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第121章 万里云无留迹(1)

乌蛮人的长街酒,从来都是越吃越热闹,随着一碗接一碗的米酒进肚,老百姓们愈发欢喜起来,唱歌跳舞,大声聊天,还有那些年轻的适龄男女,唱着唱着就唱到了一处,商量着请人说媒去了。

灵均老道与众人闹了一会儿,也是有些百姓并不信道,自上次灵均老道开坛讲道一来,已有二十余年不曾见过他。如今黄口小儿都成了中年壮汉,灵均老道却依旧还是昔日模样,不见改变,也是叫众人打内心底对他敬畏尊重。虽然平时往日,上山烧香的信徒经常回城来说,直说道家师徒四人都是长生的神仙,不老的真人,可人间之事,总讲究一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众人今日方才得见,知晓“长春”之语,真实不虚。

对乌蛮人来说,灵均老道如何养生长寿,他们倒不是很关心,也知道道家修行艰难,没有白得便宜的好事。只是这人年纪太大,总会受到众人的尊敬追捧,特别是灵均老道这种又有岁数,又有智慧,还愿意与老百姓大成一片的人物,自然是受到了众人的欢迎,与他好生玩闹了片刻。

望舒等人先前还觉得灵均老道一时洒脱了性子,让他们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这下冷眼旁观下来,却又是感叹自家师父对于人心的把握。今日灵均老道这一番亲民行为,直接拉进了道家和全体乌蛮人之间的关系,却是鬼神之事缥缥缈缈,哪有眼前这个风趣幽默又长生久视的老头儿来得有趣。超凡脱俗,出世清修,自然是有利于修为进展,却是于传道无益。今日之后,乌蛮人之中,只怕要将灵均老道的名号传扬到天荒地老,一吃酒就要想起这位雅俗共赏的道长来了。

乌蛮大祭司已经被灌倒,慧明和尚又是在准提阁中清修,今日这长街宴,倒是成了灵均老道的主场,被他把握了大势,传扬了声威,也是着实厉害。

许久之后,灵均老道才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看脸色又是满面春风,却无半点酒醉神色,显然是神通高明,收放自如,这一端坐,又变成了那个神秘的灵均道长,叫人心生敬仰,若非亲眼看见,谁也不会想到他先前的种种作为。

委蛇等人已经震惊到了麻木,见灵均老道恢复正常,一时也是暗自松了口气,却是担心老头子若是一直疯下去,只怕今后山里的日子也要难过许多。

到得此时,众人都是享用了不少菜肴,又是灌下了许多酒水,倒也个个心中愉悦,却是这乌蛮百姓的饮食虽是粗犷,风味却也独特,又是长街宴上,家家户户都是拿了最好的出来,自然是叫一众山中之人大饱口福,心中满足。

皮罗阁见灵均老道重回正经模样,这才敢走上前来,又是捧了一碗美酒,却也只是个小碗,对灵均老道说道:“道长,皮罗阁敬你一杯,愿道长春秋鼎盛,福寿绵长!”

灵均老道笑着接过皮罗阁端来的酒,三口两口喝完,又是挥手变满,朝着皮罗阁身后的一名青年人招招手,笑道:“一晃多年,你都有孩子了,也不请老道喝过酒。孩子,过来,你父欠我的酒,你替他喝了!”

众人闻言,皆是转头看向那青年人,就见他二十余岁模样,亦是乌蛮人相貌,只是眉眼之间,与皮罗阁不是十分相似。此人别人不知,望舒却是晓得,原是当年皮罗阁跟随灵均老道三年期满,下山成亲,一时无子,从旁支中过继的孩子。也是民间传言,婚后无子,可先过继一个,取人丁兴旺之意,类似于“招弟”的意思。

而皮罗阁的这位继子,倒也是十分难得的人才,不单“招弟”一事上没有辜负皮罗阁的心意,几年间便有了数名兄弟,他本人更是聪明机敏,才情不在皮罗阁之下,虽非云南王亲生骨血,却也是蒙家血脉。近些年来,皮罗阁已然属意于他,有意将云南王的大位相传,唤他作“阁罗凤”,乃是南诏诏主传承,父子名号相继的意思。

皮罗阁见灵均老道叫阁罗凤近身,面上愈发欢喜,却是自己已过不惑,虽是气数鼎盛,却也知晓自己的身子已是江河日下,气血不足,又是几名亲生儿子都不能叫他满意,有心传位,又顾虑阁罗凤非是亲生,只怕会有诸多麻烦。今日灵均老道降临,对阁罗凤表现出善意,不正如当年三清点化自己一般,将整个道家变成了阁罗凤的后盾,却是于他今后继承大业,颇有帮助。

这阁罗凤比之当年的皮罗阁,年纪也要更大些,人也要更沉稳些,听闻灵均老道呼唤,也就大步走到灵均老道面前,屈膝就拜,却是知道眼前这位老道人,便是辅佐自家父亲成就了大业的神仙中人,不敢怠慢。

灵均老道却是一挥手,自有清风平地而起,托着阁罗凤的身子不叫他跪下,只是笑嘻嘻道:“老道请你喝酒,哪里要你跪拜!吾辈方外之人,不拘凡俗礼数,你快起来,我端着酒,可累得慌哩!”

