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司天监 >司天监

第四十九章 慧夫人

凛冬的雪花,下在开封城每个角落,临近午时,一队豪华的车队缓缓驶进城。

消息灵通的人士,知道那是天机阁驶出的车队。普通的百姓,从那锦旗招展的队型,以及皇家才具有的侍卫队规格,即可看出,那座在最中央的马车,非富即贵。

各地的富家、以及几大家族的人,都注视着这一切。从不世出的郭家,今天不但大张旗鼓地出面,还带着豪华的车队,所代表的信息,必定向各个世家传递出某个信号。

襄王府中的赵元侃,也被天机阁的举动所震惊。赵元僖死了,听信爱妻郭氏的劝阻,闭门不出,他没有第一时间传出讯息,很可能引起郭晓义的反感。而这些事情,郭氏并不知道,他自己也没有对外人说郭家村的事情。

从那架马车上即可看出,纸包不住火,天机阁已经知道赵元僖已死的讯息。倘若再出面解释,不免有些越描越黑,说一千道一万,总之襄王府错了。

看着赵元侃在那里唉声叹气、长吁短叹,郭氏问道:“夫君为何事烦心?”

赵元侃答道:“那队出行的车队,正是从天机阁驶出,按照我的猜测,郭家应该知道太子已死的消息。”

郭氏言道:“那么车队的首领,又是何人呢?”

赵元侃摇头言道:“暂时不清楚,估计是郭家一位很重要的人物。”

郭氏心底想了想,却笑道:“我郭家嫡系人数很少,除了族长郭晓义在外游历,并没有其他嫡系之人在开封附近,夫君还请放宽心。当今的局势,太子已死,我们就更不能有轻易出门,韬光隐晦,怎么都不会是错的。”

赵元侃叹道:“可我隐瞒兄长之死,三弟那里就总是不好说话,他肯定会误会的。”

郭氏劝解道:“身在帝王之家,就不能拘泥于某个世家的拘束,放长眼去看,从大局角度考虑,夫君都不能轻易出门。必须等到做七之后,才能去殡宫去祭拜,方能显出不争的态度。”

赵元侃心里明白,妻子这么说,就是要把他往太子之位上捧。赵元僖死了,余下的众皇子中,自己必然是最佳的太子首选。

本无意野望皇帝宝座,在这一刻,赵元侃有了深深的野望。太宗陛下年事已高,继承人选不可能悬而未决,迟早是会选出来。算来算去,襄王府有了登上大位的可能,只要继续放低姿态,迎合太宗陛下的意愿,就不可能旁落。

满朝文武都在那里看着,选任何皇子都会有意见,唯独选赵元侃,民间的风声才会最小。

而在皇宫中的赵光义,也得知车队的消息。

赵光义心中感叹,太子之死,他心中很悲痛,为了顾全大局,采取秘不发丧的决策。隐瞒任何人,都瞒不过与赵家关系密切的郭家,现在人家想要查清赵元僖之死的原因,自己要不要放他们通过呢?

赵家几代人,因为暴毙之谜,那些人无故的死去,在民间引出了一系列对赵家不好的风评。可是太子已死,已经是既成事实,如果还在再去深查下去,那么赵氏江山的继承人选,就会被拖延下来。

赵光义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哪里敢在旁枝末节上拖沓,只想尽快化消这个隐患,早日册立新的太子人选。

众大臣也知道他的心思,都对赵元僖之死避而不谈,全都物色新的太子人选,避免引起更大的波澜。

可现在却不同了,郭家打出了鲜明的旗号,从天机阁出行,一路穿行于开封街道,直直地向太子府驶去。

赵光义急忙唤来郭崇德,让他前去劝车队掉头,不要往太子府前行。

郭崇德也很听话,去过之后,不久就返回,当面禀告道:“启禀陛下,车队的首领,乃是我郭氏嫡系之人,老呈没资格上前对话。”

赵光义纳闷道:“郭晓义在外游历,郭家嫡系之人,也就那么几位,而且都不在开封,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嫡系之人?”

郭崇德言道:“她叫郭慧,大家都称她为慧夫人,乃是家族最年轻的嫡系。郭慧从小就被当做族长夫人在培养,也多次去过郭家村,家族核心机密,除了族长郭晓义,唯有她知道的最多。”

赵光义言道:“也就是说,只要她出面,郭家的其他人都会听她的命令?”

郭崇德点头道:“没错,亮明了旗号,其他世家也不会阻拦。那么朝中的官员,更不敢去拦截车队,毕竟官员之中,绝大部分都出几大豪门望族。”

赵光义叹道:“我大宋立国时间还是太短了。”

宋朝时期,乃是宗族势力最深的朝代,君王既要用世家之人,又怕这些人造反。所以宋朝大力倡导文治,重文轻武,以减轻宗族势力带来的压力。

如今郭慧强势的出行,从某种角度上去看,那就是世家与官家的权势交锋。太子已死,这么大的事情,岂是官家想瞒就能瞒得住的?

死的又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太子罢了,还采用秘不发丧的决策。换了其他人也就罢了,唯独不能隐瞒郭家,毕竟郭晓义与赵元僖、赵元侃乃是结义兄弟。

太子之死,郭家必须要彻查到底。

赵光义言道:“你先下去吧。”

郭崇德问道:“陛下不打算召见慧夫人吗?”

