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越过波涛 >越过波涛

第一节 嘉庆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马格尔尼访华实录》乔治·马格尔尼著,一七九八年,新京书局出版。

北京,紫禁城内。现在坐在龙椅上的人是满清的嘉庆皇帝,他继位已经有一十九年了。

虽然他从当政以来,就打出了“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诏求直言,广开言路,但是他对内政的整肃仍旧作用有限,这个庞大的帝国依然在不断地颓败。

嘉庆看着两天前浙江送来的奏报,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在旁边陪着他的大臣们都默不作声,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东南的这帮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嘉庆终于开口了,带着对东南地区那些无能官员的愤怒,他大声地质问他的智囊们:“台湾海匪,不过区区一岛之地,山东、两江、闽浙、两广,四任总督,七省联防,不能取胜,不能直捣敌巢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连自家的土地也都守不住了么?舟山失守,这些东南沿岸的官员,自总督、巡抚以下统统都该问罪!”

“皇上息怒……”中枢大臣杨泽赶忙劝道。台湾之事从顺治、康熙时起,迁延数朝都未能解决,本来皇帝也都对消灭台湾的明军不怎么抱希望了。但是被台军反攻,夺取土地,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历朝都没有过的,怎么能让嘉庆不生气?满清祖训,若是国土有失,死后便不能立“神功圣德碑”,死后更是无颜去见列祖列宗。这更让一心想要针砭时弊,超越前朝的嘉庆皇帝咽不下这口气。

“皇上,虽然东南是数省联防台寇。但是自康熙年间,征台大将军施琅为国捐躯,七省水师被郑逆成功毁于一旦,我朝就厉行禁海,迁沿海之民,查处通贼海商,又烧船厂,毁水师,以作防御。东南督抚虽然仍旧保留着一点水师力量,但是远远不能和台寇相比。这次攻占舟山,台寇大举出动,东南各省猝不及防之下失却土地,也是情有可原。”

“哼!情有可原?我大清治下四大总督,手里掌握着七省的民力,军力,且多是东南富庶之地,这几乎就是我大清一半的力量了!你说我朝禁海迁界,水师力量不足,那败了也情有可原。但是现在连步军都打不过他们了么?舟山岛上布置了多少人马?又有多少要塞炮台?恐怕都没有吧?每年拨给那些总督们的军费,都跑到哪里去了?这件事朕一定要好好查查!说不得,要给东南的官场来次大换血!”

嘉庆觉得东南官场肯定是腐败到一定地步了,每年给他们那边投入的大量银子,多半都是给那些贪官中饱私囊拿去了。绿营里面,大概也是硕鼠满仓,到处都是吃空饷的,所以才会这么不堪一击,被一群从来没进行过陆战的台军打败。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呀。至少不能在此时动那些贪官污吏!”另一位大臣戴衢亨也开口劝说,他的理由就是“维稳”:“东南新败,人心浮动。若是在此时整治他们,不仅会搅得东南官场动荡,还会给台匪以可趁之机。万一哪个心怀不轨的奴才被逼急了,说不定会投到匪军那边去,那样造成的损失可就远远超出一个舟山了。”

“那照你这么说,该怎么办?”嘉庆也知道,这官场上的关系网错综复杂,要是真的把这群高官一股脑地连根拔起,多半会拔起萝卜带出泥,扯出一连串的官员来。说不定,就连眼前这几位中枢大臣,都有能被拖下水的。嘉庆向来是个稳重的人,当年扳倒和珅,将他抄家,也没有搞株连,免得京城弄得血雨腥风。他并没有那种一扫六合,澄清寰宇的气魄。

“奴才以为,不如先镇之以静。”戴衢亨这个人也是以稳重著称,所以才会被乾隆留给嘉庆当顾问。而嘉庆也因为这一点,觉得和他很对脾气,总是会听取他的意见。“发下一封密旨,让东南各省的总督们商量一下,交出一个罪魁祸首来,这点小事,想来东南的那些人还是会办好的。剩下的人,只稍加训斥,做些罚银的处罚即可。再派出一位密使,告诉东南一定要严防死守,争取收复失地,如果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必定严惩不贷。”

戴衢亨说到这里,朝皇帝拜了下去,说道:“皇上,舟山只是一个海外的小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块可有可无之地,弄得半壁江山不稳啊!”

嘉庆很清楚,戴衢亨说的话句句在理,而且他也赞成这样的做法。于是只好说道:“那就依爱卿所奏吧。”

嘉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在书房里缓缓踱着步,似乎在思考一些什么。过了良久,他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对在场的大臣们问道:“你们说,要是朕想要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师,彻底覆灭台湾,要多长时间?又要花多少银子?”

