反应,减少肌肉震荡。

这可以有效的提升我们在长时间运动中的耐受性和抗疲劳能力,让我们久经训练而拥有相对常人更高的基础代谢水平的身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除此以外,小烬认为这种经过她修改的设计可以在受到裂伤时压迫伤口并减少失血,当然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我而言的,吸血鬼小姐可以自由的控制自己的血液,而我则更注意需要避免生物质的流失。新功能或许在提升普通人面对伤害的存活可能性的方面仅仅是聊胜于无,但在帮助拥有更强恢复能力的我减少有机物损耗的方面的确是颇有建树的。

不过因为要穿着战斗装具——我选择了Crye-Pre公司的AVS、巡逻用的无防护背部组件并在其上加挂了被小烬从我Ghost修改过来的背包,小烬则是同样改装过的女款I/OTV-GenⅣ加上CP生产的背包拉链背板——我们并没有选择传统意义上的保暖层和防风层。

事实上,大量的案例表明,把战斗装具套在防风层外部这种生搬硬套的僵硬操作会带来穿着者的严重不适,而这也是近年来“蛙皮”类型的战斗服在战术装备领域大行其道的理由。

早些年停产的Arc'teryxLEAFMinotaurHalf-Shell或许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选择,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始祖鸟作为户外衣物行业的巨头,其旗下的战术子品牌同样也是各路北约精锐列装表单上的常客。

不同于这一代产品线在“命名”和“定价”双重意义上的相对平易近人,其上一代以各种神话生物命名的产品线以让人害怕的高售价和同样令人咂舌的优异性能为大家所称道,而与某个FGO中低星狂战士同名的这件半壳(Half-Shell)则是上一代产品线不计成本的物料投入和最为贴近实战的设计思路最好的体现之一。

米诺陶半壳为了适配战斗装具的穿戴需要,仅仅在肩、臂部使用了来自Gore-Tex公司的Wind-Stopper-2L软壳面料并在内部黏着有薄层抓绒。

作为GTX公司这样“技术面料”领域顶级企业的专业级产品,Wind-Stopper-2L在拥有良好弹性和优秀防风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拒阻一定程度的雨水,辅以优异的透气性能,它堪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防风层解决方案之一。

而这件半壳在胸腹部使用抓绒面料同样不是廉价货色,事实上,这种来自Polar-tec.的Power-Stretch面料在高端户外用品领域的普及率也很高。

它的重量轻、灵活性高、透气性强,其表面的手感非常平滑,在配合装具使用时也就降低了表面与之不必要地摩擦,可以有效的延长使用寿命。在这一点上,米诺陶同时还采用了Polar-tec.的“Hard-face”专利技术,这项技术旨在通过“增强面料的耐磨性”的方式降低其表面的抽丝率(在长期使用后效果比较勉强)。

尽管这款面料通常会被认为过于轻薄以至于不能很好的阻止热量流失,但因为我和小烬的基础代谢水平都很高,这一点是无关紧要的。

-

出门之后,我可以感受到温度有一个明显的差距,小烬已经利用昨晚的时间改造了武器的材质构成,现在我手上的短斧和短枪都是采用了“S-35VN”的钢材配比,但还是保留了原貌,小烬手持的碳纤维筝型盾和单手剑则都运用了一部分牌号为“SM-100”的镍基钛合金,这种可以进行热处理的特种合金据信是Navy次世代大猫计划(很遗憾,显然不是VF-0“Phoenix”)的一个子项目,经由合适的热处理最高可以达到63左右HRC的硬度,同时也会因此染上相当漂亮的焰色纹路。

说起来“碳纤维材质”这种末日前的高科技材料现在已经是我们最方便得到的素材了,毕竟二氧化碳哪里都有。

作为额外装备,吸血鬼小姐携带了一柄使用鬃饼箭台并挂满了配件的“Oneida-红隼”和整整一壶的机械狩猎箭,少女宣称自己有着多年的狩猎反曲弓射击经验,但真正的情况估计只有老天知道……

不过值得表扬的是她还给我背了一柄“高张力纲-镍基钛合金”复合材质的打刀,得益于少女的“常温热处理”(自称)技术,这种异想天开的复合材料才得以实现——事实上,我同样宣称我是来自“新明一刀流”的剑道研习者,尽管只是在申城的某家道场修习过很短的一段时间而已。

