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星火燎城 >星火燎城

第二卷:碧血丹心 九十七章:关云长威震雍凉 司马懿运筹画谋

第一百九十五章:关云长威震雍凉 司马懿运筹画谋

却说云长赶回军中,引大军直扑卓县。离城五十里,安下营寨,韩德知云长大兵到来,离城十里下营,各门设人马防守。德乃与诸子商议,道:“关羽兵势众大,又兼勇猛无敌,为父实无良策。”

幼子韩琪道:“以儿愚见,父亲且着三军严加防守,一边差人报知长安司马都督处,遣兵来救援,如此可保无事。若与对敌,恐难取胜。”三子韩琼道:“关羽此来,利在速战,岂容坐待救军至而后攻贼耶?父亲可一面差人求救,一面出城对敌,倘胜则关羽必走,如不胜则固守,未为晚也。”

韩德道:“吾儿之言是也。”遂遣使修书,求救于长安。令韩瑛兄弟三个领一枝人马,出城与关羽对敌。两军对阵,云长出马,笑道:“汝父韩德不知天时,不晓人事,两番败在老夫手下,汝何不知羞,又来抗拒天兵耶?”瑛道:“匹夫休逞口舌之勇。汝不过占得一时先机耳。”

云长背后关平一马冲出,与韩瑛交战,二将兵器齐举,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败。韩琼、韩琪见兄长战关平不下,急举刀出马助战,云长阵上走出廖化、周仓,各举兵器,截战二将厮杀。只见阵上六员大将,战在一处,踏缕征尘,满天杀气。正在恶斗间,韩德城上望见,急领一枝精兵,开了城门,放下吊桥,突杀过来。

这边关平三将勒回马,退下阵来,云长见韩德冲来,急着领大队人马抵住,大喝道:“如有一人退后者,即斩首示众!”众军扎住阵脚不动。韩德连冲三阵,不能撼动河北军阵,急拨转人马进城。云长催兵追杀,韩德人马俱进城去了。云长便传令且回营休息人马,预备攻城。

再说司马懿在长安闻曹丕点韩德为将,讨伐关羽。又得魏主曹丕诏书,命支援韩德大军粮草辎重。乃会众将议事,长子司马师道:“韩德虽勇,必不敌关羽。父亲何不上奏朝廷,请命出征。”

司马懿不语,王基道:“朝廷今点韩德为将,定有他人举荐。都督久镇雍凉,兵精粮足,南拒诸葛,西挡蛮羌,朝廷早有戒备。都督此时如若上表,恐惹猜忌。”郭淮道:“伯兴此言正是。关羽为世之良将,韩德焉能抵挡?我料不日定有求救使者至。”

司马懿笑道:“倘若使至,某该如何?”淮道:“必要发兵救援。”司马懿微微额首。正说间,人报韩德遣使至。司马懿令唤入,使者呈上求救书。懿接过看毕,书云道:

“安东将军韩德顿首上言:今有河北大将关羽,入寇西凉,兵围安定,事在急危。盖安定乃凉州之要害,陇西之咽喉;此地失守,天下振动,西凉之地,其得半壁。言至于此,得实痛心!伏乞司马都督早发救兵,解德之围;燎眉之势,悬望救援,若或少行延缓,德等为阶下之虏矣!临表涕泣,不胜惶恳之至。”

司马懿览表大惊道:“不意关羽如此威猛!”急谓众将道:“吾今在此拒西川强敌,不可擅离;欲差人往救,又恐不得其人。诸公以为如何?”郭淮道:“长安重地,不可不防。某愿领兵救援韩将军。”懿道:“甚好。”便令郭淮与司马师、王双引三万兵,前赴安定救援。使者大喜,连夜汇报韩德去了。

司马懿又唤司马昭道:“若关羽斩韩德而进军安定,汝可依吾锦囊计大破关羽;若关羽斩韩德而退兵,汝不可追击,速速退兵长安。”就将一锦囊付于司马昭。令他引戴陵、孙礼二将并两万人马从郧县小路进军去了。