听到这话,各个大臣都是大吃一惊。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向不愿冒险的嘉庆皇帝,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激进想法?覆灭台湾,这是满清几代皇帝都尝试过的事情了。嘉庆的曾祖康熙,祖父雍正,父亲乾隆,都曾经想过,也都做过。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劳民伤财,让我大清筋骨大动,休养好多年才能缓过来。而那些士兵们,也因为屡战屡败,而在心中留下了“台军不可战胜”的阴影。

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董诰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为何有此一问?台湾匪患,历百年而不能决,想要平定,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正是因为历朝均不能解决,所以朕才想去尝试,朕不能把这个祸害留给子孙后代!”嘉庆如此说道。其实,他心里面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想通过解决这样一件大事,而超越他的祖先,成为民垂青史的皇帝。他从做太子的时候起,就活在祖先们的阴影里,活在那“康乾盛世”的阴影里。如今大清朝的经济常年没有起色,他就想在武功方面寻求突破。

右都御使,首辅王杰思量了半天,才缓缓开口对皇帝说道:“皇上要是想要平定台湾,就非要动用渤海水师不可。”

嘉庆也点了点头,表示他很清楚。渤海水师,那是乾隆留给他的一张“王牌”。那是乾隆年间征台大失败后建立的。因为东南数省都受到台湾水师的威胁,没有办法建建船厂,造水师,乾隆只好把新的水师营地放在了渤海湾以内。每年都会给渤海水师提供一笔不菲的经费,训练水兵,兴建战船,铸造大炮。但是当时已经禁海已久,会制造海船的造船师傅已经几乎没有了,会造海上战舰的更是全国上下找不出一个。因此渤海水师的一切几乎都要从零开始,连造船的木料都是现砍现晒,得等上好几年才能用来造船。因此一直到现在,他们才只是初具规模。

“就算是要动用渤海水师,也要有一名敢战之将,能战之将率领才可以。”戴衢亨听见这等大事,连忙补充道:“而且渤海水师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是毕竟没有经过实战,若是直接就让他们去打台湾,实在是太危险了。出战之前一定要进行几次演戏,最好还能简单实战几次,积累经验才好。”

“实战好办!旅顺那边,不是老受到倭寇的骚扰吗?渤海水师也不能光吃饭,不干事,就让他们去拿倭寇练练手。等到征讨台湾的时候,朕一定要看见他们把贼人的头颅拿回来!”

杨泽觉得,就算出动渤海水师胜算也多半不大。如果打台湾这么容易,康熙爷,雍正爷,乾隆爷他们能弄得这么灰头土脸的么?当年的苏松水师,天津水师,两广水师是何等雄壮?结果台湾一战,上千条战舰被人家用不到清军一半的兵力,就一网打尽了。当时带兵的,还都是施琅,黄梧这样的明军降将,对台湾明军知根知底的,水战经验更是丰富,结果没一个人能讨的了好去。

更重要的一点是,那所谓的“水师精锐”,杨泽是亲眼看过的。他去年还去过渤海水师的驻地视察。刚开始还挺高兴,看见那些雄伟的军舰,巨大的舰炮,士兵们明晃晃的盔甲,刀枪和火铳,杨泽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有了这些,还怕打不下来台湾么?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武器装备虽然因为有专人监管,都是用的最好的,没有浪费饷银。但是那些士兵们,猫腻可就大了。

那些士兵们平时都在营中喝酒、博戏,搞得军营里面乌烟瘴气的。杨泽来的时候,他们装成一副认真训练的样子,可是当杨泽突发奇想,微服私访的时候,他们这些不良作风就都一一暴露了出来。更严重的是,那些军官们一个个都脑满肠肥,大肚便便的样子,怎么看怎么都不像能打仗的。后来杨泽一打听,这些人,要么是某个大臣的亲戚,要么就是哪个军官的朋友,只是来这里领一份军饷而已。渤海水师成天没有仗可打,还拿着比谁都丰厚的军饷,谁不想来分一杯羹?不光自己领,还想着法儿的吃空饷,拿手下人的钱。定编一千五的一个营,居然人数还不满八百!真难为他们应付视察的时候,能东拼西凑那么多人出来了。

可是,即使知道这些,杨泽又怎么敢和嘉庆说?这事情要是捅出去,得有多少人砸了饭碗,甚至是脑袋落地?他杨泽虽然官做的大,可是也不能和整个官场的潜规则对抗不是?杨泽可没有那种牺牲我一个,幸福你我他的觉悟,于是他决定绝口不提这些事情。但是因为怀着一份对皇帝的愧疚之心,以及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报答,他还是开口,委婉地说道:

“皇上,征台之事,乃是国家大事,未可轻举妄动。为何不找一资深老臣问策?臣保举一人,定有安台之策!”

“哦?你说的是谁?”嘉庆皇帝明显很感兴趣,既然有这样的能人,那可不就稳当多了?要是没有完全的把握,他也不想去冒险。

“前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刘崇如。”

相关推荐:晶澈权柄流浪的万界守护者缘起之处很有爱同化姬战争无序之光半脑反叛者说80天征服魔都北燕帝歌星际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