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海潮 >江海潮

第七十八章 应声报到

应声特别兴奋,因为他今天去柳桥公社报到上班,这是他人生新的.asxs.,也是他人生的第三次出发。第一次是克信民中组织高中毕业班的同学去海通城参观,他收获了与一芳的爱;第二次是带着录取通知书去海通农专读大学,农学、文学收益颇丰,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与应梅的爱;这是第三次出发,也将是他人生最长的路,他又将收获什么呢?

他用两只挂篓装满书挂在自行车后座两侧,上面压着在海通农专上学使用过的木箱,自行车的轮胎压得都有些扁了。

应声正准备出发,学童和水波、秀珍他们来送行。学童说:

“这么多杲昃你怎么拉?用大队里的手扶拖拉机送你去!”

应声说:“不烦了吧,都习惯了。”

“你大学毕业第一天去上班,还背着挂篓,形象不好,你就听书记的吧。”秀珍抱着女儿劝应声说。

“真的不用,我这样挺好!”应声话音刚落,只听到不远处好多人在喊“队长”,有抱着娃娃的,有搀着孩子的。

原来,五队的三十来对光棍,都娶上了媳妇,生了娃,他们携妻偕子来为应声送行。大家习惯了称呼应声为队长,是啊,是应声当队长时,解决了这些个光棍的婚姻问题,现在都生儿育女,日子过得红火起来了,又怎么会忘记“队长”呢?三十来个小孩围着应声喊“叔叔”,把应声感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在乡亲们的目送下,应声蹬上自行车,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的旅途。

他快到柳桥公社了,那白底红字“中国共产党海潮县柳桥人民公社委员会”和白底黑字“海潮县柳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两块牌子非常醒目,让应声肃然起敬,他就要在这里工作啦。再往里看,是三排不起眼的红砖平瓦房,这应该是公社干部的办公室和宿舍。早晨很安静,也不见有人进出,也许是应声来得太早的缘故吧。

他推着自行车准备进院子,传达员出来把他拦住。

“同志,这里你不能进。”

“我是来报到上班的。”

“骗什呢人?我们这里上班不要报到,干部们都在自已的房间里。”

“什呢事呀?”正巧有位干部从大门经过。

“洪书记,你看这个人不讲理,硬要往里进。”传达员说。

“洪书记,我是步应声。”

“我们的大学生,你这么早就来了,快进来!”洪书记说。

一听“大学生”三个字,从各个房间里陆续出来不少人,看看大学生到底长什么样。前几天,组织委员说,县里要分配一名大学生来,公社干部中就炸开了锅。从建人民公社到现在,就没有一个干部是大学生,不是转业的,就是转干的,要么就是半脱产的。当时公社干部来源除了军转干部,其他多为从大队选拔上来的半脱产的。说是半脱产,其实已完全脱离一线生产劳动,只是户口在农村,口粮在队里分而已,和民办教师有点相似。他们中间优秀的,被提拔重用后就直接转干了。

应声分配到柳桥工作,公社的人心理上都是欢迎的。他们以前只听说过大学生,从来就没见过,现在有大学生来和大家朝夕相处,还是挺高兴的,更感到是县里对柳桥公社的重视。有不少人作为新闻对亲友说:“你知道吗?公社来了个大学生!”而听的人多会惊讶的说:“啊,大学生!”你看,话里话外都洋溢着一种自豪感。

应声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洪书记,他叫洪广志,海通市郊区龙爪岩公社人,从部队转业后担任柳桥公社党高官。

广志让传达员帮应声推车,应声不让。

“大学生,对不起,得罪你了,就让我出点力吧。”传达员带有歉意的说。

“不好意思,就烦你的神啦。”应声不好推辞。

“走,看看你的寝室去。”广志拍拍应声的肩膀说。

哇,桌椅、床、衣橱、书橱都齐全啦,应声心里真的很开心。

“你的房间和书记、主任一样的标准,洪书记还特地吩咐,给你加张书橱,说大学生书多。真是多啊,两挂篓呀。”传达员说。

“应声,到我房间来,我们先聊一聊吧。”

“好的,洪书记。”应声答应着跟着广志来到他的房间。

广志的房间与刚刚看到给自己安排的房间没啥两样,就连家俱摆放的位置都一样,但最醒目的是悬挂在墙上的那幅仿毛体的“为人民服务”的书法作品,落款是洪远为。宣纸上依稀可见一些斑迹,看样子这幅字似曾经历过沧桑。

应声很想弄个明白,特别是那个洪远为的“洪”字。然而刚刚到新单位,报到手续还未办,在哪个部门工作还不知道,怎么可以在领导面前随便问这问那,多少要显得有点城府,应声把想问的话硬是咽了回去。

“关于你今后的工作,想听听你的意见。”广志说。

“洪书记,我服从组织安排。”

“我看了你的档案,也去了你们韩桥大队,学童和水波真热情啊!我看了五队三十幢光棍房,有那么点华西大队的味道。这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三十来个光棍都娶妻生子富起来了啦!”

广志接着说:“我们柳桥的粮棉生产在全县都是屈指可数的,你是学农学的,我问你呀,应声,通过科学种田还能提高多少产量?”

“提高还是能提高一些的,当然有限。洪书记是说粮棉生产的收入再高,也很难改善农民的收入分配水平吧!”

“对!公社有两个农技员,一个搞植保一个搞栽培,虽不如你科班出身,但有县农业局的指导,还应付得过来,我想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声非常认真的听广志介绍,还不时的做记录。

“我们公社的白龙港大队粮棉产量倒不算低,可是老百姓穷,是远近闻名的光棍大队,革命先烈赵雄人们习惯称他老赵,就是出身在这个大队,我们当干部的怎么向先烈向老百姓交待呀,一想起白龙港我就睡不着觉。我从韩桥回来,就开了党委会,决定由你去担任大队支部书记。你有什么想法和要求?”

应声一听老赵,心就紧了起来,莫非是父母的上线的那个老赵?算了,这件事以后再问明白吧,还是要先考虑工作安排的事要紧。他回答说:

“我服从党委决定,虽然不知道白龙港的情况,我有一个要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要求尽管提,只要不是要钱要物都行!”

“那我提啦,公社不要给白龙港大队下达种植计划。”

“啊,这个?应声你太鬼啦!”广志对应声提的要求非常惊讶。

“上面下达粮棉种植面积,包括单产总产。下面怕产量完不成,就扩种,连十边隙地都种棉花,城里人吃着花生、芋头、瓜果,而农民守着地都吃不上,有的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呢富不富的事呢?”应声感叹的说。

“你说到根子上了,我个人同意你的意见,就把白龙港大队作为一个特别的区域进行试验。这是件大事必须召开党委会研究,如果党委同意这样做,你可要拿点试验成果出来呦!”

应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已经感到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

相关推荐:玄门仙尊我在动漫里捡尸体无上女帝史上最强传道冬日里的逆行者商海沉浮一十八年终极一家之夏渡诸天命运之主穿越财富人生创世游戏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