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机器抉择 >机器抉择

第一章 格陵兰的岛

2028年11月11日,格陵兰岛,北海岸线。

世界上最大岛屿的极北沿海之地,连爱斯基摩人都很少来的冰山当中,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这里驻扎。中国驻格陵兰的科研基地在这里落户一年多。自从2027年底获得格陵兰自治政府的授权之后,来自北京的地质专家和生物学专家乘坐着破冰船正式进入这里面,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年的考察。

2027年12月,丹麦本土的一队旅游者在进行横穿格陵兰的越野当中,意外在冰山下方发现了一处冰层岩洞。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们进入冰层岩洞当中,随后在岩洞当中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厚重的冰层当中,尘封着数不计数的生物尸骸。

从冰层浅层到深层,这里分布着从新石器到寒武纪的无数生物遗骸标本,这对于研究生命进化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当消息传开之后,丹麦政府和格陵兰自治政府经过艰难决定,他们将其上报联合国和欧盟,邀请全世界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前来此地考察。

2028年冬,从北冰洋吹来的海风将五星红旗吹拂的泠泠作响,它如同一个骄傲的姑娘,矗立在一眼见不到边际的冰山当中,欲要和美国的星条旗、日本的太阳旗以及英国的横条旗等等旗帜比个高下。

而在中国科研基地里面,刚刚过完19岁生日的周陌,将已经做完的关于冰层岩洞里面发现的水晶的分析数据交给自己的导师,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张翰林教授将数据分析书接了过来,目光凝重地从上面扫过,等确定完数据分析书和自己料想的结果没有出入,他抬起头对周陌投以赞许的目光。

这份分析书无论是从数据的严谨程度,还是从后面附带的总结的预见性,都很令张翰林满意,当然做出数据分析书的这个学生更令他满意。他挥了挥手,让周陌坐下,然后拉起了家常:“我本以为你娇生惯养的,受不了格陵兰的寒冷,却没有想到在这样的艰难环境当中,你的一切工作都做的如此出色。”

去年丹麦政府邀请世界上著名的生物专家前来的时候,张翰林教授赫然在列。当得知自己获得邀请的名额之后,他就带着自己的一位博士生助手来到这个基地。他挑选的这名博士生,在他的博士生当中是学业水平最为出色的一个,只是他没有想到,北极圈内的沿海吹的这位博士脸色发颤,后者在完成八个月的前期实验之后,以博士毕业为借口,立刻从这里逃脱了,打死都不再来了。

这件事情成为笑柄,让张翰林被同行嘲笑了许久,说他一位世界一流的生物专家,连个学生都带不好。对此他心中极为恼怒,只是恼怒归恼怒,他毕竟还需要一名助手来帮助自己处理数据,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国内的大弟子发电子邮件,让其在硕士生当中挑选一个能够吃苦耐劳的学生来格陵兰岛。

当那群娇生惯养的00后硕士生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纷纷推辞。从落荒而逃的师兄口中,他们都知道了格陵兰到底有多么的严寒,北冰洋吹过来的寒流浇灭了他们对于科学的热情,他们的满腔热血就像是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一下子就粉碎的连渣渣都不剩下。

就在如此尴尬的时候,张翰林众多的硕士生当中的一位毫不起眼的硕士,突然自告奋勇报名参加格陵兰岛的数据处理。

在张翰林教授的心中对于这位学生并没有多少印象,若不是后者忽然毛遂自荐,他恐怕连这位硕士生的名字都想不起来。所以当周陌的电子邮件发送到他的邮箱之后,他显得很愕然,但苦于眼前没有人手,他只能选择让周陌当自己的助手。

等丹麦这里的项目审查组审核助手的个人身份时候,张翰林才偶然得到一个震撼性消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周陌竟然是政治局委员周游的小儿子。对方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在他手下做研究生的时候,却平淡的出奇,没有任何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他原本以为对方是想要借此机会镀金,心中不由冷笑一声,想那周陌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

格林兰并没有温暖的卧室以及舒适的环境,只有寒冷的冰山以及凌冽的北冰洋寒流,从来都不是一个镀金的好地方。

只是等周陌到格陵兰岛之后,张翰林才改变了自己对他的看法。周陌身上没有丝毫公子哥的娇弱之态,无论是严寒的冰山还是深不见底的冰窖,他能够咬着牙忍受环境艰苦,采集各种各样的试样,并无比认真地做实验。

