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间不过一场雨 >人间不过一场雨

二十四桥明月夜 第三十七章,去年今日此门中

大燕天子以风卷残云之势处理完渭河的事情之后,朝堂上也就没有人再提起永安君的事情,皇帝陛下听说长安城那个得意的读书来到学宫之后,下了朝会,换了一身锦衣玉带,天子就马不停蹄的赶去听雨楼。

天子带着金甲士卒们一步步登上了高楼。

在大燕天子还是燕王那会儿就积累下来许多威望,最后轻而易举的扳倒东宫太子登基,因此这位天子看起来有些沙场悍卒的彪悍,却也经常听儒家那些君子大道,眉宇间充满一股儒气,实际上听雨楼能有今日这般浩荡的规模,与先祖息息相关,尽管小圣山那位圣贤有搬山填海之能,要想在世俗平地升起这么一栋高楼却也要得到天子点头,大燕向往江南那股如浴春风的儒雅也不是一天两天,文武百官对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没有搭理,不过听雨楼确实也帮助了天子不少忙,大家互惠互利,若非如此,当今天子便极有可能是那个被贬为庶人的太子。

三千年大燕岂是浪得虚名,历代储君向来以‘贤’为重,嫡庶次之,若是不够贤能,那便是空顶着的嫡子的头衔。

若不如此,大燕皇朝岂能屹立世间三千年风雨不到。

如果不是因为风调雨顺太久,那些开国功勋的王爷们位高权重,大燕天子也不会选择春雨时节讨伐大夏,一代明君岂能不知道大夏春天就是雨季?

陪同天子一起登楼的正是秦王家的马夫陈启,他在那日解封骠骑大将军一案误封的宅子的时候就进了城,现如今看着静候着那位读书人的皇帝陛下,良久不见有什么动静之后,便开口说道:“陛下,那北唐长公主却是少有的奇才,老奴估摸着触摸到第六圣贤境的门槛了,若是没有什么问题,想来万仙大会之后山河中除了隋行之外,便要多加一个颜宝钗了,那个少年竟还是一位剑士,虽然修为有些低,可却极其可能是世俗中第一例登上了尘山的人,为人温文儒雅,倒是与那些剑士们与众不同,说不定能有不俗的造化。”

陈启脸上有些担忧,不管惹了谁,稍有差池都能给大燕带了灭顶之灾,要不然依他春秋十三楼的修为,要轰杀那两人只是瞬息之间的事情。

一个二十岁便触摸到第六圣贤境的人物,万仙大会上必然会脱颖而出。

一个独特的剑士,要么沦为惊鸿一瞥的饭后谈点,要么便是引领风骚的人物。

区区世俗皇朝,谁也惹不起。

大燕天子似乎早有预料,此刻平静的就像是一汪止水,“金甲士说那是个白袍少女,解封骠骑大将军府衙的时候看见了她,还有那个与之同行背着油纸伞的少年,燕夏回来的老卒们说杀永安君的却是其中那个天府都没打开的少年,这倒是让朕大开眼界,那永安君真的越活越回去了,能折在一个少年手中,如此人物说不定真的能打破先例。”

陈启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震惊许久,他怎能也没有想到昔日小圣山上难得一见的奇才,竟然会被一个天府未开的剑士杀死。

大燕天子耐心很好,坐到一旁,看着马夫陈启笑道:“要灭大夏皇朝只是翻手间的事情,一百万大军,其中五十万是永安君的嫡系卫队,现如今永安君身死,那便把安王府打压下去,若是秦王不老实,那就除了槐角之外满门抄斩,谁不老实就杀谁,我倒要看看有几个人还记得当年的骠骑大将军,这些由你亲自负责。”

陈启应了一声,躬身退出听雨楼。

天子一番话说的风平浪静,可句句戳中要害,大燕皇朝立世这么多年,那铺天盖地的香火气运谁不想抓一把,别的不说,光是那洞天福地就有许多真人天君盯着大燕这块肥肉,便是号称儒家第二门庭的听雨楼不也在燕都立了一座学宫?东胜神洲,虽说十之七八都是道家修士,可春秋甲子年间诸子百家还两家胜出,尽管儒家已经迁离,可另外两家也有一尊圣人坐镇,莫说亲自动手,只怕如今随便派个第四代弟子都能把大燕翻个底朝天。

