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落日北魏 >落日北魏

291章(外一章)、六镇滥觞

91章(外一章)、六镇滥觞前章空空提到丁零人、武川镇以及高欢等一些信息,想要了解具体情况,还要从六镇起义说起。而且,说实话,北魏的灭亡、北周以致隋唐的建立,可以说都源自于六镇起义。六镇正是东西魏、北周、北齐以至隋唐的滥觞。

虽然前面已多次提到六镇起义,但并没有从头交代。这里空空就再给大家仔细捋一捋。先说六镇。六镇指的是北魏前期也即武帝拓跋珪时为防止柔然入侵而在当时的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边境(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以东,阴山山脉以南地区)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分别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北魏时,由当时平城出塞的道路主要有三条,东边一道自晋阳经平城、怀荒镇至瀚海。前面说过,尔朱荣就是自晋阳起家,其根据地也在晋阳。西边一道自平城经沃野镇、高阙戍、燕山至瀚海。而中间则有武川镇,在阴山道上。昔人称自阴山之北皆大碛,碛东西数千里,南北亦千里,无水草,不可驻牧。得阴山,乘高而望,则踪迹皆见,故为要地。阴山道自朔州向北至白道城,经白道至武川镇,是从平城出塞的主要通道。在北魏当时之人认为,朔州是白道的冲要,此处不全,则并州、肆州危殆。因此,武川成为朔州北面的屏障。

北魏前中期,对六镇极为重视。六镇将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戍防军人也主要是鲜卑人。除此之外,六镇的少数民族居民主要是高车人。史载,当时在蒙古草原上的另一个游牧民族高车因受柔然压迫,先后曾有数十万人、牛羊百万内附元魏,并被安置在六镇地区,分屯边境。这里需要大家清楚的是,此处的高车不是指前面提到的高车国,而是丁零民族。丁零原是我国北方古代的民族名,又称狄历、铁勒。在秦汉时期,丁零族游牧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公元前00年左右,被匈奴征服。丁零和其他几个民族因不堪匈奴的掳掠和残酷压迫,曾联合起来对付匈奴。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时,丁零和鲜卑、西域各族,与南匈奴一起,打败北匈奴,并迫使北匈奴西迁。至三国时,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零;一部分迁徙至今新疆阿尔泰山和塔城一带,南与乌孙、车师,西南与康居为邻,称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从东汉建武时就到了今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一带游牧。

两晋南北朝时,丁零又有一部分南迁,主要生活在敕勒川一带,因此又被称作敕勒人。敕勒中北方的一部后来成为了回纥,即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敕勒中的南方一部分,由于北魏的历次战争,如前面说的曾先后虏获六七十万人,置于漠南各地(即六镇),并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因为当时生活在敕勒川地方的丁零人所使用的车的轮子非常高大,因而才被当时的鲜卑人称呼为高车。

前面提到的脱离柔然西迁而建立高车国的阿伏至罗,就是敕勒部落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高车国是丁零人建立的,但丁零人并不等同于高车人。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他们是一个包含被包含的关系。而且,阿伏至罗建国在柔然西北方向,即盛时主要控制的是通往西域的门户高昌以及焉耆、鄯善,以及东北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往北则达阿尔泰山,往西则接乌孙西北的悦般。

