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星火燎城 >星火燎城

第二卷:碧血丹心 三十六章:徐元直月下追高顺 高伯平踏雪破

第一百三十四章:徐元直月下追高顺 高伯平踏雪破马贼

却说高顺得胡班相助,星夜渡河投河内来。辽知顺至,急忙沿入府衙,置酒款待。顺道:“顺性本粗陋,不擅言辞。因久慕靠山王大名,特冒万险来投之,今得文远抬爱至此,实不敢领文远之酒!”

张辽道:“我与伯平多年相知,伯平何出此言?”力劝高顺入席,待为上宾。顺少言语,不饮酒,难免为众军所轻,但张辽却待至甚恭。越济不悦道:“高顺不过一背主投降之人,将军待之太过!”

辽举杯笑道:“某自从与众兄弟结识以来,出死入生,患难与共,全凭义气相投。然天下英豪,吾等所知甚少,众位兄弟请酒。文远却知天下有一人:不饮酒、少言语,智勇兼备,文武双全;平生慷慨正直,治军严谨,爱兵如子,家无余财,尽散于军,士卒皆敬爱之;以众位兄弟之见,如此品行,此人可为英雄?”

越济举杯一饮而尽道:“此人当可为英雄。”辽亦满饮,复斟满,举而谓众人道:“众位兄弟请酒。吾还知有一人:旧是吕布帐下第一勇将,凭帐下三千丹阳陷阵兵,破夏侯惇数万铁骑,却虚怀若谷,不骄不傲,以众位兄弟之见,如此豪杰,此人可为英雄?”

众将高声叫道:“这般诚然是好男子!”众皆一饮而尽。辽又道:“众位兄弟请酒。吾知又有一人:旧在晋阳为都尉,吾起兵马邑时,功败垂成,尽陷绝境,此人不避嫌疑,不肯力战,于万军之中,放吾生路一条,方有今日张辽也;以众位兄弟之见,如此肝胆,此人可为英雄?”

众军肃然,尽举酒盏,豪饮俱尽,道:“此人真乃大英雄!”辽道:“吾适才所言之人,正是此间高伯平。”众军默然,尽皆敬服。

不过数日,辽谓顺道:“河内前线重镇,我时刻不容离。伯平可拿我书信去邺城寻徐元直。元直乃大王亲信之人,见我书信,必会举荐给大王。”就修书一封,顺拿了书信,径投邺城来。

及进城内,高顺先拜见了徐庶,递了书信。庶看罢,乃与顺共语,深服其论,谓之道:“公乃当世奇才,吾必亲举大王。”于是留高顺在驿馆安歇,自来举荐刘雄。

刘雄自从并州兵败,孙策阵亡后,成日忧心。每日在王府中勾耍。徐庶径入宫门,侍者引入后院,见雄正在教二子武艺。原来雄育有一女二子,长女清河郡主刘珂,已下嫁冀州崔家少主崔皓。长子便是秀珍王后所生的刘稷,字连崇;次子乃糜夫人所生刘赫,因年幼,尚未表子。

公子稷现年十六,生性柔,善诗书,厌武略。当日练了半晌,一套剑法也未曾练会。雄怒责道:“乱世备武力,治世用典经。我儿不可只重文而轻武。”又让刘赫练。

刘赫年方十三,身高却于常人无异。当下拔剑起舞,身如游龙,剑若飞虹。看的刘雄啧啧称赞,欢喜不已,问道:“我儿有何志焉?”赫道:“儿当练就一身本领,助父王上阵杀敌,复兴汉室。”

刘雄道:“以力胜人者,一勇之力,以智胜人者,千夫之力。兵者,当仁义爱民为装,信念勇敢为备,友爱守纪为序列,智谋机略为常阵,而能百战百胜,此所谓上上者也;区区以钢刀锐箭为装,重甲皮盾为备,严刑峻法为序列,图文教条为常规者,此所谓下下者也,只能逞凶于平民,滥威于盗匪,其它奇技淫巧不足论矣,徒然耗费民力,善养奸贪