统御百万里疆域的天子,眼光自然

与寻常人不同,大燕历代君主生前必然会做出一件值得让人歌功颂德的事情,现如今他还没有开始,那便需要慢慢谋划,他也不想学那什么神仙修士窥得紫霞大道,这位天子一门心思只想澄清九洲,要东胜神洲所以的百姓称他一声‘陛下’。

当楼上只剩下大燕天子一人之后,长安城那位得意的读书人才走了出来,堂堂九五,竟对着年轻人行了一个大礼,赶紧打招呼道:“还请元先生不吝赐教。”

年轻人正是刘言尽最得意的弟子,他自那日离开长安城之后便来到了大燕,一袭青衫长袍,眉宇间流露一股朗月清风,背负着手,站在窗前。

年轻人给人的感觉不像清白少年第一眼那种自来熟的话痨,现如今默不作声,竟也有如浴春风。

他似乎变成了先生,天子好像学生。

看着年轻人不曾言语,天子也没有恼怒,仍旧站在一旁,他耐得住寂寞,轻声问道:“不知元先生来此何事?”

元芩与颜宝钗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看的顺眼的人会畅谈千万里,看不顺眼的人休想听到只言片语,对方怎么说也是一尊帝王,他平静说道:“听闻大燕风景怡人,特意来此,闲暇之余看一些典籍,倒也有趣。”

大燕天子慢慢坐下,声音轻微,像极了求学的儒生,也像乱世中求贤若渴的人主,“皇宫藏书三千七百万卷,百家典籍应有尽有,若是先生喜欢,可移驾到燕宫观赏,以后大燕皇城中,见先生如见我。”

元芩转身看了天子一眼,来此之前他也料到了自己会遇见这位天子,只是没有想到杀伐果断的君王竟然如此,爽朗笑道:“承蒙陛下厚爱,芩不过山河茫茫一读书人,唯有胸中正意,双袖清风而已。”

抬头胸中七尺正意,抬手两袖清风,元芩言语深处包含无奈,略微有些愁绪飘上眉心。

大燕天子不以为然,他们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

武安皇帝做得事情便是将诸子百家的书籍整理完成,加上大燕藏书,一共三千七百万卷,因此这位天子对于山河中一些事情也有所了解,看着这个神色忽变复杂的年轻人,听说那年江南有人读书人道心破碎,命悬一线,遇见朝天阙山主以镇山灵宝‘山河正气图’吊住性命,领上山崖,当时几乎没人认为他能重新修行,便是儒家那位圣人也觉得此生再与大道无缘。但是那刘言尽偏偏一意孤行,点为弟子,倾囊相授,谁曾想潜修数年竟重新凝聚道心,听学两千年已是山河所有学宫之中圣人之下第一人,天底下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及此十分之一,若非是大燕聚集天下藏书,又有小圣山学宫,只怕见了这个年轻人也不会认识。

弱冠之年的读书人,道心破碎,奄奄一息,然后被山河中第一的学宫认为与大道无缘,修行大道异常艰难,可他就那么重聚道心。

元芩踏上朝天阙山崖那会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艳绝伦,反而极为平庸,只是在凝聚道心的时候宛如昙花一现,尔后便迅速归于平常,修行炼气前三境耗费三百载光阴,开天眼便是千年之后,要知道寻常修士,且不说资质如何绝伦,便是一般人只要肯潜心修行,最差也能在七百年内开天眼,除非与三千大道无缘,只是千年之后就让众人惊掉眼球,一日迈两境,三刻称‘圣贤’,后来便是那位游历七国传道窥视紫霞的圣人都亲自现身,点评元芩为“朝天阙第一甲”,然后山主刘言尽赐下山河正气图,钦定为下一任山主,只是他向来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便被要求下山游历山河,以为能让他有所顿悟,却不曾想再见之时已是山河中屈指可数的几人。

山河之中,他是圣人之下第一人。

先生眼前,他永远都是那个懵懵懂懂的读书人。

游历山河之时,或许是因为那些陈年旧事的原因,让他养成了一个‘平生最爱不平事’的性格,朝天阙‘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没学会,唯独喜欢“多管闲事”。

