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司天监 >司天监

第二十八章 春风楼

春风楼的老鸨何大娘,想不骂街都不行。明明只开了一家青楼,却把这么做豪门望族子弟吸引了过来,那些子弟,她一个都惹不起。

都来了谁?来的都是豪门大族,既然听了郭晓义的名字,何大娘也不再忌讳什么了,直接把这些人的来历都说了出来。

李家李世通,前朝李唐后人;孔家孔荀,孔子的后人;王家王六泗,江南豪族的继承人;张家张广轩,张家嫡系族人;刘家刘责,汉朝刘启的后人。

何大娘每说一个名字,郭晓义都听的点了点头,这些都是年轻人,大家聚在在一个青楼里,很可能为了联系彼此的感情。诸多豪门世族,明面上或许有许多竞争,其实私底下的关系都很不错,这类的聚会不可能少了。

可是在何大娘又说出一个名字,郭晓义就不那么想了。

只听何大娘言道:“你以为这些人只是表面上逛青楼,联络感情来的吗?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赵家的赵聆来这么干什么?他可是吴王赵元杰的儿子。”

郭晓义彻底傻了眼,赵元杰是赵光义的第五子,前几年被封为吴王,领扬润大都督府长史、淮南镇江军节度使。而赵聆正是赵光义的孙子,绝对的官家人,没想到也跑到青山镇,还牵涉进春风楼的一桩命案当中,难怪老鸨打死都不敢报官。

何大娘气恼道:“再加上你这位郭家公子,郭公子啊,不要怀疑我的智商,你连名字中的‘义’都没省去,说明你根本不怕犯了太宗陛下的忌讳。凭着郭赵两家的世族关系,你还敢叫这个名字,那么你必定郭家嫡系子弟。”

“换着你是我,敢去报官吗?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可问题来了,其他人也就罢了,唯独赵聆公子和王六泗公子,非要揪住此事不放,不查出人命案的凶手,谁都不许离开青山镇。”

郭晓义问道:“只是死了一位青楼姑娘,为什么只有他们两位不放手呢?”

何大娘叹声道:“因为死的那个孩子,名叫殷媞,她是小女胡俪俪的侍婢。事涉我家俪儿,而他们两位为了博取俪儿的欢心,自然会抓住此事不放。其实还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王家向来与赵家不合,彼此暗斗也在所难免。如果你真是郭家人,应该懂的。”

郭晓义点了点头,他当然懂。赵光义正在拿豪门世族开刀,大的不敢打,只能打些小的。而王家的偏房,恰恰正是被打之列,那么嫡房的人自然看不惯赵家人。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有本事你就去把王家嫡系的家产抄了,那才算本事。王家嫡房都在江南,掌控着全国大部分的丝绸、茶业、漕运,更有大量的盐商来往各地,倘若真动了王家嫡系,估计赵氏半壁江山都要垮了。

所以赵光义只能查官场上的人,一旦牵涉的太深,只能私下里提出警告,罢官了事,根本不敢深究。而王家嫡系人,很少步入官场,只允许偏房当官。偏房犯了事,抓人坐牢也就算了,查抄家产这件事,遭到王家的嫉恨,那些财产绝大部分都是王家嫡房的,在查抄的时候连个招呼都没打,自然没什么好话说。

别看你赵聆是太宗陛下的嫡孙,王家的继承人王六泗,还真不咻他。如果此事真泄露出去,说太宗陛下的嫡孙与王家继承人在青楼争吵,官家的面子往哪里放?就算出了人命官司,官家也只会藏着掖着,很可能反过来怨恨报官的那个人。

理清了这个思路,郭晓义对何大娘深深地施了个礼,言道:“何嬷嬷,还请不要泄露出去,人命案我去查,也会劝两位公子停止争吵,他们太不像话了。”

何大娘苦笑道:“我敢泄露吗?你们都是大人物,随便拎出来一个,就可以让春风楼倒闭。平时谈笑风生,一旦遇上事,想不争吵起来都难。就算真是某位公子不小心杀了殷媞,我也不敢过问,可你们偏偏要深究,不管结果如何,我这个老鸨肯定要倒霉。”

郭晓义露出个无奈的表情,苦笑道:“凡请嬷嬷不要介怀,带我进去与诸位兄弟见见面,都是年轻人,这么争吵不是个事,我会劝下他们的。”

何大娘点了点头,道:“反正你也走不脱了,想不见都不行,就算得罪了你,我也不敢得罪里面的那些公子们。”

郭晓义摇了摇手,笑道:“不得罪、不得罪,都是我自愿卷入这个麻烦的,怨不得任何人。”

在何大娘的带领下,郭晓义跟随进了后堂,里面果然坐满了人。一个个斯文打扮,表现的相当有理,郭晓义心里清楚,那都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主位上坐着一位貌美的年轻少女,应该就是胡俪俪,只见她手托香腮,一脸疑惑的听诸人谈论,能不能听的明白,那就没人知道了。

当看到郭晓义进来后,这些公子哥们都听下了交谈,等郭晓义坐下后,全都看向何大娘。

为了一个奴婢之死,何大娘确实很烦心,自家开的是青楼,青楼里死了个姑娘,放到外面太正常了,为什么你们要揪住此事不放?想不头疼都难。

在少女旁边坐下,何大娘言道:“这位是郭氏嫡系,郭晓义郭公子,提前申明,老娘根本没有泄露出去任何风声,是郭公子自己跑进来的。我说诸位公子啊,能不能不要再揪住殷媞的死因不放了?算我求求你们了。”

