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海潮 >江海潮

第一百二十五章 脱贫灵感

一芳记住娘的临终嘱咐,一定要为娘偿还任家为吴家传承香火的大恩大德。自己虽然不能为任家生儿育女,这个秘密只能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但是作为大嫂,一定要让三个小叔子娶上媳妇。

她白天到生产队里劳动晚上绣花,但是尽管没日没夜的干活,收入还是有限,要想新盖三幢瓦房让三个小叔子都娶上女娘谈何容易。

再说这三个小叔子身强力壮,人也本份厚道,在生产队是干活的好手,所挣的工分也是壮劳力中最多的。但是,这里的分配水平比韩桥低得多,扣除粮草钱外,能拿到手的也没有几个钱。

一芳有些心急了,就这样辛辛苦苦累死累活,还是不能改变贫穷的窘境,等三个小叔子都到了新良那个年龄,还到哪里去娶女娘?她骤然想起了她和应声从高墩圩桥步行回家的情景:

应声撞伤彭步德的娘后,他俩带老太看了医生,确认没有问题后把她送回家,没想到自行车被彭步德强行扣留,他俩只能步行回家。途中,一芳踩翻了路边一块石块,摔了一跤右脚崴了。

她的右腿曾经被撞骨裂过,应声担心影响到旧伤。他一屁股坐到地上,让她拥在自己的怀里,为她搓腿捏脚。接着把她背在背上,继续向前走。一芳要下来自己走,可应声怎么也不肯答应。

一芳听她娘说过,脚崴了用热水泡或用热布敷效果明显。她实在舍不得心上人这样一直背下去,就和他商量找个人家要点热水泡一泡敷一敷,应声也认为可以。但是,高墩圩桥至九圩港之间,除了远处电厂的灯光闪烁外,三〇四国道两侧一片昏暗,哪里有人家?

“前方有灯。”一芳惊奇的说道。

从三〇四国道拐出,有一条下坡的汽车可以行驶的沙石路,路的尽头就是一芳说的亮灯的地方。

应声背着一芳走过去,大门旁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海通市高墩圩桥堆场”。灯光就是从传达室射出的。

“咚咚咚……”应声敲传达室的门。

吱嘎一声门开了,“你们有什呢事?”一位姓李的大爷边问边用水壶向热水瓶里倒开水。

应声说明来意,麻烦李大爷成全。他放下水壶,拿来脚盆和凳子,然后在脚盆里兑热水,还亲手摸一摸温度说:“伢儿啊,来泡吧。”

“谢谢大爷。”一芳说着,应声搀扶她坐下泡脚。应声蹬在地上,为一芳洗脚并细心的为她搓捏,可一芳疼得厉害,她担心应声难过而未发出声音,熬得额头上蹦出了汗珠。应声虽然小心翼翼,但是手法不对,一芳岂能不疼?

李大爷知道她的想法,为了男友而自已忍着痛不发出一丝叫声,难得有这么好的姑娘啊,他为之赞叹。

李大爷仔细打量一芳受伤的脚,过了一会儿,他拿来一张小矮凳在一芳旁边坐下。

只见他左手托起一芳的小腿肚子,右手在她受伤的脚上的几个穴位处重重的按了按,然后轻轻的搓捏了一番。一芳感觉疼痛舒缓了许多,脸上露出了微笑。

李大爷判断她的脚骨没有受伤,便用右手掰了几下脚踝,活动筋络。应声和一芳还没有反映过来,只听到格噔一声,一芳就感觉没有那么疼了。老人家又拿来虎皮膏药给一芳贴上说:“软组织也可能受伤,上点药吧。”

李大爷妙手回春,一芳都能下地跑了。原来,他是当地的土郎中,专治跌打损伤。搞合作医疗时,因为他家成份不好,没有能当上赤脚医生,不能继续为老百姓治病,成了他的终身遗憾。

一芳的脚不疼了,应声就有了心情。他对堆场怎样经营赚钱不了解,虽然天色已晚,但是来一趟不容易,他想长长见识,就主动与李大爷聊了起来。

“大爷,你们堆场是做什呢的?”

“堆场堆场,就是堆放杲昃的场地。这里主要堆放建筑材料,黄沙、石子、预制品、石材等等,曾经也堆过煤。只要露天能放的杲昃,都可以堆在这里。”大爷讲得头头是道。

“这些杲昃哪里来的?”应声问。

“有客户租用场地寄存的,也有堆场自己经营的。”大爷回答道。

“这么多,怎么运输?”应声又问。

“你看,这里有运河有公路,可以用船运也可以用车装,但是大多数是走水路。”李大爷指指三〇四国道,又指指运河边的那一片船只说道。

“堆场有自己的船吗?”

“没有,也不需要,有专门搞运输的。有公司的也有个人的,反正堆场按距离和吨位付钱。”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应声感叹,靠近运河和公路真好!

一芳想到这里,似乎来了灵感。对呀对呀,生产队那条闲置的水泥船可以派上大用场啦。

这条船,就是生产队到外乡铲草积肥,新贤父亲救人遇难的船只。自从出事后,生产队就再也没有人敢用它,说船上会闹鬼,不安全,所以一直搁在河坎。倒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孩,经常在船洞里捉迷藏。

一芳思忖,如果三个小叔子用这条船,为堆场搞运输肯定来钱。她带了一些土产骑着自行车去了高墩圩桥堆场找李大爷。

“李大爷,您还记得我吧?”一芳问。

“你是?”李大爷疑惑的瞅着一芳。

“两三年前,我脚崴了,是您帮我治好的。”一芳说。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李大爷高兴的说。

“这是我们农村的土产,孝敬您老人家。”

“来就来吧,还带这么多杲昃,不能要,不能要。”

“这蔬菜是自家田里种的,鸡是自家养的,不值钱。再说就凭您为我治好崴脚,您也得收下。更何况我还要向您打听事呢。”

“那真的有点不好意思啊,你想问什呢事?”

“现在堆场运输还要船吗?”

“要,要,生意好着呢,运的船不够,头儿正在发愁呢。那些租用堆场的客户也在向我们打听有没有船只。”

“一般一条船上用几个人?”

“看船大小,一般两三个人就够了。”

“像三个人一条三吨的船,在你们这里运输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具体的我也不太懂,船上的人经常和我闲聊,一个人一个月不会少于八十块,多的时候有一百多块。就是时间长,人辛苦点儿。”

一芳眼睛一亮,乖乖,这么多钱!

“和堆场哪个人谈呢?”一芳问。

“和经理谈,签个协议,就安排运输任务。走,我带你去见经理。”

“经理,这儿有个船主想来做运输。”李大爷说。

“欢迎啊,我们正需要运输船只,只要服从管理和调配,任务是足的,钱是有得赚的。”经理连续接完几个电话后说。“但是,也是有条件的,船只要有运输许可证。”

相关推荐:玄门仙尊我在动漫里捡尸体无上女帝史上最强传道冬日里的逆行者商海沉浮一十八年终极一家之夏渡诸天命运之主穿越财富人生创世游戏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