再说云长围了卓城数日,韩德只是坚壁不出。云长密与诸将计议道:“韩德依仗城高池深,一时难破,又不见人马出来对敌,倘救兵或至,里应外合,反中其计。尔等必须如此如此,方可取胜。”诸将听令,各调人马,分头行事。

次日,云长令军马徐徐尽散,令各营预备行李,偃旗息鼓,若有退兵之状。西凉兵见如此模样,便报知韩德说,关羽大营今日金鼓不响,人马渐次退后,不知何意。德急到城上观望,果见云长大兵退尽,便召诸子计议道:“关羽兵退,必是打听司马都督救兵到来,因此人马尽退。”

韩瑛道:“关羽勇而有谋,虽是人马一时退去,恐是有诈,或诱我兵出城追赶。却埋伏兵马攻城,不可不严加防护。可差人出城细细探听,果是真实,方可追赶。”韩德即差精细细作,扮为农夫,出城打听,正遇有几个探路军人,便问道:“尔等如何不攻城,却一时便退?”

那几个军人便道:“昨日有探事的来说,魏主曹丕命夏侯渊从荥阳出兵,欲要偷袭河东,关将军不敢怠慢,因此一夜将人马退尽。”那打听的细作,听了这话,又去各营问人,都是如此说。便回来一一将打听的话,传报与韩德。

德大喜道:“原来夏侯将军也出兵了。”即差韩琪、韩瑛各领兵两万,从两翼前来追赶,自家又统二万五千悍卒,续后截杀,止留五千人马守城。韩琪、韩瑛得令,引兵追了六十里,不见动静,便传令三军稍歇,众军解甲而坐。

忽闻一声炮响,两边杀出无数兵马,为首闪出一员大将,乃关羽也。韩琪、韩瑛二人面面向觑,只得勉力来战。云长舞刀迎上二人,不过十合上下,斩韩瑛落马。韩琪肝胆皆裂,舍死撞出重围,引败卒逃走了。云长也不追赶,清理战场,招纳降卒。

这厢韩德提兵二万余,正在急走,忽看前头败卒奔逃回来,德急来详问,迎面撞上韩琪,哭道:“中了敌军埋伏,三哥被关羽所斩。”韩德闻言惊悚,便叫全军速退。连夜奔走,退到卓县城下,已是二更。但见城门紧闭,旌旗虚插。德急叫开门,城头号鼓一声,弓弩云集,戈戟林立。

城楼上安仲卿笑道:“韩德无谋之辈,中了我家君候之计也!”令人将韩琼首级抛出来。韩德大怒,喝令攻城。城上乱箭飞蝗而下,射死西凉兵无数。背后又杀声大作,却是关平引兵杀来。两下夹击,西凉兵大败。韩德欲往武威走,又被周仓、廖化二人堵截,杀的片甲不留。韩德引幼子韩琪舍死突围而去,回顾身后只余三百余人。

关羽夺了卓城,四面围住安定。城中守军,无不丧胆,慌忙来告守城将周沛道:“关公之威,人所罕见;可趁敌军方至,乘夜逃走,虽然失城,尚可全身。”周沛叹道:“非是我不欲尽忠,怎奈时不济也!”遂连夜弃城而走,云长兵不血刃得了安定,由是威震天下。

消息传至许都,曹丕惊得手足无措,急召群臣相议,道:“如今关羽夺了安定,若再往西进,则雍凉半壁非国家之有矣。诸公可有制敌之策?”贾诩谏道:“关羽为人骄纵,今既得势,必生轻敌之心。陛下可一面令司马懿牵制其军,一面令夏侯渊出兵荥阳攻取河东。如此庶可无忧也。”曹丕闻言稍稍心安。就下圣旨让夏侯渊、于禁速速出兵。

夏侯渊得了令,与于禁并谋士区严商议,区严道:“关某在河东各县设有烽火台。一旦出兵,各处预警,急难图矣。”于禁道:“烽火预警,其实好破。关某自恃英雄,得

安定必会进兵西凉。将军乘此机会,将士卒尽数扮成百姓,混入河东各城,猝然发难,守军安能举火?将军自引一支劲旅,埋伏在要道。待关某回援时伏击。如此关羽可破也。”夏侯渊大喜道:“真良策也!”遂令众将各依计行事。