再回到六镇起义。前面说过,北魏初时对六镇极为重视,六镇将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着重经营中原,六镇将士地位日益低下。鲜卑贵族子弟受到歧视,进仕艰难,以前的天之骄子在短时间内变为时代的弃儿。由此便开始心生不满,对朝廷产生怨望心理。且以后再派往北镇防戍的人,也多为流犯或死囚,称为“府户”、“兵户”,与六镇将士统称为“镇户”。加以朝廷派往北镇的镇将多贪污之徒,边防士卒与丁零等少数民族都受到残酷的剥削压迫,各种矛盾越积越重,并先后多次发生暴动。终于到了54年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于高阙戍率先率众起义,揭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这个前文虽已提过,空空在此再将整个事情做一个总的交代。拔陵起义后,很快攻占沃野镇,并改元真王,接着派手下大将卫可孤南下围攻武川,并攻怀朔。当时怀朔镇的主将杨钧和当地的豪强贺拔度拔以及他的几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起来率众抵抗。后来,胡充华也派了元彧去镇压拔陵。不久,卫可孤攻克了武川、怀朔,并俘虏了贺拔胜爷几个,拔陵则大破元彧于五原。北魏又改派了李崇代元彧为北讨大都督,并崔暹,元渊为副将。到了54年7月,拔陵大败崔暹于白道,李崇退守云中。8月,东西两部的丁零人先后叛魏归附拔陵。这一年,秀容的乞伏莫于也攻杀了郡守,南秀容的万于乞真跟着杀了朝廷命官太仆卿,一块造起反来,局面更加混乱不堪。就在这个时候,尔朱荣出场了,并麻利地镇压了乞伏莫于和万于乞真。不久,贺拔度拔父子和武川的宇文肱(宇文泰的老爸)等人袭杀了卫可孤,投奔了尔朱荣。顺便说一句,在55年6月,拔陵围攻元渊于五原时,当时的云州刺史费穆放弃云中郡投奔了尔朱荣,这两个人此时才好上的。

在拔陵起义的同年4月,高平镇的胡琛自称高平王,开始起兵相应拔陵。后来,胡琛因与拔陵不和,被拔陵诱杀。胡琛死后,其军队由大将万俟丑奴统领。同年关陇也爆发了大起义,主要人物有莫折大提、莫折念生、莫折天生父子几个。前文也都提过。莫折大提于起义同年病逝,后来莫折天生被羊侃射杀,莫折念生再后来被部将杜粲所杀,其部众一并被万俟丑奴接管。再后来,击败莫折念生的萧宝寅也投降了万俟丑奴。58年7月,万俟丑奴称帝,并建年号神兽。到空空写到前章50年初时,当初造反的几支大军,基本上就还剩下万俟丑奴这一支。当然,宿勤明达还在,但其实力不能与万俟丑奴相提并论。

六镇起义很快就失败了,拔陵也于55年6月被杀。但六镇起义的余波很快又起来了,而且几乎天翻地覆,不可遏制。55年的8月,柔玄镇的镇兵杜洛周在上谷又举起了反魏大旗。今人考证,杜洛周即是敕勒(丁零)人,而当时的敕勒部人更是六镇起义的主力之一。当时,投奔了杜洛周的就有高欢、尉景等。而此前,丁零人怀朔镇镇兵鲜于修礼也已率当地兵民在定州造反,当时的葛荣是怀朔镇的镇将。56年8月,鲜于修礼被叛将元洪业所杀,元洪业接着又被葛荣杀死。再后来,空空前文也已提过,葛荣逐渐势大,号称有众百万。58年元月又火拼吞并了杜洛周,并统领其军。高欢于此时又投靠了葛荣。再后来就是葛荣被尔朱荣擒杀、接着山东爆发邢杲起义、再接着则是韩楼重又收拾葛荣残部起事的事了,且很快又被尔朱荣所派的侯渊所杀。

