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第十一章 积雨空林烟火迟(1)

就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这日,镇守北方藩镇的安禄山看准时机,趁着唐王年迈昏庸,后宫干涉朝政,李唐兵力空虚之际,联合了周遭契丹、室韦、突厥等诸多边民部落,振臂一呼,征召军士十数万余,于蓟城南郊誓师反叛,喊出“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的口号,正式向李唐开战,起兵向神都长安进发。

开国百余年来,李唐对外战争不断,对内却是一片祥和,如今在位的诸多地方官员,根本不曾面对过真正的沙场战争,一时间难以抵抗安禄山的大军,却是河北州县一带,驻军宛若草扎纸糊,连阻止安禄山的脚步都做不到;一应地方官员,或降或逃,连给唐王上书启奏都来不及,却是断断几日时间,整个河北一带都录入了安禄山叛军的手中。

安禄山也是个奇人异士,却是虽为李唐之臣,却不是纯粹汉家血脉,其母阿史德夫人,乃是突厥琐罗亚斯德教,即为汉译拜火教的巫师,掌握诡异神通法术,又是以擅长以善恶二元论法阐述世界起源和天地奥妙,虽与道家理论格格不入,却也大道殊途同归,真叫他们修炼出不少神通来。

凭借着其母对于天数的些许把握和诡异神通,又靠着其父安延偃在李唐的身份,安禄山投身李唐军营,一路平步青云,却是开元十八年便为平卢兵马使,天宝元年升任平卢节度使,天宝十年进奉河东节度使,掌控了李唐北方边境的一切政治军事大权,一时呼风唤雨,更是受封东平郡王,着实厉害。

安禄山本人身份特殊,自幼也是聪慧非常,在其母阿史德夫人的悉心栽培之下,小小年纪就掌握了诸多边民语言,与其沟通无碍,又是自身血脉斑杂,与一众边民都有些许联系,更是叫他在边境上如鱼得水,战功赫赫,几番抵抗契丹和突厥的进犯,深受唐王赏识,赞之曰“安边长城”,地位显赫。

开元晚期,随着唐王老迈昏庸,朝中开始出现诸多奸佞之臣,李唐表面依旧强盛无匹,内里却已经开始呈现出腐败衰朽的迹象。安禄山一直冷眼旁观,暗中准备,却也是对远在长安的朝廷起了轻慢心思,自己恃才傲物,依仗军功与一众奸佞周旋,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

先前朝中有“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坐镇,无论是安禄山还是杨国忠,对其都是十分忌惮,受其辖制。后李林甫身死,杨国忠乘机对其构陷加害,剥夺了他死后的一切殊荣,惹怒了曾受李林甫进言提拔的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民将领,一时间李唐内部斗争激烈,却叫安禄山作壁上观,渔翁得利,一时壮大自身,等候时机。

原本安禄山对唐王,还是有着一丝感恩之情,却是唐王对他的提拔与重视,的确是真实不虚。提拔之恩尚在,安禄山一意静候唐王李隆基驾崩之后再行谋反,也算是些许报答,却不料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任了宰相大位,与安禄山却是前世冤家一般,两人为了争宠夺权,结下了莫大仇恨。眼看着杨国忠借着宫中太真娘娘杨玉环的帮助,交好太子一脉,安禄山也是如芒在背,却是忍无可忍,一时又是得了阿史德夫人的提点,知道天数有变,帝星飘摇,随即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却是要将杨国忠先行除去,以绝后患。

如此,才有安禄山起兵叛变,却是待得唐王收到消息,已是六日之后的十一月十五。一时间朝野震荡,群臣哗然,身居宰相之位的杨国忠更是恨得牙根发痒,又是忌惮安禄山号称的二十万边民大军,一时群臣相聚,唐王震惊。仔细商议之后,唐王却是决定先行固守,也是连番征讨南诏无功,李唐的军力已经衰落到了百余年来的极致,加上唐王年迈,不复当年血勇,沉迷温柔乡中,一时下令固守范阳和平卢,派遣皇六子李琬和大将高仙芝兴兵讨伐。

李唐局势,顿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先前多年累积下来的亏空与腐朽,一时间尽数暴露出来。从此刻起,李唐国运虽是一时不曾断绝,却也陷入了莫大的困难之中,再不复太宗贞观年间那般强势富饶,对天下的掌控力度衰减了不是一星半点,失却了所谓大国上邦的强势和威仪。李唐三百载的国运,自此已经破灭一半,随后近两百年的时光,不过是苦苦维系罢了。

安禄山起兵叛变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神州中原,却是顷刻便叫举国震惊,又是民心动荡。百姓们听闻安禄山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嘴上不敢明说,心中却也对宰相杨国忠有了诸多不满,更是对宫中的太真玉环娘娘抱有无尽怨恨,暗地里斥责她为祸国殃民的妖妃,将其恨之入骨,却再没有了先前“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艳羡景象。