再说关羽取了安定,屯兵城下。这夜无事,解普净送于画卷细看,画上一头黑猪,肋生两翼,獠牙紫唇,咬住一个大汉脚裸。云长看了半晌,不知其意,便自安寝了。次日天早起来,云长唤众将至,以画展于众人看。

安仲卿道:“獠有蛟意,猪有龙象。飞猪附足,乃升腾之意。”辛评看后,却道:“飞猪无角、额无骨,乃不吉之物。主兵凶灾祸,有大去之象。还望君候思虑。”一时间众将或言吉祥者,或言不祥者,众论不一。

云长沉吟许久,捋须道:“老夫年过六旬,即死何憾!”话音方落,人报司马懿遣郭淮与司马师、王双引三万兵来援安定,兵已至城南。云长笑道:“此辈如丧家之犬。”遂整兵迎战。

两军对垒,王双出马喝道:“关云长,某闻你英雄无敌,可敢放马与我一战?”云长笑道:“你是何人?也敢直呼老夫名讳。”王双见他甚是轻藐,大怒,舞刀而出。云长踢马迎上,大刀舞动,挟着风雷之风。杀的王双左格右挡,堪堪过了四十合。王双力不支,回马便走。

安仲卿见云长得胜,令旗一挥,河北军近日连胜,士气高涨,汹涌杀来。西凉兵大败,四散溃走。云长追杀十数里方还,夺得马匹、辎重极多。

郭淮收拢败卒屯在城外,不敢轻动。越一日,司马昭领兵汇合,就拆开司马懿锦囊看。看罢,笑谓郭淮道:“关公之勇如何?”淮道:“关羽勇武,且多奇计,不可轻敌。”昭道:“我父亲早已料到。所以密留计策在此,伯济请看。”郭淮接了书展阅。阅毕,笑道:“都督之计颇是简陋。”

司马昭道:“背水之战,或有奇效,不妨一试。”遂将大军移至邙山口驻扎。令戴陵、王双二人各选轻骑五千人,各持赤帜,从傍道小路,潜在草山,远望安定城中,以观动静。吩咐二人道:“今我大军与关羽对敌,我诈败,关羽见我败走,必然追赶,汝等可奇袭安定城,尽拔其城上大旗,立吾军赤帜,坚壁拒守,不必与战,而彼自乱也 。”二人听令去讫。

司马昭又令兄长司马师引兵埋伏在干道,堵关羽归路。这厢云长闻司马昭移兵邙山,笑道:“某闻司马懿镇长安,抵巴蜀,抗西羌,名扬天下。以某来看,不过是虚有其名也。今遣孺子为将,屯兵邙山之口,此地狭隘,车不能方轨,骑不能成列,犯兵家大忌。如不出我料,十日之内司马昭之头,可致于老夫麾下。”

辛评道:“司马懿用兵老成,其子深得真传,君候不可大意。”云长笑道:“小儿有何能耐。”遂尽出寨中兵马来交战。司马昭命人将大旗立高,擂鼓出战,云长下令出击,两下混战片刻。

司马昭与郭淮诸将佯弃旗抛甲而走,河北军马一起来追赶。追至亭水上游,司马昭背水为阵,西凉兵纷纷死战,无不以一当十。云长暗惊,急令收兵回城。早有戴陵、王双伏兵在草山遥望,见河北军马追赶,持旗偃鼓,疾驰攻打安定。城中守兵甚少,不能抵挡。

无多时,就被西凉兵攻破,二人尽拔大旗,立西凉赤帜。云长率军回大寨,见安定皆是西凉军旗,知西凉军已破安定。只能收军往卓县退。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相关推荐:淮东以安世纪第一宠婚:吻安小娇妻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盛世娇宠:废柴嫡女不从良至擎往生人人都爱于休休火影之我在木叶砸金蛋龙王大人在上灵异片演员app[无限]龙傲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