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第一百零二章 胜败兵家事不期(2)

灵均老道这边在三清观做好了一切准备,中原道门那边也是一时乱开了锅。

自从陈老道成仙以后,打破了天下近千年没有仙人出世的记录,一时间使得道门在整个天下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表现出来压倒性的实力,先前的一切计划准备都是要做出些变动才是,却是一时间叫诸位高人忙得不可开交。

先前,道门在修士之中的实力就已经是顶尖,无论是祖师人物,还是教宗高手,都没有任何一方教派能够单独与道门抗衡,才叫得道门有能力把握因果,布下周天星宿大阵,逆转天数,以此破灭李唐的国运。

只是道门虽然占优,却也不是绝对的无敌,佛门广大不说,就是一众外道修士之中,教宗高手也是不少,祖师人物也有一两个,真要抗衡起来,也能与道门僵持些许。更何况除了佛门和外道,天下还有隐匿多年不曾出世的魔道,却是先前被佛道两家联手镇压得厉害,已经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又不曾彻底断绝,谁也不知道他们一方到底还有多少高手坐镇。

每一位修士的作用,放在俗世之中都是十分重大的,却是如今乃是道门把握先机,才能一举借助安禄山起兵叛乱败坏李唐的气数,否则若是道门这边在道理上没有优势,一众外道修士投身李唐军营之中,纵是安禄山有多少大军,也敌不过他们的超凡之力,自然是难以掀起什么波澜。

而如今陈老道证道成仙,道门在绝对实力一点已经占尽了优势。一位仙人的存在,是天下所有教宗和祖师加起来都难以抗衡的,却是陈老道如今已经超凡脱俗,生命形态都与众人不同,纵是浩大法术,加诸其身,也难以收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叫他一时站在了一个十分超脱的地位上,不论法力如何,单单这份震慑,就是十分恐怖的。

既然陈老道成仙,道门之前计划之中束手束脚,多方防备的部分便可以改上一改,却是这一下子动作愈发激进,直接由一众教宗下令,从李唐的皇宫之中撤走了所有的道门弟子,连带着些许外道修士,都受到了陈老道符诏的牵连,纵是有心辅助李唐,也不敢对抗一位仙人降下的符诏,纷纷离开,却是叫李唐王宫之中,一时失去了所有的超凡修士。

唐王此时此刻,已经是焦头烂额,一时听闻此等大事,更是气得差点吐血而亡。普天之下,历史之中,虽然从来没有靠着神通法术谋朝篡位的,却也有不少战役之中,有修士的身影存在。这些修士每一个,在军阵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只要能够请动他们,几乎就能够奠定一场大战的结果,如今陈老道一份符诏,直接抽空了李唐的超凡力量,自是叫唐王连死的心都有,一时也是无法。

从上古封神时候开始,国运之事,就是一直把握在超凡的修士手中,却是当年那一场破灭商纣,建立大周的战役,表面上看是凡人之间的对抗,实际上也是阐截两教之间的纷争,一众凡人战士,虽是出力,却也难以左右大局,最终不过是沦为棋子,受到修士们斗法的左右、

而几千年过去,这等情况却是丝毫没有发生改变,饶是一众修士之中,无论是佛门还是道家,外道还是魔道,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神通法力远远不能与封神之时的诸多大能相比,却也还是牢牢把握着大局走向,重要非凡,真实不虚。

不过饶是如此,唐王李隆基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怨言,甚至心里都不敢抱怨上一星半点,却是早已听闻,道门终南山的陈祖师已经证道成仙,由他降下符诏,原不是唐王所能议论的。况且事到如今,李隆基大概也知道了自己的帝王宿命已经接近终结,纵是李唐国运不灭,他这个皇帝也是无论如何都做不长久了,却是这段时间一来,唐王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精神状态也是大不如前,正是自身气运衰竭,命不久矣的直接表现。

若是寻常时候,国运昌隆,天子奉天承运,气运加身,莫说是面对一位仙人,就是女娲氏那样的混元大罗圣人,也不能轻易撼动了人王帝主的命数。可如今李隆基气数衰竭,已经到了一个极致,却是一旦他走出皇宫,失去李唐国运庇护,莫说混元大罗圣人,就是小小一个教宗,都能动手了结了他的性命去。

李隆基自己也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这三个月来也是日夜反思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暗暗回忆到底是有那些败德之处,影响了他的天资气数。只是这当上皇帝的,除了少数几位贤明堪比上古先贤圣人的以外,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不合天道礼法之处。纵是那万古一帝,始皇嬴政,也还有焚书坑儒,求取不死仙术的荒唐举动,后世这些皇帝,文修武备的不少,可贤明之处大多都是不过尔尔,自然也叫李隆基想不出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如今的唐王李隆基,已经是老态龙钟模样,眼花耳聋的老人,却是失去了天子龙气加身之后,一切岁月都在断断三四个月间在他身上表露无疑。自知命不久矣,李隆基自然也就不敢再多得罪道门一方,却是多说多错,多做多错,谨言慎行,但求能够保住李唐的江山气数不绝,便是已经叫他心满意足了。

