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西烽烈 >西烽烈

第十六章:屈随生变

随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的时候就是被夏天子亲自分封的诸侯,当时的爵位是子,故而又称随子。夏朝六百年历史中,这个随国都不是什么有名的诸侯。夏朝崩溃之后至秦帝国建立之前的四百年里,随国却突然崛起,成为了独霸中原的大国,辉煌一时。但很快的,随国的劲头就被稍晚崛起的秦、梁先后打压,经过几十年的挣扎,最终被秦国吞并。吞并随国的当年,秦国当时的王秦昭烈王便称帝改元,建立了秦帝国,成为列国中的巨无霸。

但三十七年前薛王杀死末代秦帝,为了抵御秦帝国的军事力量,提出分秦的口号,一时间梁、徐、商、幽山一齐响应,发兵攻秦,希望可以瓜分秦国,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最大的赢家并非他们这些外部势力,而是秦国的内部萌芽。秦帝国内随国故土上,残存并流散民间的随国王室贵族悍然起兵,乘着秦军主力正在边境上抵御外敌时,进攻秦军后方,靠着两万多人大败秦帝国十余万人。受随王室的鼓舞,卫国、庸国王室残余也起兵反秦,当时薛王尚在进攻离石要塞,听到这个消息,将部队分成两份,亲率五万人南下,号召与卫、随结成联军,最后三国的部队在河西大败秦帝国三十万大军,将秦国彻底逼入关西一隅,自那之后,“三秦”之名便不胫而走。

但是现在随王也老了,和薛王一样。

看着於安城,薛武安感觉不到这是一座坚固的边防城市。没错,这里有高耸的城墙,有坚固的城门,城头上的卫士也精神抖擞,但薛武安总觉得这里缺了点什么。进入城中之后,看着行人的神情,看着繁华的大市,薛武安才意识到,他希望看见的是北成邑兵卒脸上的镇定和秦境渡口上那些秦军士卒脸上的倔强。

而於安城中军民的脸,是麻木的。

毕竟十几年没打过大仗和硬仗,也许他们的这种表现并不出奇,薛武安这么想着,脸上却没有显露出任何表情。

但是在他心里,三秦和秦国的这场仗,三秦在声势上便弱了三分。

於安不是一座大城,这里的人却意外得多,市集看上去也比较繁华,不管怎么看,都像是一座很普通的城池。武安看着街上来往的行人,实在想不到这样一座城里竟然会驻扎着十万大军。

“十万随军驻扎在哪儿啊?”薛武安问身边的乔苏。

乔苏看着他,笑道:“难道以前师父们没教过你兵阵方面的常识?”

薛武安脸一红,苦笑道:“教是教过,不太喜欢,都没怎么听。”

乔苏长吁短叹了好一会儿,才又笑道:“自古以来,如果还没有正式开战,就极少有把主力大军驻扎到城池内的,粮草、水源、营帐皆有诸多不便,不适合大部队长期驻扎。一旦正式开战,为了守城,军队才会驻扎在城中,但那也会对此城的方方面面造成极大影响,战事一结束,便会立即开出。眼下随国的十万大军,都在城东六里的大营中驻扎。那里临近河水,依托山势,既方便出兵,也便于固守。”

薛武安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以前的他从来没有对战阵之事感过兴趣,现在看来,竟是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复杂得多。

“话虽如此,於安却是不得不守,这里是交通要道,也是随国的军事重镇,一旦失守后患无穷。屈铨将军早就放出话了,要与於安共存亡。”

屈铨,便是当今随国的上将军,此次随国的十万军队也是由他率领。三秦之间虽然没什么关系,但有一点却是出奇的一致,高官多为宗室。以前读书时,薛武安很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直到后来有位师父告诉他,任用宗室,虽难有大功,却也难有大过。三秦皆立国不过三十多年,稳妥起见,自然是任用宗室为上。

“那我们现在去哪儿?”薛武安问道。

“城北有一座宅子,被屈铨将军征来当作基地,日夜在那里与众将以及墨家商讨退兵之策。”乔苏又道,“我们现在便是去那儿。”

