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终曲幻想 >终曲幻想

社团狂欢节 (3)

在泛汐不断的催促下,楚门等人率先赶到红色教学区。

很好认。因为整个区域的景色都充满红色基调。屋顶的瓦片一律是棕红色的,人行道铺着粉红色的石砖,还有花圃里种着鲜红的鸡冠花。房屋和广场的主体则为白色。

十几个社团展区像小摊贩一样分布于广场以内和人行道两侧。横幅和旗帜竞相招展。看到新生到来,社团人员纷纷卖力地招呼。

-

运动法阵社(Motional Circuit Club)搭了一个舞台。三名女生舞动身躯并彼此配合。一个人在空中或脚下画出一个法阵节点(ode)后,另外的人马上会过来加上自己的节点,或者加以调整。

三人衣着色调不同,象征她们各自擅长不同法术的风格(style):流动、爆发、波动。比起一个人身兼三个风格,三人分工合作的效果显然更好。

她们连绵不断地放出“波动礼花”、“轨道火环”等复合风格的法术,或者对目标假人一口气“闪光(致盲)+地颤(站立不稳)+灼热指(穿过金属盔甲命中要害)”三连击。这种“集体舞”不仅好看,而且确实有实战价值。

楚门认真地观摩。泛汐若有所思。菲丽希蒂喃喃念叨“两人的合作输出可以比单人提高30%的功率么”。而凯文最为热忱:“三位大姐姐的身材真是太棒了!啊,多么修长的大腿!啊,多么富有弹性的胸部!啊啊!——”他因为被泛汐一个电击指打在腰上而发出惨叫。

-

自动兵器社(Automartial Club)展示了一些超前的试验性作品。

比如一个小巧精致的蜘蛛形机械。它全身涂着绿色迷彩,外壳和腿脚以某种坚韧的木材制成,肚子里装着齿轮和恐龙的肌腱。板子上写道:“丛林刺客!在阴暗的树林里,隐藏在草丛中,偷偷地接近敌人,一口咬住!(小字:作为遥控者的你同样也很难看到它。这一点还有待改进。)“

泛汐看到挑战性的问题,立即专心地思考起来。很快,她便揪住正在演示中的丛林刺客的遥控者,将自己的解决方案说出:“给它的屁股上画一条线,白色、橙色或随便什么颜色,醒目就好。让它面向敌人前进,把屁股朝向你,不就解决了?”

“可是,万一它转身,不就暴露了吗?”

“遥控时小心点呗。”

“那不就没有实战价值了?”

“这个……”泛汐没有想得那么周全。

蹲在地上的菲丽希蒂站起身说:“我还有一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你瞧,如果在头部外壳这里切开一条缝,在缝隙里涂上橙色,那么,只有蹲着的人才能看到缝里的颜色,而站着的人看不到。那么,只要你蹲着遥控,去对付站立的敌人就不怕暴露了吧。”

“哇,居然还有这种办法!我要赶紧记下来。”那人兴奋地小跑而去。

-

突然传来一阵爆炸的“砰砰”声,还有倒塌的“啪啦”声。

原来,是爆破社在用微型炸药和石棉积木(搭成各种建筑),表演定向爆破技术。横幅写着:“胆大和心细,炸出新天地。”

敢于参与摆放微型炸药的新生很少,而且都是男生。但泛汐兴冲冲地奔了过去。楚门不得不跟过去,确保她了解了安全措施。菲丽希蒂则跟爆破社讨论,怎样用最少的炸药解决掉积木建筑。

-

“簌簌”声在头上随着小东西飞来飞去。

楚门仔细一瞧,那些是瓦楞纸制作的模型飞机。三角形机身,背部和机翼铺满飞鳞,像燕子一样快速而灵活,又像鱼儿一般点点闪亮。

5只飞机随意乱窜一阵、引起人们注意之后,便集合为一个人字纵队,整齐地横跨广场,飞过一栋教学楼。红瓦的楼顶斜面上,坐着6名学生。

其中第六名学生负责的一艘红色的微型飞艇,在半空中不时地向下喷射烟花的火光。

屋顶边缘挂着横幅:“空战社。如果我们投下炸弹,各位可就完蛋了。(大字)制空权决定战局的时代不远了!”

