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星火燎城 >星火燎城

第三卷:南蜀北汉 第六章:司马懿称王三秦 夏侯惇兵出武关

第二百零四章:司马懿称王三秦 夏侯惇兵出武关

却说魏主曹丕临驾雍凉,皇驾已至长安城东八十里,先命陈骞、曹爽率御林军驻扎前营,再遣人召司马懿前来面圣。陈骞点兵而去,忽有一人自长安城来,见陈骞大哭道:“大事不好,陈本公子昨夜在长安城中被刺身亡!”陈骞闻言,仿佛当头冰雪浇灌,大叫一声,栽倒在地。

须臾含泪跳起,拔剑切齿骂道:“叵那司马老贼,行事如此阴险,某不报此仇,誓不为人!”马祝劝道:“大夫不可鲁莽,且静观变。凉那老贼命不久矣。”骞乃止哭。忽军卒来报:前方有一人自称雍凉大都督,晋公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奉命接迎皇驾。

陈骞怒道:“老贼今番不肯亲自来耶?”乃往前来见司马师。及至,见前首一人,身材高大,甚是威武,左面颊上一个细长的刀疤,却是当年被关羽刀锋所伤,更添几分凶神。那人见陈骞至,乃拜道:“末将司马师奉命恭迎皇驾。”

陈骞道:“汝父晋公因何未至?”师道:“家父近日染疾,卧病在床,不能觐见;已在长安摆宴恭贺皇驾,为诸位大人和陛下接风洗尘。但请大夫代为陛下宽言。”

陈骞道:“陛下驾游西凉,乃省方观民,采四方风俗著为令典,传示天下,以为百年大计。晋公虽病,亦当带病迎贺,此是人臣之礼。不知晋公病态如何?”

司马师道:“时而心中搅痛,时而不知人事。”陈骞沉吟许久,方道:“既是如此,可随某觐见陛下。”司马师闻言起身,随陈骞而去。

方行数步,忽然噗的一声,血光乍现,司马师哀嚎倒地;骞大惊,回头看时,却见一把长剑直透司马师心窝,鲜血四溅,司马师顿时气绝。师随行之人惊诧,未反应过来时,马祝挥剑砍死数人。骞惊悚道:“公此乃何意也?”

马祝道:“事已至此,司马老贼必是早有察觉。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先杀此贼,告慰令兄在天之灵。”骞沉吟片刻道:“只得如此了。汝等且在此稍待,待某觐见陛下,陈说厉害。”可怜司马师魂归地府,落地无声。

陈骞径直觐见魏主曹丕,乃道:“司马懿托病不见,反心昭然,欲赚陛下往长安矣。”丕惊道:“如似此奈何也?”骞深思片刻,乃道:“如此陛下可言身体突然有恙,暂罢巡游,先退往潼关。再矫诏封司马懿太傅之位,入潼关受封云云。届时杀之。”丕准之。令桓范拟旨而去。

这厢司马懿正在长安准备迎驾事宜,人报朝廷遣桓范为使,前来宣圣旨。懿急领众将出,排香案跪接。桓范读旨道:

“朕突感不适,暂罢巡游,退往潼关修养。公长子师甚得朕心,朕欲留身边,随时听用。公多年镇守边藩,功勋卓越,朕欲诏公并雍凉有功将士入潼关受封,加封公为太傅,领万石,爵禄罔替,永代世袭,圣眷隆育,往早起行,勿使朕躬为盼。”司马懿领众将谢恩领旨毕了,宴请桓范。

宴罢,桓范请辞,懿领众将相送至城门外,桓范道:“陛下与仲达,乃高祖与良平也。仲达为大魏第一重臣,又得陛下如此厚待。日后万望提携一二。”懿面东拜道:“陛下之恩,天高地厚。老臣纵然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又谓桓范道:“待老臣安排事毕,即往潼关面圣。到时再与元则把盏。”两下作揖告别。懿

领众将转回将军府,伏地大哭道:“吾儿危矣!此乃陛下之毒计也,明升暗降,欲夺吾之兵权,待吾等至潼关时,父子必受其害。吾若不去,是抗旨不尊也!”

司马昭道:“似此如之奈何?”忽方舒厉声道:“事已至此!都督只痛哭,能解今日之危否?”懿闻言,霍然而起,击案道:“吾今只上表谦辞,且看主上之意如何。休教相强,若陛下十分欲除吾司马氏而后快时,吾岂坐以待毙!”于是修表请辞,只言老迈昏聩,愿老死驻地,永为西北屏藩,请留爵禄以赏来者,以为国家之幸云云。

不日,回旨不许,懿固辞之;诏三报不许,皆如前言,一天之内,三道圣旨。司马懿摇首叹道:“乐毅、李牧之意,我今知矣。”忽一小校闯入殿内,伏地大哭道:“大公子已然遇害矣!”

司马懿闻言,恰似晴天霹雷,眼前一黑,扑通倒了。众将大惊,急忙救醒,司马懿目光如痴,浊泪长流,大哭道:“吾儿冤枉,是为父害了你!”司马昭指小军问道:“我兄长如何遇害的?”

