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月化星 >明月化星

第一百零三章 黄河故地

七月的三伏天,南北各地都处在一片炎热之中。在松鹤山庄的后山山坳里,从泰山余脉的山水汇集到山谷的小溪中,在经过二十余里的延绵后,刚好在山庄后形成一带五丈高的小型瀑布。三年前,刘星买下整座山庄上,就看到这里独到的幽静的景致,这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瀑布下,有一个清澈的水塘,面积约一亩大小。水塘的内外粗糙的大石头全部被搬空了,只留下圆润的鹅卵石铺在塘底。水塘水深五尺,刚好到成人的胸口。水塘边上建造一座别院,几条回廊,一间书房,几间卧室,二间更衣室,一座临水的茶亭。山坳边上和山谷的入口又用石头和砖头建成一道围墙,把水塘的风景圈在内侧。

刘星半躺在塘边的鹅卵石上,头靠着竹子做的枕子;他身上只穿一间短裤,下半身泡在水里。此时,他正左拥右抱,右手搂着顾烟若,左手搂着熊琳兮,一脸惬意的样子。两女身上穿着清凉的丝绸泡在水里,把脸靠在爱郎的臂完里,神情既羞涩又欣喜。吕灵带着几个贴上丫头在边上茶亭里煮着茶水,一边笑吟吟的看着这边。

刘星原本想给她们三人穿特制的贴水水扣,只是在更衣室里试穿了之后,那漏大腿漏胳膊的着装让她们三人羞涩不已。然后,三个老婆就把刘星赶了出去,还说刘星带坏家风。直到换回丝绸衣裙后才敢出来跟着下水,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观念问题!

刘星已经回到家里三天了。回到家的第一天,刘星故伎重演把三个老婆都抱进自己主卧里来个大被同眠。加上三人相思已久,谁都不愿相让就半推半就的睡在一起。一晚荒唐的狂欢后,夫妻几人一夜低声私语到天亮才入眠。

以刘星的修为来说,夏天和冬天都已经没什么区别,带老婆泡澡只是玩点情调来调解夫妻感情。这几天,几个人腻在一起让刘星有点想把她们带在身边或者带到长岛的冲动,后来想想放弃了。安顿在山庄的家里虽然常有分离,但是这里好歹安全。长岛是个临时过渡的军事基地,自己就是将他们带长岛也不行。因为刘星未来的一段时间还是要到处闯荡,特别是接下去的行程,刘星沿着黄河古道在陆上和水里交替行走,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都是官匪交战频繁之所。

......

在安抚好家事后,刘星把一金一黑的两名令箭单独交给吕灵并叮嘱了几句后,然后就独身一人离开了。相信,后山的一千五百多人隐藏的军力和山庄三百多护院家丁,可以看好这个家室了。

两天后,一路策马疾行的刘星就到了开封地界,早以等候多时的刘诚在半路接到刘星就一起进入开封城。刘诚告知后,刘星知道除了刘诚带着的十人外,周黎带着另外的十人跟着身后不远处以便相互策应。

开封城高三丈,四面开八道城门。在城门口检查了路引之后,刘星带众人进入开封城。进城之后,刘星就发现城内和城外是两个世界。

城外到处都是流民聚集棚户区,乞丐和流民到处都是。城外连个卖菜的集市都没有,路途经过的大型村镇,镇子路口都是有庄丁拿着棍棒用警惕的眼光看着过往的人群。遇见衣裳褴褛流民,二话不说就一阵痛打后赶出镇外。

刘诚等人一脸痛恨的看着这些地主家看门狗腿子。因为八年前,他们随父母流浪时候就是这个遭遇。要不父母把舍不得吃的粮食偷偷留给孩子,他们也无法活着到达山东地界,只是他们的父母在路上都饿死了!

后来,如果不是刘星带人收留他们并安顿他们习武读书;他们这些也迟早饿死,然后被随便扔到某个乱葬岗,哪有今日这样学得一身武艺可以纵横江湖。

所以,刘星手下的这些孤儿们是忠诚度最高的群体!不当是主从关系,更是领袖与追随者的关系。

一些人少的村庄基本荒废了,没有荒废的也没人住了。经过打听才知道,因为乱军和土匪几次经过扫荡,抢粮的抢粮,抢人的抢人。很多小村庄已经没人敢住了,就是幸存的农户也集体搬到大型集镇里去了。

而路边的农田,稀稀落落的佃农在忙着农活,而且这些人特别警惕,忙农活还有人放哨!大有一见情况不对就拔腿开溜之势。开封周边都这个样子,再往西北的情况可想而知!

进入城内后,商街集市照常营业,大队配着护卫的商队从外地进入城里兜售手上的商品,然后带回所需的物品。从集市的行情看,粮食油盐这类生活必需品最畅销;普通人购买粮食都已经限额了,买的多的人还需要衙门,说明来路后才能批准。

沿着汴河两岸的街坊闲逛,刘星发现开封其实还是很富裕的。至少这些商家大户不缺钱财,不缺粮食!连河岸边上的青楼,生意依然红火。只有往来巡逻频繁的衙役兵丁,才提示这人们:外面的世界不太平。

刘星在开封简单呆了两天,了解城防卫所的分布和实际地形后,就选择了策马离开。

......