王六泗摇头言道:“万万不可,既然在春风楼死了人,就应该抓出凶手。顺便说一句,在场的诸位,以及春风楼所有人,都有杀人的嫌疑,谁都不能走。”

李世通笑道:“其实我们走,你也没办法,王兄只是不想在赵兄面前落下面子罢了。你们两家的恩怨,我们都是知道的,就算此事捅到太宗陛下的面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聆摇头言道:“绝不能捅到陛下那里,谁要是敢泄露出去,不要怨我以后找你们的麻烦。”

孔荀笑道:“此言差矣,就算此事捅到太宗陛下那里,你赵聆能拿我们怎么样?大宋初立,内部就需要稳定,而在场的诸位兄弟要么是家中嫡系子弟、要么是继承人,就算太宗陛下也不敢惩罚吧。”

张广轩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们之所以没走,就是要做个见证,看看你们两家到底谁有理。”

刘责言道:“没错,有热闹不看,那才是傻子。提前声明,我只会在春风楼住三天,三天之后,无论结果如何,我和李兄都是要走的。”

赵聆傻了眼,问道:“为什么三天后就要走?”

如果他们真要走,赵聆根本一点办法也没有。平时大家喝酒谈天,关系处的都还行,赵家子弟好不容易打进这个交际圈子,岂会轻易从这个圈子里走出来。

李世通正色道:“以我们的身份,就算要打杀几个奴才,也不必亲自出手。就算你们两位为了俪儿姑娘争风吃醋,也不可能杀了她的侍婢。在青楼杀一位卖艺姑娘,长辈们的面皮往哪里放?你们如今争的不是谁杀了殷媞,而是要争一口气罢了。”

“如果三天不争个结果,我们又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你们现在还不当家,没有多少事务。可我们几位的身上,还有家族的许多事务要处理。”

何大娘苦恼道:“诸位公子,你们到底来青山镇干什么?现在我春风楼被你们这么一闹,以后还怎么开下去?”

李世通、张广轩、刘责等人齐声道:“请嬷嬷放心,春风楼没事。”

孔荀疑惑道:“请问三位,为什么你们敢肯定春风楼没事?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李世通言道:“总之你们记住一句话,无论大家怎么闹,都不要影响到春风楼的正常营业,不然会很麻烦。孔荀兄弟,你来青山镇又是为了什么?”

孔荀打开了折扇,摇着头道:“我说了你们又不懂,何必要说?”

何大娘言道:“就算我们不懂,孔公子也说说吧。我真的是头痛了,你们一个个跑来,我都不知道自己惹了什么事,整天提心吊胆的,这日子没法过了。”

孔荀左右看了一眼,望着一言不发的郭晓义,言道:“请问郭公子,你既然敢叫郭晓义,就说明你是郭家嫡系人,就不怕犯了太宗陛下的忌讳,你来青山镇是为了什么?”

郭晓义很诚恳地言道:“说了可能你们不信,我确实是来游历的,路经青山镇,从而来到春风楼。”

孔荀摇了摇头,道:“你看看诸位的表情,谁会信?”

左右看了看,全都露出不信的模样,郭晓义哑口无言。自己真的是从天机阁出来,在中原各地游历的,这就是事实,可在这个场合说出来,没有人会信。

一个富家公子打扮的人,不在家养尊处优,却在民间打滚游历,根本没有人会信。郭晓义总不能说,我要进入广西境内,去寻找道家三宗门,去拜师学艺的吧。不是交情极深之人,郭晓义根本可能对外说。

孔荀言道:“你明白了吧,在场的人,来青山镇都是为了某个目的,而且还是那种不想告诉他人的隐秘。郭兄弟,你也是个口腹蜜剑之人,当不得君子之风。”

郭晓义彻底无语,却无可辩驳,因为他本身就不想做个君子。

可就在这时,却听到一个绵柔的声音言道:“我相信郭哥哥说的话,从他的眼中即可看出,他不似爱撒谎的人。”

这个声音很好听,而说话的人正是胡俪俪,所有人看向她,看见她那副娇俏可爱的模样,越看越是喜爱。

王六泗急忙言道:“俪俪啊,你没有出过门,不知道外界的凶险。人心险恶,知人知面不知心,就拿在场的人来说,表明上斯文有礼,其实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私下里没少做些亏心事。”

李世通居然没有反对,反而点头道:“这句话说的在理,到了我们这层次的人,想要成为一家之主,自然要有一颗玲珑心。逢人说话留三分,未可抛却一片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总之一句,一切为了利益,那才是家族需要的。”

在场的人都点了点头,连赵聆也赞同这句话,他与这些人交际,也是为了与这些名门望族子弟处理好关系。大家争吵的再多,都不会撕破脸地死磕,只要不当面打起来,他和王六泗在外依然是好朋友。

这些勾心斗角的心思,胡俪俪自然不知道,从来没有出过门的她,又哪里会懂那么多。她只是随口说了句实话,没想到遭到这么多人反对,眼中也出现了疑惑之色。

郭晓义也不解释,眼睛一直保持着清明,只要问心无愧,别人信也好,不信也罢,他都不会介意。

相关推荐:中州纪神与利刃神战I浮世人皇超萌爬探1/2野猪的奇谈怪事诸天降临现实伍妖镇法师保镖碧蓝天空下我有百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