--

楚门一行人又逛了武器改造社、野外生存社、放逐之地生态社、弓箭社、火铳社、徒手搏斗社、战术化学社等等。

然后来到广场内最大的、人气最旺的一块的表演场地。

“德国剑术社”。

这个社团成员至少有五十人之多。他们手持长剑,有序地分组依次表演。

“长剑(long sword)”是一种不大严谨的称呼。

它的正规别称有两个:

其一是“一手半剑(hand-and-a-half sword)”,体现了它的长度。

它比挂在腰部的“武装剑(arming sword)”,又叫“骑士剑(knightly sword”,要长出许多。以大多数正统人类的身高来计算,它的长度会达到腰部以上,所以只能背负。

其二是“杂种剑(bastard sword)”,体现了它的设计思路和使用方式。

它有个足够长的柄,单手和双手持握皆可。所以,它既能用单手发力,灵活而大幅度地地后撤和突刺,又能用双手合力,威猛地劈砍和斩击。

此外,吸收两者优点的它,有个独特的基本技巧:一手卡住剑柄根部,当做中心支点,另一手拨动剑柄球状末端,发挥杠杆效应,从而快速舞出大幅度的弧线,让敌人防不胜防。

可以说是设计上最平衡的剑。

出于方便和好听,人们平常还是习惯称它为“长剑”。

在地球的古代,武器的名称因时因地总是变化不定,让后人迷惑。事实上,所谓的“长剑”和“杂种剑”,都被多次用在不同的剑种上。从其名字上就不难理解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

到了冷兵器只能在娱乐用的幻想世界里继续活跃的时代,“长剑”被广泛定义为比“一手半剑”更长且更重一种类型。

但在重启并倒退过的伊瑟拉文明,包括武器在内很多事物的理论和设计被合并与简化。

而且,恩许之地全民尚武,所以每个贵族学生对都主流兵器都非常熟悉。

菲丽希蒂自然不用做多余的介绍。毕竟,就算是凯文,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作为普及的说法,“长剑”现在专门指这种刚刚需要背负的剑。

比它更长的剑,就都是专用于战场的纯双手持握型了。

比如:适合带领小队突破敌阵的“破阵剑(linebreaker)”、足以对抗中等恐龙的“大剑(great sword)”。

至于在流放之地,还有各种高壮巨人们,经常使用比正统人类还高的“阔剑(claymore)”,或者更加夸张的“塔剑(t sword)”。除了使用圣剑的勇者之外,几乎没有哪个正统人类可以只靠剑术来单挑他们。

“德国剑术”这个流派也无需介绍,因为它非常有名。

追溯其源头,初创者是领先文明14世纪的剑术大师,利希特瑙尔(Lieauer)。第二任勇者,正是这位伟人的袭名者。

以长剑为主要武器的这个流派,其特色是强调抢攻,掌握主导权。如果艺高胆大,这个剑术的威力将会十分惊人,并且往往可以快速解决对手。

而现任的社长,显然是一名高手。

他频繁上场表演与社员对打,总能够游刃有余地准确预判,再配合虚虚实实的招数变化,不出十招就可以让对方乱了阵脚,然后以击飞对手的剑而漂亮地告终。

楚门也熟于此技,所以可以充分品味出这名社长的精妙之处。

但,他却毫无过去亲近的念头。

“很威风的男人。”凯文评论,“等等,这家伙怎么这么眼熟?”

“崔斯坦·克林顿(Tristan )。啊,我不该说出姓氏的。”菲丽希蒂当即回答。

“不认识啊。不对,他很像某个重要的人。是谁呢?”

泛汐插嘴道:“你居然想不起来?当然是勇者了。勇者亚历克斯!瞧瞧他的深蓝色头发,还有那张脸!”

菲丽希蒂继续解释:“当年,崔斯坦入学的时候,不少报纸都有过报道。居然出现两家报纸标题撞车,都起名叫做:《勇者学校迎来了小勇者?》”

“报道?太夸张了吧!”凯文惊讶。

“他是克林顿公爵的养子,在小学里就展现出剑术天赋。加上他长得十分像勇者,所以人们喜欢叫他‘小勇者’。在哉杂博,他是很有名的神童呢。”菲丽希蒂回答。

楚门一言不发。早在魅丽提到“勇者学校”的时候,楚门便很快回想起来,2年多前他之所以认识到崔斯坦这个人,就是因为在报纸上的那一篇新闻。

在学园里遇见此人毫不意外,但说实话楚门不知道该如何对他。

泛汐想到了什么,转头盯着楚门,不过最终什么也没说。楚门松了口气。

“话说有点奇怪。”菲丽希蒂发现,“崔斯坦明明背上有一把剑,为什么却总是在用另外一把?”

在菲丽希蒂忙于观察和推理的时候,行动派的泛汐立即找人询问。

“菲丽希蒂你绝对猜不到的啦。”泛汐得意地说,“那把剑是剑术社前任社长流传下来的宝贝,是装饰剑,不适合战斗的。算是社团的护符吧。”

“这么有实力的人,也会迷信啊。”凯文打趣。

相关推荐:医仙小猫妖拜托啦大佬DOTA系统降临漫威不是精灵宝可梦修罗场之神万界之我是群主剑宗首席大弟子超强驯兽师异世-大秦无态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