阁罗凤跪不下去,这才连忙直起身子,又是几番谢过灵均老道,双手接过他手中酒碗,又见自家父亲朝自己点头,这才一咬牙,将碗中的酒水一口喝完,长出了一口气,大赞灵均老道的酒水甘美,心中却是暗暗担心,原是见了先前乌蛮大祭司的结局。

皮罗阁见状愈发欢喜,却是知道灵均老道这一碗酒,乃是寻常时候望舒等人都难以求得的,凡人能得见一次,已是莫大机缘,喝上这么大的一碗,更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也是乌蛮大祭司存了掂量捉弄灵均老道的意思,才会被他这般恶治,阁罗凤处处有礼,自然不会被灵均老道为难。

更重要的是,皮罗阁有诸多儿子,阁罗凤独得灵均老道的欢心,已经是莫大的机缘,想来在灵均老道心中,也是与自己一般打算。有他支持,这阁罗凤继承大宝,却是要顺利许多。

照理来说,天家王朝传承,本应该十分注重血脉关系,莫说不是亲生,就是嫡子庶子,个中也有莫大区别,不可同日而语,只是皮罗阁一统六诏,乃是万世功业,又是知晓这南诏国要稳固,非是自己有生之年所能完成。看座下诸多儿女,也只有阁罗凤是可堪重用之人,加上他也是蒙氏的血脉,倒也不算大统外流。归根到底,在皮罗阁的心中,能够好生治国,却是比之血脉,来得更重要一些,这也是诸多开国之君,所考虑的要紧之处。

阁罗凤也是个聪明的人物,也知道自家父亲皮罗阁当年得了三清点化的传说,又何尝不知道灵均老道此举的意思,一时也是心中激动。只是他始终年纪大些,也是十分沉稳,不曾将这等欢喜表露在了脸上,只是暗中忍耐,也是知晓自己身份尴尬,下面还有诸多兄弟盯着自己,自是不易,不能欢喜过头才是。

眼见阁罗凤喝下那一碗酒,灵均老道这才又是笑着对皮罗阁道:“这孩子倒是不错的,知礼数,也稳重。”皮罗阁闻言打蛇顺杆上,又是朝灵均老道问道:“道长若是喜欢,能否叫他上山服侍道长些许,学点本事?”

灵均老道看了一眼阁罗凤,轻叹道:“老道倒是喜欢,自是没有这等缘分。不过也是无妨,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无需强求。”

皮罗阁闻言一愣,便也接受了阁罗凤不能跟随灵均老道修行的事实。他自己心中知晓,南诏一统,建立西南政权,乃是最要紧之事,才会使得道家不远万里赶来,使得诸天神祈接连显圣,都是将气数聚集与自己一身,一次成就这一番事业。如今大业已成,后人自是没有这等受三教钟爱的福分,倒也正常,却是强求不来的。

想到这里,皮罗阁也是十分坦然,看了看阁罗凤神情也算淡定,便笑了笑,又是说道:“今日新城落成,我还要感谢道长一早指点,拯救万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如今这城虽是建好,却还没有一名字,若是道长不弃,可否赐下一名,也好叫百姓们时刻感念着道长的恩德,不能叫此事被世人遗忘了才是。”

灵均老道点了点头,轻声道:“此事原是天数,就算老道不说话,也会有其他的转机。新城之名,原该是三教商议,云南王定夺的。不过看今日这般,大毕摩已经醉倒,慧明法师也无心此事,老道便稍稍僭越,以‘蒙化’二字,为此城正名。不知南诏王意下如何?”

皮罗阁一时笑开了花,却是灵均老道所用“蒙化”二字,十分符合他的心意,又是继承了蒙舍城百姓的心愿,又是点明了蒙氏的血统,更加寄予了百姓们归附王化的意头,自是极好。想到此处,皮罗阁也是连忙点头道:“道长远虑,自是极好!还请道长赐字!”

说着话,便有侍卫端了笔墨纸砚过来。灵均老道伸手拿起大支毛笔,也不沾墨,直接在虚空中写出“蒙化城”三字,就见笔锋过处,自有淡金色光芒闪烁弥漫,一时便有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出现在虚空之中,转瞬又是朝着城门方向飞去,在众人的惊叹声中,正正印在了城门上方,随即缓缓凸起,宛若天成,直接就为这新城正了名头。

一座城池的名号,将会被几代人传承诵念,甚至千年万载,流传不休,承载了虚无之中的冥冥气数,自是十分重要。如今灵均老道为蒙化城正名,正是了却了皮罗阁一桩心事,却是从今以后,这城传承乌蛮根基法统,算是注定无忧了。

相关推荐:破碎维度:创世纪神明速递幻象诸神的夜晚生与死的歧路尘世少年流浪记只有我知道的旅程亡灵漂流记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