这也是我没兴趣揭穿某个女孩儿的理由,毕竟大家都是彼此彼此。

通过电梯进入地下车库的数分钟没出什么问题,倒是电力系统居然还正常显得有那么一些不可思议,小烬觉得我俩的扮相超级的“Grim-Dark”,毕竟是现代战争意义上的全副武装却手持冷兵器的装束,我也没什么异议就是了,因为这一身的确有那么点战锤40000里IG(现在是AM了)的感觉。

「老哥你知道吗……网络还在哦?」

地库里有一股霉味混合着血腥气的怪异气息,走在我七点钟方向的女孩儿从降噪耳机的电路板里传来了声音。

「……还在?有收集到什么消息吗?」

我和小烬使用的拾音降噪耳机都是双通道型号的版本,简而言之则是可以适配两部电台。吸血鬼小姐使用的是来自OPS-Core的RAC(Rail_Attaunis,导轨通讯系统)-Headset,与她脑袋上的高切头盔是同一个生产商,搭配起来有一种怪异的科幻感;我的则相对更物美价廉,那是来自沙发里兰的“解放者”(Safariland_TCI_Liberator-Ⅴ),通过一组转接器固定在我惯用的AF盔后部的斜向导轨上。

「你的互FO沙雕网友有三分之二应该是已经扑街了算不算?」

白发的少女有一种与身俱来却不那么正常的幽默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这些内容实际上非常残酷的冷笑话,在这一点上,我们其实很难交流,最后就只能求同存异了。

「算吧……不过你看我的微博了?」

「嘿嘿。」

所以说……真的很难交流。

【中士,六点钟方向有热源接近。】

骤然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那是副脑中统括我次级器官的人工智能的声音。

泰莎的“感官”不同于我,那同样是得自唤醒的礼物,一系列置于面骨内部的高效探测器官所组成的生化感应阵列,这个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说实话是相当难以处理的,即使对于我自负远比常人优秀的大脑也是如此。

我不久之前刚刚才试图将自己的神经中枢链入过这个系统,它反馈的信息实时而高效,但却犹如一场由电磁紊流、鲜血的热力和地面震波所塑成的狂乱风暴一般。我自认高效且同时需要处理五官反馈的信息的有机大脑在其中几乎是应接不暇——我因此不得不把这个系统的操作授予了泰莎,由她将经过二次分拣并概括的信息直接在脑中对我进行汇报。

「小烬,警戒!六点钟方向!」

话语在吐出的同时少女就已经扭过了头,白发的女孩儿半跪下来,没有试图从腰间拔出短剑而是直接取下了筝型盾内侧卡销上固定的鹰弓。

搭上第一枚碳素杆的狩猎箭,用挂在右腕内侧的撒放器咬紧箭羽末端、主弦中央的环扣,吸血鬼小姐在呼出肺叶中气体的同时张开了这柄近80磅的复合弓犹如满月。

屏息凝神,小烬指肚下撒放器的扳机键程已经五去其三,少女就这样维持着开弓的姿势将瞄具的指针对准了泰莎报出的方向,再无任何动作。

有人或许会认为这是现代复合弓的偏心轮省力结构带来的优势,这不可否认,但我更相信的则是那个白发的女孩儿,我相信无论她手上是怎样的武器都就不可能擅离职守。

我向前跃出,在铺设有环氧树脂的地面上奔跑,泰莎直接在我的视野内给出了一个增强现实的红色标记,一个抽向的扭曲颅骨。

对方和我隔着一整排的私家车,其中的某两内部还在传出耸人听闻的吼叫,我在奔跑之中维持了谨慎,即便如此,十数米的距离还是转瞬而逝。

我几乎已经在心底下达了对方是不净者的结论了。

我和“它”最后的阻隔是一辆汉兰达,将短斧入鞘,我用空出的右手撑住丰田车银灰色的机盖就是一个纵跃,我在空中与他面面相觑,彼此几乎都有些受到了惊吓,而我也在同一时间确认了他眼底属于人类的残光。

那是个憔悴又颓丧的中年男人,绷紧了衬衣、裹着锡纸应急毯的身体很是有些肥壮,眼角里满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与绝望。

相关推荐:林城一中大逃杀勿言其名我是神使有什么错邪恶的命运刺与法克总的拉莱耶糖果店预见诅咒世界崩坏委员会梦境里的宅领主可能我玩了假的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