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谲案刑谱 >谲案刑谱

第八十一章:龙潭虎穴的斯文败类

说到这个鞋浪,不,谢浪!不得不提一下他家里的背景。

说起谢浪,想到的就该是谢珥,他的祖父。曾经有人曾作《银天园》:繁华财散逐香留,流水无情日自春。日暮南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写的就是谢珥的富有和绿珠坠楼的事件,到底谢家的富一代到底有多富呢?当年先皇的舅舅王领有先帝的支持,与他斗富都斗输了。

谢珥这么厉害,那么他的钱财从何而来?于是茶楼说书人,说起来他的故事,谢珥,字秀楼,生于林州,故小名林谢。少敏惠,勇而有谋。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谢珥,他的父亲谢华去世前,将他的财产分给儿子们,独独什么都没给谢珥。何也?谢珥曰:“此兒虽小,后自能得。"他说,谢珥虽然小呀,但以后他能自己获得财富的。

怎么得呢?我继续回想着当年说书人所说的,那起了大齐野史,就是小传书,反正八九不离十都是真的,就连我师傅当年暗恋先帝的妹妹这种事都写出来,然后后面讲的都是谢珥为官或被免职之事。

先帝的父皇廷元帝以谢珥功臣子,有干局,很深器重他。

到了先帝时,因与辅政辜皿不合,出为南中郎将、林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在青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原来如此,我想起了,原来谢珥在青州做刺史时,抢劫客旅,才获取巨大的财富的。

具是个斯文败类呀。我心里想,继续往下读。

文中接着写的就是谢珥的任性与富足。好像这个人和上文写的不是同一人似的。

不过,人嘛,都是多面性的。只是我慢慢有个疑惑:谢珥不是到先帝后,劫远使商客才富有的?他和王领比富,却是先帝帮了王领,先帝为廷元帝的儿子。

那他之前应该也很富有了。

后来也许种种原因,如性格、环境让他变本加厉,极度追求财富,更加堕落了吧。

就是之前的财富从何而来呢?终于找到一点线索。

当年,自己由于分家产的时候什么都分不到,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纨绔子弟,想着多打磨他的心思,然而,这家伙,就开始想着从别的地方弄钱。

直到他的儿子谢枫,可是说是一个正派子弟,自幼读书识礼,文武双全,他老人家深得先皇重用,就连皇上也十分看重此人。

十年前年石四十一岁的谢枫时因参与高傒他老爹高禾伐吴有功,被封为枫阳乡侯。后来被拜为黄门郎。然后因自己的忘年交辜皿之事,向皇上上表辩白,经屡次升迁任散骑常侍、侍中这里的屡次升迁任….

后来告官还乡,当了这个大齐数地商行的大掌柜,可以说是为富一方了。

直到老年得子,谢浪开始出现,这家伙可以说是和他爷爷一个德行。

谢浪的炫富手段就是多妻多妾,纸醉金迷,奢侈成性。

谢枫被称为当时的“大黄郎”家财万贯,大黄郎的意思就是,家里没有银子,只有黄金,谢枫是其独子。谢枫刚开始刚正不阿,后来从商之后虽然奸贪狡诈,但却只有刘氏一个妻子,二人携手终老。谢枫在这点上与他父亲和儿子截然不同。贪必好淫,淫必生贪。

谢浪的妻妾就有二十七个,其他的侍女、丫鬟更是无数。用象牙床,围着金丝帐,朝歌夜舞,很为自己的奢靡生活感到得意。而且他有痰不喜欢吐在痰盂里,而是吐在美女丫鬟的口里,这更加剧了人们的反抗心理。

青王上朝,解决了南倭北虏,解决了许多地方的民不聊生,谢枫的大肆奢华铺张当然就更招人忌恨。后青王盛上,揭露谢浪祸国殃民的真实面目,后来还收买他的一个妾,当众告诉众人,说了谢浪的多处恶行。元立四十四年,三月辛酉,谢浪原本被执行斩决。自己亲爹辛辛苦苦把大半家产给了青王,后来才放了他。

谢枫还是有着少年时的良心,不认这个儿子,就把他赶出来家门。后来,这家伙来到靖南,拿起了他爷爷的那一套,劫商致富。

不过,我始终相信,肯定背后有皇子在帮他,不然,以他这种嚣张气焰,早就凉凉了!

衙门不敢管,太守不管,知府不管。大齐太宗皇帝所立之制,设立赌坊者,斩!然而,这里却满大街,难道就真的害怕一个青龙帮,就算他们人多势众,也不可能比得了一个郡王的府兵,更何况这里还有着驻军!

这背后,肯定有人!

昨天夜里,我放了一把火,至今,靖南城里还有传言出来,找到那个放火的家伙,可能要吃了他的心肝,喝了他的血!

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恶不恶心!