虽然灵均老道一早就知道了此事,可安禄山起兵叛乱的消息传至南诏之时,已是转过年来,天宝十五年的正月十三。就在十二天前,安禄山已经攻下洛阳,在洛阳称帝,建立大燕,改元圣武,与李唐分庭抗礼。而李唐这边则是因着内部腐朽,又是先前大将高仙芝违背了唐王和宰相杨国忠的进兵取胜命令,固守潼关,被监军宦官诬告,落了个“失律丧师”之罪,阵前斩首,含冤而死。

对于李唐突然爆发的叛乱,南诏国主阁罗凤一时大喜过望,却是如此一来,李唐便再不能分出兵力,侵袭南诏,南诏也就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却是一时得以喘息。南诏朝中主度偶大将,听闻这等消息,也是一时欢喜,又是纷纷进言,要阁罗凤趁着李唐危局,起兵进攻,将整个西南纳入南诏国土,壮大祖宗基业。阁罗凤因为有灵均老道的指点在先,又是两番征战之后国力也是衰弱,不曾允许,还是好生固守了南诏领土。

灵均老道等人也是密切关注着事情的发展动向,也是担心阁罗凤此刻会受不起诱惑,一时举兵向唐。别人不知,他们却是清楚得很,这一次安禄山起兵叛乱,并不会彻底断绝李唐的国运,只是教其衰微些许,给予天下更多的自由。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唐再是衰微,一旦缓过气来,对付南诏,却是易如反掌。

好在阁罗凤的脑子十分清醒,也是得益于皮罗阁在世之时给予他的诸多教诲,让他在困境中不绝望,机会前不冲动,严守了灵均老道早些年的提醒,一直将南诏归唐当作一件大事,时刻不敢忘怀,自是不会在这等时候,趁火打劫。

不过阁罗凤不乘机进攻李唐,却不代表南诏就此不再发展。得益于李唐暂时陷入内乱,南诏这边也是着实能够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又是自从两国开战之后,凤伽异的身份便不再受到李唐承认。阁罗凤一直认为这是自己冲动,连累了儿子的前途,此刻有了喘息之机,也是想着法子补偿些许。

得闻李唐内乱之后,阁罗凤一时下令在古滇国所在修筑拓东城,却是西南历史救援,拓东前后早在三国两晋时期,便是西南蛮族首领世居之地,再早些时候,甚至是原始不可考究的古滇国所在,历史人文气息也是浓郁。滇东拓东节度,原本是李唐的势力范围,先前南诏大败李宓大军的时候,在委蛇的指点下乘机将其攻下,却是扩张领土,温养国运。只是战后南诏百业凋敝,一时也无暇估计新得到的领土,这下总算不用再担心李唐,这才又将筑城之事提上了议程。

对于此,灵均老道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也是自古以来,拓东就是蛮族领地,李唐虽是将其占去,却不能有效统治一方蛮族百姓,时常又大小冲突爆发,直到张虔陀死后才收敛些许。此地重归乌蛮人手中,也算是天数流转,至于委蛇暗中安排,灵均老道也是无话可说。

一时之间,南诏国内又是火热起来,阁罗凤调动了诸多军士和工匠,在滇东蛮族遗址修建拓东城,也是暗中蕴含了开拓南诏领土,继续将东边李唐控制下的土地收回的心愿。只是这拓东城修建起来容易,过程中却是发生了一件怪事。

工匠们清理原先南中蛮族城池遗址的时候,在废墟中央发现了一座石碑,上面镌刻着“碑即仆,蛮为汉奴”七个大字,却是形制久远,字体古拙,寻常工匠并不认识,又在当地老者的指点之下阅读,才知晓此乃三国时期,蜀国军士诸葛孔明征服南中蛮族时留下的亲笔,却是竖立了几百年的时光,风吹日晒,石碑始终坚挺,不曾磨损太多。

主持拓东城修建的乃是凤伽异,听闻这等消息也是尽快赶到了现场,又是被石碑上近乎宣告一般的七个大字震慑,一时不敢冒犯,连忙派人连夜回禀太和城中的阁罗凤,又是上山请了灵均老道的意思。

在南诏攻下拓东领土的时候,灵均老道的神念便能顺着天数蔓延到那附近,也是一早就看见了那石碑,也确认这是先师诸葛亮的手笔,却是有一股冥冥之中萦绕不休的气数运转其上,一时也是叫他惊叹。越古老,越强大,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手段,看在如今灵均老道的眼里,还是着实不同寻常,却是此乃镇压气运的法门,也是蜀国与南中蛮族的契约,蕴含莫大玄妙。

灵均老道指点凤伽异好生保护石碑,叫他围绕石碑筑城,又是焚表祭拜,用以镇压一城气数,却是省了灵均老道亲自去上一趟。凤伽异自是尊崇领命,又是好生保护石碑,着人严守周围,又是加固了地基,也是担心石碑一旦扑倒,只怕“蛮为汉仆”之事,不是他所能承担。

相关推荐:破碎维度:创世纪神明速递幻象诸神的夜晚生与死的歧路尘世少年流浪记只有我知道的旅程亡灵漂流记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