当然,在六镇、关陇起义之时,南梁的萧衍也趁火打劫,也就是前文曾提到过的陈庆之涡水大捷,“俘斩略尽,尸咽涡水,所降城中男女三万馀口”。此处不再赘述。

所谓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可以说在这个时代有完美的体现。在起义和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尔朱荣逐渐壮大,并收拢了大量的人才,正是这些人才开创了以后的东魏、西魏、北周以至隋唐。简单来说,尔朱荣先是收拢了侯景(实际造成南梁灭亡,决定了南北朝结局即南灭北或北灭南的人)、贺拔胜、贺拔岳兄弟。后来,因贺拔胜又收降了宇文泰(北周的实际奠基者。六镇起义时,其父宇文肱为武川下级军官,拔陵部将卫可孤攻破武川时,宇文肱同贺拔岳刺杀卫可孤,收复武川。到鲜于修礼再造反时,宇文肱、宇文泰父子俩又参加鲜于修礼的义军,宇文肱很快战死,宇文泰则在鲜于修礼死后跟了葛荣)。再往后,就是杨忠了(杨忠其实不重要,但是作为隋文帝杨坚的爹很重要)。这中间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就是前面几次提到的高欢(北齐的实际奠基者),其鲜卑名字又叫“贺六浑”。高欢的出身来历前已粗述,此处不再细说。高欢先归杜洛周、再归葛荣,最后又经刘贵引见得到尔朱荣的赏识和重用,然后跟着马不停蹄的镇压了葛荣,又在山东击败了羊侃,59年7月因功被元子攸封为晋州刺史。

高欢此时的封号,除了晋州刺史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被尔朱荣任命为第三镇人酋长,也就是统领边镇少数民族的首领。虽然才是第三镇,但已显示出尔朱荣对高欢的极大赏识与器重。此处再举个例子说明高欢对六镇的影响力。六镇起义虽然被镇压,但是由于尔朱荣、尔朱兆并不能很好的管理,再或者说六镇人与契胡的深仇大恨(尔朱荣即契胡),后来再次起来造反达6次之多。尔朱荣死后,尔朱兆更加头疼,不知该怎么办?高欢就对尔朱兆说:“二十多万人,怎么能都杀死呢?应该选个可靠的人把他们编制和统率起来,再有人闹事,你就惩罚这个将领。有人认真管,闹事的人自然会少了。”尔朱兆说:“好主意!可让谁来管呢?”一席饮酒的贺拨允不知是计,当即在旁建议说让高欢去统领六镇降兵。高欢佯装大怒,一拳打得贺拨允满嘴冒血,门牙落地,骂道:“太原王(尔朱荣)活着的时候,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听大王(指尔朱兆)的,你是什么东西,大王没发话能轮到你说三道四!”尔朱兆很感动,觉得高欢忠心耿耿,就趁着酒劲宣布高欢为六镇降兵的统帅。高欢怕尔朱兆酒醒后后悔,出大营后马上宣令:“我受命统管六镇降兵,都到汾东受我号令。”吩咐完毕,立刻驰奔阳曲川,并建立统军大营。六镇降兵一向厌恶尔朱氏和他手下的契胡士兵,因此极短时间内就奔赴高欢处集合完毕。而正是这二十多万之众的六镇兵民,成为了日后高欢起家的政治资本和军事力量。

举这个例子是说,高欢本身就是从六镇出来,六镇人对高欢大多有好感。50年,高欢被封为第三镇人酋长,但是在六镇这几个地方,高欢的影响力或者说个人感召力其实已比尔朱家族要大。

说到这里好像跑题了,其实没跑。看官应记得,前面说过尔朱荣因秦州失陷、胸口中箭而败走,走之前给高欢下了命令,让他出兵袭扰柔然策应贺拔胜。不久之后,马来西亚来投,尔朱荣又就近让高欢安置,高欢便顺手将马来西亚安排到了武川镇,并让马来西亚统领了部分丁零人对柔然进行骚扰。也因此,马来西亚不觉间就作了高欢的马前卒,而高欢也算是忠实履行了尔朱荣所分派的任务。同时还因为此,罗伊铭才能借机带兵出来,逃离了尔棉秋莎的魔爪,并与高欢定下一场惊天密谋!

9章、断子绝孙(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穿成宠妹狂魔的妹妹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修炼肌肉十二法悍妻当家:残废相公是个宝回到北魏捡个老婆快穿:当咸鱼女配被迫逆袭带着红楼闯三国前任道侣的女神师妹对我穷追不舍我真没想和天后结婚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