看完开封后,刘星一路经过白马津古渡口,然后沿途西进了荥阳西北的虎牢关。曾经在三国时期名垂青史的古渡和雄关,随着历史的变迁,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多次破败何重建,这两个地方早已失去的历史地位。

就拿白马津和官渡两个渡口来说,一千多年的河沙沉淀和积累,让这个两个渡口根本停留不了大船。因为吃水太浅,渡口码头只有在汛期才能进大船;平时就一些小型的渔船和商船才能一次停靠。用于大部队登陆,则非常不便!

想比之下,刘星一次不经意路过的一个沿河镇子,可以作为军事登陆口。那个镇子的名字叫花园口!这个名字让刘星浮想联翩。这个花园口,就是在另外一个时空,某某校长下令炸河堤的花园口。

这个小组虽然水流端急些,但是有段宽大三十丈的河岸水深达到三丈,就是大型海上战舰都可以靠岸了。水流急有什么关系,大船都抛两个船锚就可以固定停泊了。刘星观察之后,用笔在自己的地图册上将此地的情形记录下来。

至于虎牢关,因为北面的河滩经过冲积多年,已经形成了一道宽达一里的芦苇滩可以正常通行。而且,南面因为人类活动开发的缘故,有三条小路可以绕过虎牢关的小道可走。这样一来,虎牢关的关口地位就大幅度降低了。

这也是刘星为什么坚持亲自走黄河沿岸古道的原因,历史不可考,前世的经验也不可考!只有亲自亲自走一步,记录一边才不会造成将来犯下低级的错误!黄河两岸,一定是自己未来争锋的战略重点。

......

经过偃师后,洛阳城已经在望了。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洛阳也差;除去无法考证的夏商两朝,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算,洛阳经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周武)、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

洛阳几经破败几经重建。即使如此,哪怕刘星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整个洛阳的城防仅次于南京城。四丈高的城墙,四面开十二道城门和四道水门,每座城门都建了箭楼和瓮城,加上城外宽大三丈的护城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除了外城,里面还有内城(前朝留下的皇城)。一条直通黄河的洛河从城中穿过,黄河里的商船可以直接通过水门达到城里的天街。城北三十里就可以达到孟津古渡,而且孟津渡依旧是水深两丈有余的大渡口!

和开封一样,洛阳城内依然人来人往,商旅往来一片熙熙攘攘;但是出了洛阳却是一片萧条,而且来往洛阳的人流和商队大多从北门黄河边上的孟津渡口而来。刘星仅仅停留了一天就出城往西而去,结果洛阳以西的路上基本见不到人烟,别说村庄,就是小镇都荒废了。倒毙在路边没人掩埋的尸体都见到几起,只有新安、义马、淹池这些县城才有人群出没。可见灾荒和战乱造成多大破坏,难怪何胜在去年就说,过了洛阳,除了土匪小股乱军,只剩下野狗乌鸦出没。

曹操的《蒿里行》里说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莫过于此。前世观看史书文献,崇祯元年到顺治九年的二十七年时间,全国的人口从九千五百多万人(户籍在册的)锐减到四千二百万人。刘星心里暗叹:书上了了几笔,现在亲眼所见,才知道有多残酷!

在往西没多久就到了三门峡,三门峡这里的河道中间很多岩石横亘在河道中央形成了端急的涡流,船只根本没法通过!也就是说了,如果舰队从渤海沿着黄河河道,只能控制到这里。西边的河段是另外一个区域了。

到大三门峡时,刘星从流浪的灾民嘴里听到师傅的最新消息。洪承畴帅军堵在曲恒的轵关陉上,把农民军的主力堵在了山西汾河谷地。刘星记起来了,如果记载没记错的话,这个时候该卢升象的崛起的时候了。

卢升象是个天生的骑兵将领,他曾经率领不到两千的骑兵,就赶追着高迎祥的五万大军。据说,那次卢象升在三个月内从太原赶到闻喜,再从闻喜赶到太原。彻底把农民军打的失去东进的勇气,重新逃窜回陕西。刘星想了想,没有赶去和洪承畴见面。因为时间紧张,还有一个月时间就赶到京城,就算不进考场,到山东会馆露个面还是需要的。

刘星继续向西到了潼关,花了而天时间把周围的地势全部核对了一遍。潼关的位置仍然重要,不同于虎牢关的山川变化,潼关的关口设立在一段连绵三里的丘陵坡上;南便是陡峭的秦岭山脉,北面就是黄河河道。进出潼关的只有一条两丈宽的官道出入关门,关墙把整个山丘都覆盖住,要进出只有强攻,此外别无他法。

而大名鼎鼎的风陵渡就位于潼关北偏西的十二离外,这里是渭河汇入黄河的河岔口,也是黄河拐弯向东的转弯口。因为水流冲击导致河面宽阔,所以,此地水位很深而且平坦,岸边码头的水深也有三丈,是个非常好的渡口。

刘星带着刘诚周黎二十人在此渡河转向河东时,戏剧性的发现河东一带的很多难民居然争相渡河向关中逃难!老百姓的眼界有限,哪里知道这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相关推荐:狩猎巅峰狩猎异世穿越三国之开挂人生穿越三国之我为王大明:家祖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