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侠将 >侠将

第三零三章 良心

陆渊明死了,他的舰队要么投降回宁远府要么在绝望的抵抗中被毁灭,天狼军也失去了继续在宁远府领地上逗留的理由,在接受了张弘假惺惺的感谢后天狼军便撤出了宁远府领地,乘坐潜舰暗中帮了张攸一把的康斯坦丁也随着大舰队一起悄无声息地撤离。

尽管双方都有点意犹未尽,和平算是暂时降临到了帝国三远候的领土上,陆渊明则作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遭到了无数人唾骂。人们好像都忘了就在几个月前是张弘意气昂扬地向他的子民宣告要对镇远府发动战争,而给予张弘法律授权的不是别人,正是同样对陆渊明发布过讨伐诏令的皇帝杨萧。

政治权术的无耻常常能够绕过最基本的道义和逻辑,而且人们还套在里面浑然不觉。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忘记了这场战争的起源,比如张攸就盯着陆渊明旗舰的残骸在苦苦沉思。他倒不是可怜自己这个飞扬跋扈的舅舅,在他看来陆渊明能有今天完全是他咎由自取,如果他不是满心想着大权独揽张弘最后也不会拼着折损国力来跟他翻脸,如果他不是把宁远府的邻居挨个惹了个遍,也许最后还会有哪一家侯爵能够接纳他的流亡。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也许这句古老流传下来的话最符合张攸现在的心境。可惜他却不能像当初说这番话的人那般能睡着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毕竟他也是这兴亡循环中的一员,陆渊明还在的时候和张弘演对手戏的主角是陆渊明,陆渊明不在了,张攸隐隐感觉到下一个跟父亲演戏的人该是自己了。

“少主,现在就和侯爷汇合吗?”同样感受到这点的还有张攸的亲信们,他们意味深长地向张攸问出了这句话。

“……不,去把各舰队的提督都请到我这儿来,包括刚才战场起义的几位。”沉默了片刻,张攸摇摇头。

“是!”亲信们眼中亮起了光彩,这位少主在他们眼中向来是唯唯诺诺不怎么成气候的,自己辅佐这样的人难免就会在其他更强势势力的狗腿子面前低一头,现在张攸的回答终于告诉他们自己不是胸无大志,之前的一切只是在隐忍等待罢了。

军令如山,尤其对于那些刚刚叛逃回来的提督们来说,尽管心里面忐忑着这是不是一场鸿门宴,他们还是必须得来,否则在宁远府严苛的法令面前自己绝无生路。

很快地,提督们聚集到了张攸的旗舰舰桥上。

“少主,您召集我们来不知是为了?”张攸召集了各舰队的军事主官却没有给出理由,被召集的人都在心里暗自揣测他想干什么。

“这不是刚刚打了一场硬仗嘛,总结经验也好,大家君臣谈心也罢,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对这件事情都是怎么看的。”张攸深沉地叹了口气,“当然了,回归的几位也可以发表意见,你们立场特殊,也许说出来更有建议性。”

“额……”如此宽泛的问题反倒是不好回答,提督们搞不清楚张攸到底想问什么。

怎么看这场内讧?是从政治上、军事上还是从感情上?张攸虽然不像他父亲张弘那么心狠手辣,可也是个心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之人,而且谁知道这背后有没有张弘的授意啊,万一说错了话那是要掉脑袋的。

“都怕什么,跟我说句掏心话就这么让你们为难?”张攸有点生气,他自认是个随和之人,可是提督们都不买他的帐。

“不,少主您误会了。”投降过来的提督们连忙解释,“只是您问怎么看,究竟是在哪方面看啊?如果是军事上的问题我们还姑且能说几句,如果是关于府上的统治……我们这些身负罪孽的人实在是没有立场说话啊。”

“谁说没有立场了?”张攸冷眼看着那个站出来讲话的提督,“下命令重新收留你们的人是我,难道说我当着外人讲的话还不够确保你们在府里的地位吗?”