先前女帝武瞾临朝,道门在气数上吃亏,颇受了一切委屈,连带着一众教宗祖师都是隐忍。如今气数逆转,因果报应,加上陈老道证道成仙,叫一众道门修士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却是一时间表现出了道门传承数千年,秉承圣人心愿,监察天下大权,把握人道发展的霸气,一时间压得其余教派瑟瑟发抖,再也生不出丝毫抵抗之心来。

陈老道得道成仙之后,自身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甚至要有一种像上古大神一般,化身在天地法理之中的错觉,也是感知到了这冥冥之中的因果气数,知道在望舒等人顺利从遗迹之中出来,带回来诸多圣人传承之后,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运已经加持在了中原道门正统的身上。

灵均老道能够成仙,便是秉承着这一股气运,又是靠着自身深厚无比的功底,一时打破了天地之间的限制,打破了千年来无人成仙的规则,却也只是这股浩大气运的一个小小表现。在今后的岁月里,道门得到的这一股气运将会延绵许久,将道门重新推上巅峰,却是高人辈出,仙人也不是不可奢望,最终很有可能,能够恢复到先秦之前的状态,才是真正的鼎盛巅峰。

这,才是一众圣人联手算计,对抗天道,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当年玉虚宫之时,原本就是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道门气数衰退,元始天尊留下的后手。却不料天道渺渺,无微不至,算计周详之处,仅凭一名圣人是难以对抗的,却是以元始天尊开天辟地的法理,都对抗不料浩瀚天意,一众修士莫名其妙打破了昆仑山的虚空,招惹了沉睡之中的古神西王母,不仅没有得到最根本的传承,还导致道门损失惨重,苯教险些灭宗,得不偿失。

而这女娲陵遗迹,则是在预见到玉虚宫之事之后,一众圣人把握天地道理,感应浩大劫数,不得不摒弃前嫌,联手布置下来的最终传承,以期凭此保护道统不灭,横渡无尽苦海,破灭浩大劫数,又怎么可能是区区一段回溯宙光所能代表的。

要说起来,冯元清等人在虚空通道之中所见所得,不过是圣人给予他们的一点点好处,更重要的东西,原是他们齐整整进去,好端端出来之时,从遗迹之中带出来的深刻道理和浩大气数。其中秉承了道理的望舒,便是受到了天道的特殊照顾,险些身死,最终还是平安渡过,这才使得这一次传承完整留存下来,叫修士们得到了这浩大的气运加身,其好处不单单是落在道门,也将在未来表现在佛门和外道的身上,便是陈老道为外道修士讲道带来的诸多机缘,释迦摩尼如来显圣插上一手的因果。

世俗和神权,从来都是彼此分离又绝对统一,其中蕴含的道理,其实就是望舒所见的第四幅壁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无论是昊天上帝也好,释迦摩尼也罢,这两位掌握大教的教主人物,其背后根本原是代表天道的混元大罗圣人。

天帝都是持元始天尊符诏稳坐三界,众神都是奉元始天尊敕令册封,人王自然也不可能彻底摆脱背后大教的支持,一旦大教发威,展现不同于王道的霸道,却不是一众世俗凡人所能对抗,自然是叫李隆基一时间无计可施,只得自求多福。

这等道理,其实大部分修士都是知道,只是望舒自己久居西南,与这边的三代国主关系都是极好,加上西南地界上,人道规律的发展其实并不像中原那般晚上,南诏国主的继位,虽然受到神权辖制,却也更多地是本土的巫教道理。因着此,才叫望舒无法领悟第四幅壁画之中所隐藏的奥妙,却是灵均老道和陈老道,早已了悟,只待他自己明晰罢了。

中原的局势,因陈老道一朝成仙,也是一时间如火如荼,愈发激烈了起来。安禄山举兵作乱,本身并不是什么仁德之人,沿途行军路上,也祸害了不少百姓,叫得生灵涂炭。加上大军攻城,李唐皇室这边也是拼命横征暴敛,对还没有被战火波及到的江南一带百姓多有倾轧,亦是叫得天下哀嚎一片,百姓身处倒悬。

而引起这一切变化的道门高人们,只是冷眼旁观,饶是心中不忍,也是毫无办法,却是要牺牲这短暂的安宁祥和,来换取今后的人道超脱,百姓们的怨恨与因果,他们只能静静接下,细细品尝。

相关推荐:破碎维度:创世纪神明速递幻象诸神的夜晚生与死的歧路尘世少年流浪记只有我知道的旅程亡灵漂流记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