,轻则败亡,重则误国。儿需谨记。”

又问刘稷道:“稷儿有何志焉?”稷道:“儿当勤奋读书,苦学治典,助父王治理天下。”雄道:“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介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我儿不可只沉浸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

刘稷拜伏道:“谨领父王金玉之论。”雄再欲考研二子时,见徐庶来,遂制之,唤徐庶问其何事?庶就举荐高顺。雄道:“可先留邺城待命,后再补用。”庶待再言,雄已引二子入内去了。

徐庶辞归,告示高顺,要他悉心等待。高顺从其说,先将家小安置回了老家晋阳,然后自在军中候命。继而过了数月,度徐庶、张辽已数进言,不得为用,暗道:“靠山王空有其名,毫无进取之心,又无识人之道,留之何益?今军士见其势衰退,已无战心,我何苦居此终日寡欢,不如携妻小归隐林泉,老此一生。”主意一定,当夜便单人独骑,寻路往晋阳走。

一路狂奔,但看天空月明星稀,又想自家习得文武艺,怎奈仕途坎坷,不由潸然泪下。忽身后传来鸾铃之声,一骑如风般赶来。高顺想是军吏来追,遂扬鞭催马,只管疾奔。不料那人不依不饶,借着皓月之光,紧紧追赶。追了一晚,直至天色将明,却也不舍。

高顺见了,索性勒马拔剑,指问道:“来者何人?为何苦追不舍?”那人从后赶至,衣袍双解,披头散发,喘息不定。视之,正是徐元直。见高顺停住,方笑道:“伯平直走得甚急,要某苦追一夜。”

高顺见是徐庶,遂下马见礼,道:“承蒙先生多番举荐之意,顺铭感肺腑。”庶道:“伯平欲往哪里去?”顺叹道:“如今某心如死灰,准备回老家奉亲教子,颐养天年。”庶道:“伯平文武齐备,怎能空老林泉之下?”

顺苦笑道:“在下文不能制典,武不能征战。何况品行不端,屡次投敌。怎能再堪为将?”庶拜道:“此徐庶不荐之罪也。请伯平收回初衷,随我返回邺城。徐庶不才,当力荐将军,以施伯平之雄才大略。大王如若不从,徐庶当与将军同去归隐,决不食言!”高顺再三推辞,徐庶只是不从。顺见其心诚,遂允之,休息片刻,仍由原路而回。

且说刘雄在府中,人报徐庶连夜奔逃出城去了。雄惊道:“孤自奉孝去后,已失一臂,无心兵事;现正用人之际,又走了元直,何其悲矣!”一时间起坐不安,饮食俱废。刘晔、田畴皆来劝。

李严道:“元直为人忠义,非富贵所能动摇也。此去必有用意,大王勿疑。”诸将亦劝,雄心稍安。果不其然,晚时,人报徐庶来见,雄唤入,责道:“汝乃孤之亲信,怎可临难相背!”

庶道:“臣非相背,实为追相背之人。”雄道:“元直所追者何人也?”庶道:“高顺也。”雄怒道:“凡临节背叛之人,必无信义。元直何必相追他?”庶道:“高顺文韬武略,怎可纵之离去?现臣已将高顺追回,用与不用,皆出于王上决断!”

