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间不过一场雨 >人间不过一场雨

二十四桥明月夜 第五十六章,山河中那些顶尖天才

六月季夏。

金鳌岛上,云雾环绕,仙音袅袅,有龙凤飞舞,这座山河修士心中圣地前些日子又下了一场雨水,山上树木葱翠,草木花开半夏,一眼望去,数不尽绿色青翠欲滴。

虽说参天大树,可密密麻麻细雨还是打湿一片,一般来说这种时候越往高处走便越冷,可金鳌岛似乎不能以常理揣测,只觉得胸中有暖意涌上心尖,满身正气凛然,似有仙气沁人心脾。

哪怕来自东胜神洲洞天福地的修士们见多识广,可还是会觉得玄妙不可思议,仔细盘算追溯不到源头便将其归结于金鳌岛中那位圣人的功劳。

那个立志要替北唐开万世太平的白袍女子在金鳌岛上打听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万仙大会开始之前,当那些仙家修士们还在露天修炼的时候,她便分配了一座洞府,圣人脚下倒也没有遇见世俗中那些不长眼的修士为了区区一座洞府而大打出手,实际上金鳌岛准备的洞府有限,便只有三家道教嫡山能分配几座,其余野修道人就只能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只是这样总会有些人隔三差五便要寻不痛快,清晨傍晚论道,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这也被那些野修道士美名其曰‘切磋’道法。

其中这种说法在白袍女子心中那就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颜宝钗不喜欢说话,从好早以前就是,那会她身边便只有诸子百家典籍,后来就遇到一个小师妹,叫孙落葵,喜欢剑。以前同为亲传弟子的时候,每次执行任务前夕,孙落葵总会祈求道祖庇佑,小丫头心思单纯,对于同门师兄弟极为信任,后来出了一点事情之后她就变了性子,整个人就像掉进冰窖里一样,拂尘山上除了老祖便不再搭理任何人。在此之前,颜宝钗也劝告过她,修行大道就像世俗皇朝中金銮殿是个尔虞我诈的地方,稍有不慎便会丢掉性命,但是孙落葵不听,眯着眼睛说都是同门师兄弟,大家情同手足,她原本就不喜欢劝解旁人,闻言笑了笑,之后对此只字不提。

之后便是下山历炼红尘,她修道学剑,听闻北方妖土毅然去了混沌天下,被一只青鸾鸟兽灼伤了天府,负了重伤,逃回东胜神洲,后来正巧遇见参加圣人讲道的拂尘老祖,因此才保住性命,不过调养了六七年还没缓过劲来。

拂尘老祖自幼修行,膝下无子,孑然一身,小精诸子百家,奇门遁甲略有涉猎,心性又有些佛门的大慈大悲’,索性硬着头皮向圣人讨要了灵丹妙药,方便自己和山中那些试炼负伤的弟子也有所好处,而她则很少过问山下事情,弟子们因何负伤,几乎不管,在她心中但凡门中弟子下山历炼,那生死机缘六分天定,三分人为,余下一分顺其自然。

那个从拂尘山一路走到金鳌岛的还白袍女子一向不喜欢说话,尤其是看不顺眼的人,被祖师告知岛上圣人定下要求后,也不愿意与其他修士解释什么,抬起一脚,百招之内便废了那些人修为,对于切磋,她眼中看来就是一场捉对厮杀,关于那些阴鸷的人,迫于拂尘山威势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即便没有拂尘山撑腰,颜宝钗要想杀那群人不过是手起刀落间,果不其然,第二天各座山头替弟子上报的时候,趁着拂尘老祖离开,那些人聚集一堆修士登门‘拜访’,美名其曰要论道,实际上这么多年中能够与她说话的人少之又少,除却四岁以前那会儿,师尊是第一位,孙落葵第二位,最后一个人就是现如今不知道有没有顺利进入了尘山的少年,所以那群要想‘论道’的修士们,颜宝钗并没有多想,祭出拂尘山镇宝,悉数将他们三魂七魄驱散,不过她也没有做天妒人怨的事情,留下了一道元神,倒不是白袍女子惧怕他们背后势力,而是杀了小的,出来老的,她不太喜欢这种烦人琐事。其实来此参加万仙大会,洞天福地的人心中有数,虽然知道山河中有位道种,世俗皇朝出了个千年一见的修炼奇才但是也清楚拂尘老祖嫡传弟子有道种资质,可这种龄便涉足准六境界,哪怕尚未稳固,那也能与道种媲美,这般资质,便是山河中野修道人也会视作掌上明珠。