薛武安点点头,一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随军的主帅,他的内心就一阵激动,腰上的墨守剑也握得更紧了。

幸好当时把这把剑抢过来了……

现在想起一个月前的那场闹剧,薛武安还是心有余悸,暗中为自己当时的举动感到庆幸。

也幸好没人知道这件事……

很快,乔苏口中的那座宅子便到了。薛武安放眼看去,发现是个很大的宅子,近乎一座小宫殿,不知道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宅子的大门不是木制,而是用精铁打造,门上雕刻着五条飞龙,栩栩如生,看上去雄伟非常。

“小师妹,这儿以前是做什么用的?”薛武安忍不住出口问道。

“听说,是随国以前一个大人物的私宅。”乔苏这样说着,给看门的门子展示了一块令牌状的东西,又问了几句,才回过头来招呼薛武安进去。

薛武安跟着乔苏进入这间宅子,发现这座宅子的内部更是雅致,桥榭流水,亭台楼阁,只是疏于打扫管理,荒草丛生,掩盖了其原有的风貌。

经过一座小亭时,薛武安看到亭中一竖着一块屏风,屏风上蒙着一层绢,绢上用遒劲的笔力写着一个字:“安”。

虽然这个字并无任何杀伐之意,但不知为何,薛武安总觉得这个字写得有棱有角,杀气十足。他忍不住多看了这块屏风几眼,但这块屏风上除了这个“安”字再无其他任何东西,薛武安也看不出这到底是什么人写的。

“师兄?”

走在前面的乔苏叫他,薛武安应了一声,又仔仔细细地看了那块屏风一眼,才快走几步跟上乔苏。

很快,他们就到了一间不大的偏房,乔苏在这间偏房前停下脚步,薛武安奇怪地问:“难道随军的将领就是在这儿商议军情的?”

在他眼里,随军十万的将领,随国的上将军,排场不该只有这点才是。

“屈铨将军今天领兵去别的地方了,我也是刚才问了门子才知道,随王前几日薨了。”

“啊?”薛武安瞪大了眼,满脸的难以置信,这才不到一个月,秦王和随王竟然全部去世,天下肯定会因此大受震荡,“那新王是谁?”

“先前老随王的三子,屈无咎。”乔苏道,“虽然是庶出,但他的王位却异常稳固。他的两位哥哥一位待在国外,一位便是屈铨将军,而屈铨将军只喜欢沙场饮血,所以对王位毫无兴趣,眼下屈铨将军正亲自率领千余人去迎接王驾。”

“随王要亲自来前线?”薛武安心中一凛,倒是佩服起这位新即位的随王来,周傲十五万人迫境逼关,薛国和卫国的援军又还没有抵达,随王此时前来於安,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乔苏点点头,话语中多了三分笑意:“所以我先把你引到这儿来,我觉得你需要先熟悉一下你的手下。”

“啊?”薛武安一愣,正待问话,乔苏却径自推开了这间偏房的门。

这间房虽然不大,但内里的陈设却格外简朴,只有一张案几和几排架子。但在那个案几前面,却站着五六个身穿黑衣的人,听到推门声,他们回头看来,迎上薛武安疑惑的目光,双方俱是一愣。

“武安?”第一个说话的是一个须发已有一半白的老者,他身材高大,抱着一柄精致的铜剑。

这个人薛武安简直太熟悉了,他就是薛武安在走动江湖时常常想起的墨家总院剑术师父白无伤。

每当薛武安被人打得屁滚尿流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这位老师父的谆谆教导……

薛武安扫了一眼,便发现站在这里的俱是墨家举足轻重的人物,除了白无伤外,还有非攻院掌事焦回,兼爱院掌事朱会,天志院掌事罗如弛,尚同院掌事褚忠。

以及非命院掌事,危沧。

墨家六院掌事,今日竟齐会于此!