雄道:“孤帐下张文远、徐公明、审正南等大才何止一人?只是区区高顺,能有何为?元直何苦这般直谏?”徐庶道:“山野僻地,谓水之滨,皆有贤者隐居,高顺位卑无为,故不为常人所识。以庶愚见

,高顺之才,在此三人之上。”

雄道:“元直谬也!其才比元直、子龙如何?”庶失笑道:“吾才薄,略知法律策略而已,若率军作战,不能任也。赵子龙上阵杀敌,护卫王驾,勇可胜任,然疏于谋略,非大将之才。高顺者不同,谋韬虽不如关云长、徐公明,骁勇不如张翼德、窝阔达,文采不如满伯宁、毛孝先,智略不如周公瑾、陆伯言,陆战不如张辽、颜良,水战不如吕子明、周幼平;可此人怀大用之才,大王可知否?”雄言不知。

庶道:“其人刚直忠正,平生治军严谨,亲兵亲卒。善会治军。昔日三千丹阳军能破曹操万余虎豹铁骑,可见其才非凡。大王若能起高顺为将,使他镇守北疆,足可依为屏障。大王若不能用,顺终将离去。”

雄叹道:“元直识人,天下尽知也,既有此言,必有其实。然则外藩镇守将佐各称其职,却不知道何处可安置高顺?”徐庶道:“辽东之地,拨乱不堪。关云长大才,不可屈沉在此。大王可划辽东为州,分置州牧。使高顺总督,以安其心。”

刘雄从其言。遂划北平、玄菟、襄平、辽西、昌黎五郡为辽州,封鲜于辅为辽州牧;高顺为常阳侯,领镇辽将军,假节钺,总督辽州五郡一应兵事;调田预、牵昭两部,屯兵襄平、昌黎,尽归高顺节制。调关羽屯兵河内,调张辽部驻蓟县。调张合、高览至邺城,另侯委任。

高顺拜命封将,领了将印,只引数十骑,星夜赶赴辽州。不数日已到,顺便先查辽州库府,清算钱粮。时至十月,辽东大寒,人报有各地有匪患作乱,顺命张苞、关兴随军征进,即日起兵剿匪。原府中军需官推托道:“时值隆冬,北方苦寒之地,滴水成冰,三军不堪其苦,纵要讨贼,需得来年春暖,愿将军缓之,以遂众人之心。”

高顺怒叱道:“吾畏严寒,贼岂无畏?汝安敢懈怠怯战,乱吾军心!左右,可推出斩之!”军需官怒道:“吾乃大王钦点命官,为官十余年。汝不过三降之将,百无一用,安敢伤吾!”

高顺凛然道:“贼匪肆虐城下,劫掠四方,百姓有倒悬之急,彼竟贪生怯战,罪当一死。”立斩之,众军莫不震怖。于是点北平之兵五千人,踏雪破冰,剿匪纳寇。一路扫荡玄菟、襄平、辽西三郡匪患。

时至年底十二月,天降大雪,半月不休。人报悍匪贡子凡引万余马匪,肆虐昌黎,守将牵招不可挡,遣使求救。高顺亲引兵至昌黎,汇合牵招所部,制定夜袭之计。

当夜寒风凛冽,马贼皆宿于山寨毡帐之中。高顺引军连夜奔袭,杀入山寨,尽用长枪大戟,锋锐极盛。斩敌七千余,贡子凡被张苞所杀,马匪遂平。顺命于当关要隘之处,立下大寨,并不入城内。

左右谏道:“将军大破贼军,足慑贼胆矣!何不回师就暖。”顺道:“为将者,但教于家国有利,生死不惧,岂区区做妇人畏寒态耶?”乃停兵立寨,斥侯每有警示,顺贯甲持枪立于中军,凛然生威,彻夜不休,三军皆敬服之。

自此高顺在辽州厉兵秣马,于边塞周围,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高阜处各设烽火台。但有敌袭,便点起狼烟烽火,顺亲率大军御敌。更是七入草原,威服各部;与北乌丸蹋顿,南匈奴呼厨泉等部落,建立共荣,和谐共处,打开北部草原市场;使中原丝绸、陶瓷等流入草原,使中原文化影响深远。未知后事如和?且看下回分解!

相关推荐:淮东以安世纪第一宠婚:吻安小娇妻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盛世娇宠:废柴嫡女不从良至擎往生人人都爱于休休火影之我在木叶砸金蛋龙王大人在上灵异片演员app[无限]龙傲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