金鳌岛汇聚山河中七八成年轻修士,产生一些摩擦也是情理之中,若是安静像一汪死水,那才有问题,至于有没有人理睬,那就取决于自身修为境界高低,如果像白袍女子这样,随意出一招,第二天岛上一半的人都知道拂尘山有一个资质不弱于道种的天才,况且万仙大会在即,尽管私底下有什么过节,他们也不愿意在圣人脚底下弄出什么东西来,因此大伙更多的便是好奇,与拂尘山关系不错的几座洞天福地老祖们就把酒言欢,开玩笑说拂尘老祖藏拙十多年。

万仙大会截止登岛的前半个月,出现在这座山河中数一数二道场内的修士日渐增多,大多数年轻俊彦们都是慕名而来,少有人能被圣人弟子亲自请上金鳌岛,他们与提前一个多月达到的修士们一样,身后没有座洞天福地撑腰就只能与天地为伴,像那位在圣人道场一怒之下杀了那么多修士的白袍女子便被误认为已经叫圣人看中,现在没人去触及眉头,此次大会过后,无论如何都会被点为亲传弟子,拂尘山的地位也会随之升天,只不过对此,颜宝钗一笑置之,拂尘老祖更是一心参道。

第七天,数百万年轻俊彦没有看见期待已久的道种,反倒是遇到了山河中唯一一个能追上道种的奇才夏辛夷,那姑娘容貌极美,哪怕在场专门炼心之人也会杂乱不堪,只可惜她脸上并没有一点表情,某位真人神识照过去,好家伙,二十多岁便已经修炼法天象地。

第六境标配,那意味着这位世俗皇朝出身根脚不足的女子小小年纪就能称一声‘圣贤’,一想起她便是号称山河中唯一追赶得上道种之人,他们很快释然。

万仙大会闭岛前,颜宝钗在一座山脚遇见了一个熟人,准确来说是那个为了娘亲要登

了尘山少年的朋友,学宫先生得意弟子,平生最爱不平事的元芩,这个百万道家修士中唯一一个读书人,显得那么鹤立鸡群,他一开始就讲明了来意,说在燕都那会儿某位少年许诺了很多事情,最后要他保护一个姑娘,对此颜宝钗笑靥如花,把读书人请到洞府中。

颜宝钗好奇问道:“那个家伙都许诺过什么?”

元芩还以为这姑娘只有那副高冷,哈哈一笑,慢慢说道:“太多了,我都说不清楚,总之那家伙满心思装的都是姑娘你,我看他那样不一定能顺利登上了尘山,只不过能不能拜进二十四峰便是另外一回事。”

颜宝钗对于舞刀弄剑说不上喜欢,但是也不讨厌,所以对有关剑士的事情了解很少,听出读书人言下之意,嗤笑道:“那正好来拂尘山修行。”

元芩笑了笑,果然如同那少年所说。

颜宝钗记起一事,很快就补充道:“那家伙一定会登上了尘山。”

元芩不以为然,“区区一座了尘山而已,便是要登,也只会是座背剑山。”

颜宝钗微微一笑,显而易见,这个得意书生的傲气属于情理之中。

元芩不去提那个踏上修行大道还想着姑娘的少年,看着长得不错,只差了艾草一分的白袍女子,笑着说道:“山河中也就那几个人,隋行之第一,夏辛夷第二,你第三。”

颜宝钗反驳道:“我第一,隋行之第二,夏辛夷第三。”

元芩笑意不减,这小姑娘难怪能把那少年迷的神魂颠倒,光是说话时候那股劲,便是他也喜欢,“放心打,出了事我兜着。”

颜宝钗转头看着这个游历山河的读书人,忽然想到一些玄妙事情,狐疑道:“你不会专门来此截杀道种吧?”

元芩扯了扯嘴角,不以为然道:“便是要杀他也在碧游宫前杀,万仙大会三千年一次,我平生最爱不平事,自然要来此看看,顺便瞧瞧有没有能让我插手的事情,春秋之后东胜神洲便鲜有流传儒家修士,我既然游历山河,那必然要在世间留下一笔风流。”

颜宝钗想起那个现如今或许正咬着牙齿登山的少年,也就没有再说话。

近朱则赤,近墨者黑,颜宝钗自己都不清楚何时学会了少年那种喜欢打听风土人情的习惯,向身前端正衣襟的得意书生聊起春秋学宫的美景,到了最后,颜宝钗只是看着那座仙山,那个被三位娘娘请进碧游宫奇才,学起某个人的坚毅,“我一定会夺得魁首。”