“哦,是是是,您看我这人真是的,脑筋怎么这么死还没转过来弯呢!”这句话可不得了了,几个投降过来的或是拍头作揖或是捶胸顿足,张攸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自己就是他们的新靠山,如果还不表态站队那岂不是找死?

“行了,够了!”张攸厌恶地摆摆手,“原来让你们说你们不肯,现在可以说了吧?”

“哎,少主,我们都是粗人只会讲实话,若是有说错的地方您多担待着。”看清楚了风向有个胆大的站了出来,“在我看来陆渊明虽然罪大恶极他该死,但这事实在不光是陆渊明的问题。当初这场仗是怎么打起来的我们全都心知肚明,我也承认如今这个世道诸侯互相攻伐乃是常道,可是侯爷既然将陆渊明派出去就应该挺他到底,怎么能因为一点外面的压力就将他当成替罪羊供了出去呢?如此做法别说下面的士兵,就连我们这些将军心里面都觉得心寒呐。”

“哦,所以你们追随陆渊明反出宁远是因为这个,几位提督全都是这么想的?”张攸没表态,只是提炼了那人的意思朝另外几人反问。

“啊对,就是这样。”

“不是我们不忠不义,我们也怕自己日后会有这么一天呐。”

好不容易找到个洗白自己参与叛乱的借口,提督们纷纷跟着顺杆上。

“嗯,你们的想法我明白了,我会作为教训记住的。不过话不能专听一面,其他几位又有何想法啊?”张攸点了点头,又将话题引向那些原本就忠于宁远府的人。

“少主,您想听实话吗?”尽忠职守的人就比反复无常的叛徒有底气得多,直接反问了张攸这么一句。

“天下有不喜欢听实话的人吗?”张攸嗤笑道。

“唉,少主您心性纯良才会这么说,实际上天下不喜欢听实话的人太多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说句不好听,要想出人头地主要还是靠投其所好而不是磨砺自己的能力,要不然想当年怎么会出来康斯坦丁那回事呢?”大概也是豁出去了,一个比较耿直的边军提督直接将宁远府内好几年都没人敢提的康斯坦丁捅了出来。

“……”张攸没吭声,不是因为不高兴,而是作为当事人之一他始终为此心中有愧,他在军中的地位当年就是张弘拿康斯坦丁跟陆渊明换来的。

“他们说陆渊明的死让人心寒,其实我们这帮边军的心在康斯坦丁被处置的时候心里面就早寒了。您想想当初康斯坦丁给宁远府立下了多大的功勋,说句不好听的宁远张家能有今日之权势里面有一半都是当初抚杭战争打下的根基,结果他是什么下场?有功的不赏反而被搞得家破人亡,只知道一味用严刑峻法压制我们这些军人,没错将士们是怕督察队,可这个怕是有极限的,到了极限迟早会出来陆渊明这种例子,所以光靠惩罚根本不是治国平天下的长久之计。末将在边境上待了也算有些日子了,当地百姓过得什么生活瞎子都看得到,士兵们都是从百姓里征召出来的,您就不怕有一天会有人揭竿而起,推翻了张家在宁远的统治吗?”既然说了就要说透,这位心中还有正义可言的提督索性把多年来压在心头的话全抖了出来。

“你……”张攸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有人这么直白地讲话,他的脸上青一块白一块,一会儿一个颜色。

“唉,我要说的都说了,就是图个痛快,如果您想对我动手,希望您别牵连我的家人。说实话我对于府上的高压政策已经是厌烦透了,让士兵们用枪逼着他们自己的家人去做苦工,我良心疼啊!”提督伸手拍拍自己的心口,已经做好了慷慨就义的准备。

相关推荐:源修道界梦偿记非酋的自救之旅命题一生只一人乱世烟雨难为情喋血漂流记熔流炽热之血自黑暗中走来提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