墨家六院是高出各国分院的组织,不管是墨家总院还是各国分院,都会设这六院出来,这六院掌事平日里多奔走在外,为墨家事务忙碌,从来不拘泥于一国一地,但不管到了哪一国的分院,当地分院的主事都要把这些掌事当作巨子看待,可以说,这六个人就是巨子的臂膀,能够节制他们的,素来就只有巨子一人。

而这六院中,薛武安最想见却最见不到的,便是非命院的掌事,十几年来,非命院的掌事危沧也只来过墨家总院一次,薛武安参加过的四次“墨守”中,危沧也从没现过身。

而非命院,就是墨家弟子中守城术最为高超的一院,也是最当得起“墨士”二字的一院。

非攻院主江湖行走,行侠仗义,以剑扬墨家道,薛武安自小便在非攻院中,虽说对这种江湖生活甚是喜欢,但他对非命院却也十分好奇。毕竟,只有真正的大才,才可以助弱胜强,在大军面前面不改色,指挥守城。薛武安虽无意倾危,但对这些英雄,心中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敬意。

而现在,自己手持墨守剑,面对这六院掌事,这见惯了江湖风浪的六院掌事,也得向自己行上一礼。

“诸位掌事不用客气,小子是晚辈,哪有先辈拜见晚辈的道理。”看着这六院掌事和剑术师父齐齐向自己施礼,薛武安竟是不安起来,连忙回了一礼,口中客气道。

“薛兄弟才是莫要客气。”尚同院负责传播墨家思想,此院的掌事褚忠看起来也是个风度翩翩的士子,“巨子早就发出号令,让我们以墨守剑的剑主为尊,我们几个老朽没什么本事,还得好好仰仗薛兄弟啊。”

不知为何,薛武安总觉得褚忠话里有话,但又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而已,正要回话,衣着最为简朴的非攻院掌事焦回却是沉声道:“武安哪,这次不必往日,是真刀真枪的战场,你可要做好准备,莫要堕了墨家的名声。”

“弟子谨遵教诲。”薛武安拱手道。

非攻院掌事焦回素来待自己不错,薛武安在他面前自然要恭顺一点。

“薛兄弟若是晚来几日,怕已经开战了。”天志院掌事罗如弛是一个精瘦的中年人,眼睛很小,几乎眯成了缝。天志院素来负责的都是情报打探,在墨家中地位较为特殊。

“弟子路上因一些小事耽搁,是弟子的错,让掌事笑话了。”薛武安听他话中似有不快,连忙致歉。

罗如弛笑了笑,却是没有再说什么。

“巨子尚在幽山国,怕是赶不上随军和秦军的第一仗了,薛兄弟还得仔细筹划,小心应对。”负责治疗与救助贫民的兼爱院掌事朱会是一个笑眯眯的胖子,他拈了拈胡须,笑道。

“弟子记得了。”薛武安回道。

最后,他抬了一下头,看到非命院的掌事危沧正仔仔细细地盯着自己。

危沧看上去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长相、个头、身材俱是中等水平,但是那双眼睛,却是异常地有神。

被他盯着,似乎三魂七魄都会被吓出来,薛武安虽然不至于手足无措,但至少也是如针在背。

偏偏是这个六院当中最为重要的掌事,现在却迟迟不说话。

过了很久,甚至连薛武安都打算把目光移开时,危沧突然说说话了,他的声音很沙哑。

“巨子挑的人,我放心。”

薛武安心中大松一口气,虽然和他幻想当中的情景不一样,但现在毕竟是受到了墨家六院掌事的认可。他向众人一拱手,沉声道:“弟子绝对不负巨子所托,必会在巨子来到之前与各位前辈协力抗敌,扬我墨家‘墨守’之道!”

此话说出,诸人皆点头称是,薛武安也才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几乎是立即的,内心深处跳出了两个难以挥去的疑问。

第一,巨子到底是处于什么原因,让自己这个并不算优秀的普通弟子来节制六院掌事,三千墨士呢?

第二,自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渴盼战争的?

相关推荐:爱丽丝永恒花园我同学都有超能力神鬼下凡来灵镜战警致命毒素我为食狂超高校级料理攻略寂土海姆顿兰诸事传魔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