赵光义道:“在做七之前,朕不见任何世家之人。”

郭崇德退了出去,赵光义喃喃地言道:“幸亏来的不是郭晓义,至于这位慧夫人,只是妇道人家,那就先晾着。对于查清暴毙之谜,还是没有我赵氏江山来的重要,民间不能再引起什么波澜了。”

赵元僖之死,令赵光义很悲痛,毕竟这是他最喜爱的儿子。为了顾全大局,他采取了忍耐,不能让暴毙成为一桩案子,不然人们又会想起那可恶的烛影斧声的传闻。

开封城内,两排侍卫护卫着马车缓缓地行驶,途径襄王府,却停了下来。

车厢中传出郭慧的声音,道:“甜儿,去把郭氏唤出来。”

郭慧的两名贴身侍女,郭甜和郭柔也来了,伺候在车厢两旁。

郭甜应声道:“遵命。”

敲起了襄王府的大门,一个年轻的门卫探出头来。

郭甜言道:“请唤出襄王殿下的夫人郭氏出来问话,就说郭家族长夫人,慧夫人来了。”

门卫一句话也没有说,关上大门,进去禀告。

没过一会儿,张耆从门里走了出来,言道:“烦请慧夫人回去,殿下今日不见外客。”

郭甜言道:“我家小姐见的是本族人,无需问过殿下吧。”

张耆翻了个白眼,道:“殿下有令,所有人等,未经允许都不许出大门,自然也包括王妃。”

郭甜皱眉道:“那么郭氏本人的意见呢?”

张耆言道:“请注意说话的语气,你只是丫鬟身份,应该礼敬我家夫人一声王妃,而不应该直呼其名。”

郭甜气道:“本姑娘除了族长和自家小姐,叫家里人都是直呼其名,就算郭氏当了王妃,难道就不是郭家人了吗?”

又争吵了几句,张耆依然不开门,车厢中传来郭慧的声音,道:“甜儿回来。”

郭甜气恼地返回车队,言道:“小姐,你是家族嫡系,也是大家的主心骨,她这个偏房居然摆起了架子,实在不像话。”

郭慧淡淡地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各有志,那就随她去。夫君不在家,家里事自然有我拿主意,传令下去,剥夺郭氏族籍,她那一房的族人全部贬为庶民,非立大功者,不许进入家族祠堂。”

郭柔答道:“遵命,一日之内,此消息会传回族内。”

郭慧又言道:“郭氏是郭氏,郭守文是郭守文,传承寿来见我。”

不一会儿,郭承寿到了车厢前,恭敬地行礼道:“见过慧夫人。”

郭慧言道:“承寿,从今往后,你们要与郭氏划清界线,不然就统统滚回去,家族不会再提供任何资源给你们。本来你做的很好,可惜出了一个不听话的郭氏,郭守文爷爷想要回归家族嫡系,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你们那几房可服?”

郭承寿无奈道:“慧夫人所做的决心,我们没有不服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偏房胆敢不听嫡房的命令,就犯了大不敬之罪。”

郭慧很平静地言道:“按照我的推算,以后她会当皇后,可那又怎么样?失去了家族的依托,没有了祖宗庇护。今天,郭氏一族嫡系郭慧,以家族风水术做出预言,她这一生,永无子嗣,子女绝活不过十岁。”

摆了摆手,车队继续前行。

听到这句断言,所有人倒吸了口凉气,郭氏预言轻易不会发出,一旦某个嫡系说出了口,基本上就会成为定论。

其他人也就罢了,郭承寿知道郭慧的能力,观人面相,阅人从来就没有不准过。起码在天机阁,大家打心眼里尊敬郭慧,这份尊敬比郭晓义还要强,就因为郭晓义做人做事太随和了,没有一点上位者的气度。

而郭慧却不同,从小就以族长夫人自居,习惯了发号施令,也与各地的族人关系密切。只要郭慧发句话,家族就没有人敢向郭氏提供支持,失去了宗族的支持,下场都不会好。

襄王府内宅,郭氏失魂落魄,她没想到郭慧会做的这么绝,竟然要断她的子嗣。

郭氏颤抖地问道:“刘娥妹妹,郭慧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我从来就没听过?”

刘娥叹道:“姐姐,她是你们郭家嫡系,旁人可以不认识,也应该认识她呀。整个天机阁,郭氏一族的族谱,都有她全权管理,姐姐啊,你离开家族的时间太久了。自从郭兄弟出山以后,郭家的许多人物都随之浮上水面,不但七公主怕她,连我也有点怕她。”

郭氏问道:“为什么要怕她?”

刘娥想了想,苦涩道:“她太会算了,凡是被她推算之人,就没有不准的。这样的人太可怕了,所有人在她面前,相当于一张白纸,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郭氏痛苦地言道:“这不可能,她在说谎,本夫人身体康健,居然诅咒我没有子嗣,我必生几个给她瞧瞧,破了她的誓言。她只是个小丫头片子,总有一天,我会要她好看。”

刘娥吓了一跳,却又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心里想道:“她都已经下了这个的预言,你还敢招惹她,简直不要命了。我还是躲远点,离郭氏远点,以免引火烧身。”

相关推荐:中州纪神与利刃神战I浮世人皇超萌爬探1/2野猪的奇谈怪事诸天降临现实伍妖镇法师保镖碧蓝天空下我有百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