小军泣道:“大公子还未面见陛下,就已被陈骞手下幕僚所杀。小人在后拴马,因此不曾遇害,急忙逃回来禀报都督。”王基怒道:“君逼臣何乃太甚也!”方舒道:“都督不可再有妇人之仁,当早决断。”众将尽皆称善,都有反意。

司马昭哭道:“此大魏负吾,非吾负曹魏,愿父亲速决!”懿闻言,以面视青天道:“今日之事,懿宁负大魏,不敢负天下也!”王基道:“都督纵不愿称帝,可自上表进称大将军、晋王,以清君侧为名,兴兵许昌,匡正朝纲,扫除奸佞,此万世之业也。”众将皆踊跃称善。

司马懿决然道:“前日不听公言,悔之不及,今且不能有往日之失也!伯兴真深知吾心也!”于是传檄告于天下,筑坛于咸阳。择日焚香祭告天地,面南而坐,进冠授冕,受众将群臣朝礼,贺为晋王。子司马昭为王世子。修表一道,使人飞马进呈潼关。一面点齐兵马,分拨诸事,专待兴兵。

再说曹丕自在潼关,忽人报司马懿具表文以拜。丕急教呈上,就案前展阅之。其表略云:

“懿以凡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为国屏藩,数十年矣;夙兴夜省,不敢少怠,唯才不足具任,以慰陛下之托也。窃闻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汉祖龙兴,尊王子弟,太尉周勃,起诛众吕,以安大宗。今者,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有太常大夫钟繇,本无懿德,窃国居权;其子会,恶直丑正,包藏祸心。遂使圣躬蒙蔽,诈佞以闻,忠正为塞,隐善扬秽,国事日非。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常恐陨没,辜负国恩,为清君侧,匡正朝纲,以剿魁渠。既而宗室衰微,帝族无位,斟酌古制,依假权宜:上臣为大将军,晋王。臣自惟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世谤。然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以逆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此臣所以忧心碎首者也。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生死而不得辞。故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惕息,如临于谷。即日奖率六师,齐集群义,应天顺时,讨伐佞臣,以宁社稷,以清君侧,伏见入觐。谨拜表以闻。”

曹丕阅表,勃然大怒,亲扯表为粉碎,大骂道:“司马老贼敢耳!”陈骞

见此,问道:“莫非司马仲达已反?”丕点头,继而起身怒道:“老贼深受朕大魏两代皇恩浩荡,怎可如此绝情?”

陈骞道:“既已反,陛下可速回许都调度兵马良将剿灭叛贼,不可坐以待毙。”丕切齿道:“纵朕拼得个大魏亡国,也要将司马狗贼踏为齑粉!朕将亲统六师,浴血讨贼,以伸大义于天下。”

陈骞待劝,曹丕制之道:“朕意已决,卿勿得再谏!”遂令大将军夏侯惇从武关出兵,攻打长安。调中军将军乐进、征南将军史涣领兵来援。

司马懿在雍凉,分拨诸事已毕,命尽起雍凉兵马,克日出征。军中树起勤王清君侧旗号,司马懿、司马昭父子自领中军,以王双为先锋,方舒为参谋,王基为赞军,郭淮、秦朗、戴陵、马旺、孙礼等将随军征进,起大军十五万,号称二十万,直奔潼关而来。

大军即行,参谋郭淮道:“今大王入京勤王清君侧,须防蜀中袭吾之后。”懿颔首道:“吾已料定,自有区处。”第一命何葛、余良听令,命镇守眉县,防备凉羌等军马,谓道:“吾料羌胡若攻,必从此二处来。二公休论长短,只坚守不出,贼兵无能为也。”二将领命去了。

司马懿又道:“今有一最紧要去处,当使大将替孤分忧。”言未及,郝昭忿然出列道:“末将不才,愿替大王分忧!”懿大喜,目视郝昭道:“公若遇蜀中兵马前来,如之奈何?”昭道:“誓为大王击之!”懿又问道:“若孔明亲自前来若何?”

郝昭略思道:“请为大王拒之!”懿笑道:“伯道真良将也。今者陈仓、斜谷一线为长安门户,最是紧要,孤意非赖伯道大才不可。愿固守之,以消后顾。”昭拜道:“末将粉身碎骨,不敢负大王所托也!”懿大喜,着命郝昭领三万兵马驻守陈仓要塞。

于是大军起行,方出长安,人报大将军夏侯惇引军来战。司马懿整兵接战。两阵排开,夏侯惇赤盔白马,至阵前高呼道:“仲达!你乃先帝遗留老臣,因何兴兵作乱?”懿道:“君逼臣反,实无奈耶!”

夏侯惇大怒道:“是何言也!陛下登基以来,处事公正,朝野清平。怎会逼反老臣!分明你是狼心昭然,兴兵谋逆。我今奉命前来讨汝,你速速下马来降,尚可留的全尸。否则待我杀进长安之后,将你司马氏诛灭三族。”

司马懿大怒,回顾左右:“谁人敢杀夏侯惇!”孙礼拍马而出,夏侯惇挥舞点钢枪而上,战约二十合,孙礼败走。戴陵提刀相迎,约过十合亦败。王双骤马舞刀而出,截住夏侯惇,两边鏖战数十合,难分高下。

再战三十合,夏侯惇毕竟年过六旬,战得久了,体力渐衰;更兼只有一目,竟不觉有些头眩。王双瞧的亲切,斜劈一刀,飞出流星锤来打夏侯惇。惇躲闪不及,被击在胸口,打的气血翻滚。亏得夏侯惇老当益壮,久经战阵,不但未曾落马,反回刺一枪。将王双头盔挑落。

王双惊出一生冷汗,拨马就走。惇咬牙喝道:“休走!”拍马紧追。其子夏侯充恐父亲有失,大驱兵马掩杀过来。司马懿亦挥军杀上,两军乍一交锋。西凉军优势尽显,铁骑来回冲刺,杀的魏军纷纷抛兵遗甲,节节败退。幸亏夏侯惇老于兵事,急令枪兵列阵在前,弓弩手两翼飞射,方才稳住阵脚,保定大军缓缓而退,未曾损失太过。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相关推荐:淮东以安世纪第一宠婚:吻安小娇妻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盛世娇宠:废柴嫡女不从良至擎往生人人都爱于休休火影之我在木叶砸金蛋龙王大人在上灵异片演员app[无限]龙傲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