作为儒家七

十二圣贤之首生平最得意的弟子,山河哪里有不平事就有他的身影,北上杀妖,西海除龙,在圣人不出山的时代,当真是人间第一。

若非是大燕底蕴深厚,只怕又要错过这么一桩足以让修士们提起大燕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仙家皇朝’而不是‘世俗皇朝’的天大机缘。

他甚至觉得,这个年轻人如果学杜圣人一般北上天幕徒手擒拿天龙,说不定也能窥视紫霞大道。

看着元芩,大燕天子想了想,说道:“元先生,听闻刘先生新收了一位关门弟子。”

元芩点了点头,神色如常,“池鱼,小圣山琉璃池水中一条金鱼所化,心境通明,这么多年没听刘先生讲学,他的眼光还是那么毒辣。”

大燕天子微笑着问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元芩双手入袖,平静道:“无妨,我既然身为刘先生衣钵弟子,那便理所应当要继承先生教义,先生教书育人倡导碧游宫圣人的‘有教无类’,但凡心存正意虔诚求学,我向来不会拒之门外,朝天阙讲‘以和为贵’,这就要看个人造化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能学多少,那全在自身。”

这位朝堂上杀伐果断的天子站起身再次行了一礼,试探说道:“那先生此行也是为了万仙大会吗?”

元芩摇了摇头,“刘先生留有一道分化化身在小圣山学宫,我下山之际便有誓言,山河之中哪里有先生在,我便去拜访。”

天子默不作声。

元芩看着窗外风景,不作言语。

天子忽然想起一事,赶紧说道:“当年儒家走的匆忙,许多典籍没能带走,先帝却以举国之力汇百家于一堂,想来燕宫内必定有先生喜欢的书籍,我回宫之后将儒家书籍亲自送来。”

元芩摇了摇头,“不必了,一国天子,傲气何在?”

大燕皇帝燕衍看了看元芩,笑道:“我听小圣山儒生曾言,刘先生眼前元先生是那个懵懵懂懂的读书人,既然如此,那么在元先生眼前,衍自然不是大燕天子,只是一个读书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元芩难却盛情,沉默片刻,眉宇间多了几分严肃,说道:“我未曾开山立派,因此不会收弟子,你若是诚心求学,我也不会拒绝,那便暂且算记名弟子,若是它日学艺大精,符合我心中教义,在我游历山河后开山立派,便为大弟子。”

燕衍笑得像个得到冰糖葫芦的三岁小孩。

琐事闲谈之后,燕衍便破天荒的问起剑士的事情,对于山河中的剑士,元芩只看得起背剑山那位,讲的便是春秋落幕时的剑妖大战,妖族那位孔雀老祖刷走剑宗五圣,那位剑仙护短的性子山河第一,雷霆暴怒,提前出关。

那只孔雀身后神光无物不刷,却遇见了剑宗顶级秘术‘一剑破万法’,她便笑着问那只孔雀,“若是妖土举族投降,那便饶你一命,以免生灵涂炭。”

那妖精何许人也,天地第一只孔雀,桀骜乃是世间罕见,“好一个饶我一命。”

话音一落,只见那妖精身后五道神光闪耀,那剑士手中三尺青锋剑,乃是不周山后倒塌后一座山头所化,长三尺三寸,重三十七万九千斤,开锋一剑,天地一道青光闪过,眨眼间便破了那五色神光。

那孔雀拿出大杆刀,又是一剑,武器寸寸崩碎,那妖精法宝尽出,均抵不住一剑,非但如此,险些元神俱灭,显化真身,被穷追到西牛贺洲遇见那佛陀。

这些个故事便是山河中也少有人知道,哪怕是了尘山上那个剑仙也难说其一二,如今被元芩一一道来。

燕衍听到津津有味,像个孩提,轻声问道:“先生所说的可是那只《山河传记》之中吞掉佛陀的孔雀?”

元芩笑了笑,没有言语,可那意思已经很明显,燕衍一位帝王,自然一点就通。

他依稀还记得,那篇传记对于那个剑士的笔墨极少,开篇写着那么一句话:

“妖杀一人,我杀一妖,。”

相关推荐:二次元之真理之门初唐逍遥王300亿盛宠:腹黑总裁爱不够杀手也有情欢乐英雄校花的透视兵王贤妻有毒初来嫁到我的东京怪谈蜀山之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