元芩没有拆塔。

…………

金鳌岛之上,难以言喻。

山河中年轻俊彦数不胜数,可实际上有机会拜进三家道教的人不足十分之一,其中能够登上圣人道场的又是十分之一。截教作为东胜神洲三家道魁其中之一,更是有着‘万仙来朝’的美誉,教派弟子遍布山河四洲,乃是当之无愧道门执牛耳者,那位圣人便被人认为世间九位圣人之中道法玄妙,法器莫测的第一人,手中那剑阵更是号称先天杀圣大阵,春秋以后,由教主亲自坐镇碧游宫,倒也显得一帆风顺,虽然教中弟子‘有教无类’,不分披毛戴角,湿生卵化,可却也没有因此产生隔阂,反倒是其乐融融,金鳌岛方圆三十万里的所有生灵几乎都是以碧游宫‘马首是瞻’,逢三岔五就会有一两名野修道人,但大多都是慕名前来,那位圣人与另外两家道教截然不同,不讲根脚,不论天赋,因此四五个春秋甲子年的积累便愈发凸显这座教派在山河中的地位尊崇,那位圣人自然也被许多修士私底下当作道门独一无二的魁首,圣人五千年一讲道,三千年一次的万仙大会肯定也会亲自出面主持,前三甲便能被点为亲传弟子,能有这般空前绝后规模自然离不开数以万计的弟子,若是其他两教举行,前来参加的修士必然不如此。

现如今已经把嫡系道统请到山中,野修道人们待在山脚,碧游宫那边,六七位道人聚集一起,在偏殿,有说有笑。岛上弟子地位高低以山头来论,但凡可以进出碧游宫的人必然会是亲传弟子,最差也是内门子弟,能留在碧游宫肆意交谈的人便不会是普通弟子。

其中,便有三位姑娘姿色各有千秋,性格大同小异,在与其余几人交谈之际偶尔会发言。

三位娘娘根脚出身相同,在碧游宫修道三元会,境界高深,精通阵法,道法玄妙,教中数万弟子能与之相提并论者不过巴掌,只不过这么多年很少走动,所以截教门人都知道这三位娘娘,可见过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现如今万仙大会,便是再闭关修行,身为亲传弟子,她们也必须要出来辅助圣人主持一番。

以往大大小小道会,很多时候都与世俗文人士子论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皆属于圣人讲道之后各座山头弟子们聚集一起交谈心得,每个人各抒己见,各执一词,与流传东胜神洲北唐皇朝暮秋论道大会如出一辙,各地士子坐而论道,由圣人亦或是某位天君提出问题,谁都可以下场,当没人下场也就胜出,以往这种道会毫无意外便是由那些亲传弟子手底下门人胜出,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诞生一两位奇才,便如同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一般有惊人之语,当初就有一位年轻人饮酒连胜三千场,最后圣人亲传弟子都不曾与他论道,只不过让人喜怒交加的便是那年轻人竟然只是来论道,并不是为了胜利之后拜进圣人门庭,恣意逍遥,剃发为僧,乞游千万里,桃花落地便是归处,留下三千字《桃花经》就开始游历山河,据说要靠脚走尽山河四洲。

只不过万仙大会与之前不同,这一次不是各抒己见,而是手底下见真章,实际上前来参加的修士们大多心里有数,其实只是想要看看凌驾于年轻俊彦头顶的道种是否修得金身法相,那个追赶道种的奇才现如今情况如何,按照流程,这种大会那个道种无论怎样都要出

现切磋两场。

之前却传出那位道种已经被圣人要求历炼红尘修千年金身法相,只怕难以目睹隋行之的风采。

顺理成章,那个世俗皇朝出身的夏辛夷也就变成了重头戏,隋行之到底是天生道种,基本不会来参加这种无病呻吟的大会,千年金身法相一修,只要闭关修炼数个元会后又是另外一尊圣人,届时一教两圣人,便与背剑山鼎盛时期也不逞多让,说不定还有机会三教合一,重现春秋道家辉煌。

山河之中,那西牛贺洲灵山也是盛极一时,只是那西天二圣众生平等教义之下,被背剑山那位剑仙杀得转世重修金身后,佛土再难以有与诸教争锋的手段,春秋以后儒家携带道统传承退出,一时间东胜神洲便成为了三家道教的舞台,其中诸子百家偶尔会有昙花一现的人物,毫无疑问都会在瞬间被镇压,实际上若非是圣人不出,其实依照截教深厚底蕴早可以一合三教,世间除了曾经西方佛土出现一教二圣之外,山河中便再没有这般光景。

可现如今那位道种却回来了,那会儿局势便是七位亲传第子与圣人一同决定下来,之后就让隋行之提前下山修炼金身法相,当时也是隐瞒了一点,可在隋行之知道万仙大会,尤其是夏辛夷也来了之后,直接返回了碧游宫。

若是其他弟子这般行为,没有得到宣召擅自返回,早被圣人以门规惩处了,可隋行之何许人也!天生道种,生而知之,截教那位圣人衣钵弟子,不说是否如同坊间流言那般,抛去那些身份不谈,光是那份悟性就让很多人左右为难,万仙大会之前圣人不会出关,这之前谁的身份有隋行之高?