这样的情况让张翰林教授有些愧疚,这几年来他在全世界到处飞,在国内逗留的时间很少。大多数的时间他都是当甩手掌柜,将带硕士生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博士生,甚至于有时候的面试都是交给博士生来完成,以至于在私底下的评论当中,他被那些委屈的学生悄悄冠以“生物学第一坑爹导师”的名头。

这个时候,张翰林教授首先检讨自己,竟然在两年内错过如此一个好苗子。他心里都有了打算,一旦回国,他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将这名学生继续留到自己的名下,让其跟随自己完成博士学业。

……

周陌在听到自己老师的夸奖之后,脸上露出如同孩子一般的笑容,只是这笑容没有持续多久,转眼间就变成了苦恼。他对着自己的老师诉苦道:“我在做试样提取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热辐射经常超标。”

听到学生的报告,张翰林教授泛起了疑惑:“热辐射超标?”

“是的。”谈及研究,周陌的神情就变得严肃起来,他取出自己私底下做的辐射指标并将其交给老师过目,“最开始的时候,我取了少量的水晶成分放在玻璃皿当中研究其成分,却意外发现每次实验结束之后玻璃皿都会变得很烫。我以为是自己操作有误,误放化学试剂进去,可是自己再三检查之后,却发现结果不是这样,随后我对水晶进行了放射性检测,发现每过半个小时,就会有强烈的衰变射线从水晶中发射出来,但检查了好久,依旧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子在衰变。”

“衰变?”听到这个消息,张翰林的神情陡然变得郑重起来,“你是说它有放射性?”

发现放射性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他们下冰层山洞的时候,只是穿普通的防冻服,它并不防辐射。如果真检测出放射性,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已经处在一个很危险的环境当中。只是很快,他又摇了摇头,说道:“进入遗迹之前,我们对遗迹检测过,并没有检测到任何的放射性元素。”

只是,自己学生的数据在这里,是一例铁证,证明水晶正在衰变。他相信以周陌的严谨,数据定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是哪一个环节出错了,它居然有了放射性。”张翰林教授自语道,这是一个大发现,他需要再次进行复检,于是让周陌先下去休息,而自己则匆匆进入实验室当中。

等自己老师进入实验室之后,周陌则回到自己的卧室当中。

卧室里面很小,仅仅能容纳下一张单人床和一张不太大的书桌。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崭新的书籍,封皮上的书名《薛定谔的猫与机器抉择》用烫金字体凹陷在其中,书名的下方则是用黑色字体书写的“周小同”三个字。

这本书是最要好的朋友周小同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对方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本书现在还没有正式发行,周小同送给他的是私人印刷版。

虽然这本书制作成本仅仅只有百元,价格不是很高昂,但其中包含的情谊对他来说很珍重。他和周小同虽然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而且因为对于科学的热爱,彼此兴趣相投。

他看着面前的这本书,想着不久前收到周小同的电邮,知道对方以放弃少校军职和华科院的工作以及自己这本书的著作权为代价,换取华科院停止了一项不人道的科研实验。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为周小同感到惋惜,同时也为那群尸位素餐的官僚感到愤恨。

他用手抚摸着封面上的字体,心道这或许是周小同唯一署名的一本。今后的书籍,哪怕内容一模一样,名字一模一样,但上面的署名却会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他心中沉重地翻开这本书,贪婪的汲取着里面的知识。

当将里面的东西消化一些之后,他对于周小同这个年长自己五岁的大哥哥,心中充满着敬佩。这本书当中提出来的很多理论让他叹为观止,哪怕这其中的很多东西,在一些权威专家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但周陌却看得如痴如醉。他一直认为,科学就需要独特的视角才能创新,才能改变世界。

他和周小同在以往的交谈当中,都认为彼此是那样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才相交、相知,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梦想,他才在无人前来格陵兰岛的时候,主动报名来来此,并以此为由避开自己父亲对自己的压力,完成对方的愿望,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他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将有限的生命投放在无限的科学道路上,而不是放在毫无意义的仕途上。所谓领导,不就是整天开开会,指挥一下下属跑跑腿,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毫无意义。成为公务员,是他父亲希望的未来,而不是他的未来。

他的未来或在浩瀚的星空,或在忙碌的实验室,但绝对不会在那充满冷漠的办公室当中。

qq群: 99721196,欢迎各位读者。新浪微博:兮木叶-8kana;微信公众账号:兮木叶xi

若是觉得好看,投个食,么么哒!

相关推荐:四海大妖录武侠大反派真元变属于我的道路神之祈僵尸也要交房租脑洞舞叶组·黄金鱼神崎:超能力魔斗灵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