谢浪的大本营,就在整个靖南城最大的花酒夜馆,我打扮了一番,左看看右看看,决定还让有一种说不出来暴发户的土豪感。

原本以为自己的形象应该很符合这里,但是,我没有想到……

这个感觉还比较像学堂,古色古香的木楼、明亮宽敞的石楼、小巧精致的大堂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与幽静的白玉兰林、银杏林和香樟林,碧波荡漾的下河,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秀丽景色。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副《青龙云升平地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墨迹,其词云:一双玉璧千人枕……

怎么感觉倒是有那么一点文人气息,而且,那副图,不就是言均没有答应画的那副吗?还找别人画了,哪个画师怎么不开眼,这是死罪的画法,难怪不敢留名!我看了看这幅画,虽然我不知道怎么欣赏,但是,还是看出了一些,因为琴棋书画,有着一定的联系。

入眼便是大胆的紫黑蓝的构色,压抑和不快的表达溢于纸张,但最引人眼球的是中间的躲云,画风与背景抽象式一致,却用了深红色和亮白,调和了墨水画的黑暗的背景气氛,就好像......这条青色的龙冲破了黑暗禁锢的世界。

这么还是挺安静的,只见走来一个女子,说道:“老板,这里开始文人之地,老板要是来寻乐的,另寻他地吧,抱歉!”

噢哟,什么时候去喝花酒还有那么的规矩了,还只准文人墨客去,什么道理,早知道就不要那么自作聪明,本来就是一副文人墨客的嘴脸,现在搞得像老土豪一样!

想被人斩都不

行!

后来,我又得浪费时间,跑回家中换了一套着装,这次有点文人气息了吧!

然而,我进到楼上,看到的事情可以说是超乎我的想象,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正在模仿古词人贺铸诉说自己屡逛而不得的郁闷之情,由此所词作“便翡翠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

一群人在开荤段子。

把自己与青楼女子同床共枕的香艳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

千百年来,诗词一直被后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而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清丽委婉,让人们拍案叫绝的同时,也不得不为那个时代诗人们的天才与灵感所折服。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如今诗词的华彩乐章,大都是诗人们在青楼女子的胸脯上和大腿上写就的。

我想起了,我师傅和我所说的野史。

野史上,流传最多的无疑是各代大诗人与青楼女子的风流韵事。太宗年间,一个臭名昭著,不,恶名远洋,不就是很出名的诗人妙笔生花,声名远播,但他在繁华的慈州,他的的足迹踏遍青楼妓院,夜醉不归。这位诗人不但逛青楼,玩花样,还经常在家里呼朋唤友,日宴夜饮,招妓作陪。

太宗皇帝天和末年,他在南江慈州府屈就幕僚时,曾前往风光景物秀丽美好的湖州旅游。慈州刺史是他的平素的好友,便经常为他安排宴会和游览项目,并找来美貌妓青楼女子,陪宴侍寝。

每当酒宴结束,酩酊大醉的诗人大都要拿出笔墨纸砚来,铺展在女子温润香酥的胸脯之上,恣意挥洒激情,即兴赋诗。正是这位文人墨客的前车之鉴,不,前例,在那以后,有的诗人更加变态了。在胸脯上铺纸写诗已属平常,有的诗人甚至直接将诗写在青楼女子的腿上。

而我看到的这些文人墨客就是后来居上的后起之秀。

一个年轻男子念着诗语道:王团儿,前曲自西第一家也。已为假母,有女数人,长曰小润,字子美,少时颇藉藉者。小天崔垂休变化年溺惑之,所费甚广,尝题记于小润髀上,为山所见,赠诗曰:“慈恩塔下亲泥壁,滑腻光滑玉不如。何事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欧书。”

还真的是看着别人调侃。

皇上如果知道,到了现在,文人更是“堕落",把青楼酒院当书房,把青楼女子胸脯当案几,把翻云覆雨当灵感的源泉,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不但文人逛青楼、就连平王这些郡王、大臣都耐不住寂寞,跑到青楼"肯爱千金博一笑"。文人雅士不但热衷于逛青楼,游酒馆,而且还相互攀比,相互卖弄。

皇上不得气死呀,不,皇上也许爱上这里怎么办?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就是表达自己逛到后的喜悦和激动。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如今想读一本像样的书词集,描写青楼之作俯拾皆是,“忍把浮名,换了浅甚低唱”,多么潇洒随意。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多么地一往情深。

“琵琶轻放,语声低颤,灭烛来相就",多么地温香醉人。

我真的有感而发,斯文败类!

相关推荐:崛起吧娘化的地球土著慕尽白衣综漫大幻想又把天神安排了我是一朵寄生花快穿攻略:反派大佬,求放过快穿:主神大人宠宠宠快穿:死对头只想跟我恋爱看,朕的皇后很嚣张石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