实际上这几位亲传弟子也不太喜欢这场大会,只是三千年一次已经演变为规矩,能赢的前三甲的年轻俊彦谁身后没有一尊圣人亦或者天君撑腰,于是三位娘娘以及其他几人就准备‘好言相劝’,可自从那位道种回到碧游宫便一句话不说,除了亲自将夏辛夷请上来时神色稍有意动后,一切如常,这让琼霄极为生气,可是一场大会也举行不了多长时间,只是现如今正是修金身法相关键时期,圣人闭关前更是言明有‘杀身大劫’,尽管隋行之天赋异禀,可有些东西还是懵懵懂懂,但是她们却心知肚明,因此也就有了如今这幅光景。

讲道理,隋行之定然不会听。

而且也不一定讲得过他,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真在碧游宫应了那杀劫,到时候如何向圣人交代?

如此场景,真是与化形大劫无异。

隋行之眉眼含笑,让人有一种忍不住亲近的感觉,实际上这个天才修行二十多年,极其喜欢交友,因此金鳌岛十之八九的弟子看见都会恭称一声‘小老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被众星捧月性子却待人和睦,言语中总带着清风吹拂发梢的感觉。

在隋行之眼中看来红尘修炼与山上修行没有什么区别,反而觉得世俗风景腻味,什么诸子百家,妖土,了尘山的剑士都脱不了‘俗气’。

他只对同门师兄弟露出笑容,像极了某位女子只会对那个少年露出微笑一样。

隋行之准备在山上修炼千年金身法相,之后才下山历炼,剑士能够北上除妖,他一样可以,听说那个追赶自己的小丫头也来参加万仙大会,他果断返回山上,没有理由,也不会向任何人说理由。

这就是隋行之。

东胜神洲凌驾于所有年轻俊彦的截教道种。

……

……

山河中那些顶尖天才们聚集一起。

有人回来。

有人上山。

有人登岛。

于是在调息之后,隋行之主动去见了那个号称与他并驾齐驱的奇才。

当两名山河中修道天才相遇在碧游宫,像极了一对金童玉女,在看见那位一袭长袍姿色还不错的女子,隋行之笑了笑。

两个人之前只在画卷中得知对方相貌,每次都会听见熟悉的名字,久而久之,也就渐渐熟悉,以至于第一次见面,隋行之便知道这名女子就是夏辛夷。

夏辛夷也是如此,当看见年轻男子进门那一刻,她敢肯定这人就是截教道种隋行之。

隋行之沉默片刻,世间只有同门师兄弟配让他笑脸相待,“你不走会死。”

年轻男子在阐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夏辛夷没有说话,因为她的注意力被另外一名女子吸引,而隋行之则是被踏进大门白袍女子身后的读书人吸引。

正是某位正在登山少年心心念念的姑娘,就像剑池水域有位年轻人心中挂念红仙姑一样。

那一日,隋行之回到碧游宫。

夏辛夷登上金鳌岛。

颜宝钗终于遇到了东胜神洲最顶尖的天才。

元芩打量着这个久负盛名的道种,神色平静。

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年轻人,修为这么低,根骨这么差也配称之为‘道种’。

隋行之把目光移向这个修为不弱的白袍女子身上,“你是?”

这个女子早他一年登上准六境,有资格与他说话。

颜宝钗看了夏辛夷一眼,片刻之后又看了隋行之一眼,平静说道:“我原以为你会潜修千年法相,根本看不上这种大会,现如今遇到了,我便心满意足了。”

隋行之很想知道原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颜宝钗笑了笑,脸上浮现一对梨涡,“这样我赢了之后便不会落人口舌。”

隋行之也笑了笑,或许被这名长得不错的女子勇气所佩服,“那挺好。”

……

……

那边,有个姗姗来迟的读书人,也是修士,正慢慢登岛。

头顶高冠,一袭儒袍。

相关推荐:二次元之真理之门初唐逍遥王300亿盛宠:腹黑总裁爱不够杀手也有情欢乐英雄校花的透视兵王贤妻有毒初来嫁到我的东京怪谈蜀山之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