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新藏线 >新藏线

115 刺玫山庄

我们往山上走,发现三人环抱之大的红豆杉。

红豆杉的树干笔直,枝繁叶茂,褐色粗糙的树皮已经大块撕裂剥落掉在地上,深红色的果实也已经坠落,地面像散落着许多红色的珍珠。

在喜马拉雅山温暖、湿润、阳光充沛的河谷里生长着如此粗壮的红豆杉,可能已在这里修炼千年。

围着红豆杉,我们转了几圈,把它当成神树一样崇拜。

再往上,森林的主角是常绿的喜马拉雅冷杉,大量的喜马拉雅冷杉树高低错落地生长着。

或许当地的百姓一直就有森林保护意识,底雅乡盖房子用的是石头,仅用少量木材,让大量粗壮、挺直的冷杉树得以存活。

碧如瀑布的水声已经听见,原来蜿蜒的青石路进入冷杉林后变得迂回曲折,路面更加宽大。

沿着青石路一直走,瀑布的水声越来越大,我们迫切地想看看瀑布的真实样子,于是加快脚步,却不料被一联排三层高的房子挡住了去路。

房子带着走廊和凉亭盘踞着山腰,房子修得高大结实,气势巍峨。

房子跟下面见到的房子一样,由石头砌成,但是装修精致,房柱雕梁画栋,房檐上有小象造型,但并无金碧辉煌的庸俗感觉,似乎故意低调。

我们来到房子的大门前,看到门前种植了大片的刺玫,争奇斗艳,勤劳的小蜜蜂闻香识花,流连忘返。

小灯笼一样的紫色、红色小果实挂满枝头,花果并存。

刺玫花丛的旁边立着一块木板,上面用第三极语言、汉语、英语写着“刺玫山庄”。

刺玫山庄视野开阔,正当我们望向周围喜马拉雅冷杉林时,一位戴眼镜的儒雅气质中年人看到了我们。

中年人先是惊讶不已,待我们说明来由后,热情邀请我们进去刺玫山庄。

在刺玫山庄的会客厅,我们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听中年人介绍。

中年人自我介绍其名字是平措,是刺玫山庄的现任管理人。

平措说,底雅人一直崇尚读书,底雅有两个图书馆,刺玫山庄和度母山庄,刺玫山庄已经超过300年历史,度母山庄已经超过500年历史。

两个山庄的藏书除了藏文、汉文、英文等资料外,还有德文、法文、俄罗斯文、阿拉伯文这些主流文字资料。

刺玫山庄在北边拉加雪山下,收藏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度母山庄在南边绒久雪山下,属于大鹏寺,收藏宗教方面的资料。

”平措停下来喝茶的空档,我问:“收藏这么多书,有人看吗?

平措说:“乡民闲暇时会上来看书。现在要收割青稞,来看书的人少了。”

我说:“相比内地的搓麻将、赌博真是亮瞎眼了”

花儿说:“这里是翻书的声音,家里是洗麻将的声音。”

我问:“外文科技,乡里人能看得懂吗?”

平措说:“底雅不到一千人,有八十多位博士,还有不少知识渊博但没有考取学位的人,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

大胡子问:“这些博士都在这里生活吗?不在大学或科研机构吗?”

平措说:“读书不是为了求取功名,是因为兴趣爱好,在哪里生活并不重要。”

大胡子说:“我是在做梦吗?”

平措说:“这不是梦,是真的。这里土地肥沃,物质充盈,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大增大减,不比中国其他地方差呢。”

大胡子说:“搞不好,早上碰到的是拿镰刀收青稞的博士。”

我说:“那只是博士体验生活,你以为他们真在乎收青稞,太年轻。”

花儿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说:“我也差点被骗了,呵呵。”

平措伸出手掌尖,对着我说:“这位先生,你说的不对。底雅的博士,到田间地头劳动,并不是体验生活,而是真真实实的在生活。”

我问:“那有外人进出底雅这里吗?”

平措说:“底雅虽然四面雪山环绕,但是并不意味着封闭,纸上谈兵。每年都有不少人进进出出,只是进出底雅的路难走。”

花儿问:“平措先生,你不是在说笑吧?”

平措说:“女士,事实是这个样子。”

我问:“平措先生,这里有这么多树,为什么古格王建房子要去印度和尼泊尔运木材?”

平措解释:“古格王朝时代,没有路到底雅”

“只在悬崖峭壁上有一条羊肠小道,仅一人肩膀那么宽,而且崎岖不平。”

“连牲畜都不敢走,哪还能运木材?古格去印度和尼泊尔虽然远一些,但是路好走。”

我感到惊讶,问:“传说有银眼的古格佛像是底雅打造的,怎么运送佛像出去呢?”。

平措说:“这不是传说,是事实。”

“佛像先运过去印度,再转回古格。仁青桑罗布大师在古格各地建立了108座寺庙,佛像全部都是底雅造的银眼佛像。”

我回应:“原来如此”

平措说:“底雅的技术在象雄王国时代就出名了,最早的人工天珠就来自底雅。”

“天珠?”,我想起了在香孜遇见的那位美女,她胸前的那枚神奇天珠。

大胡子说:“在香孜的时候,那美女佩戴有一枚天珠。”

我禁不住问:“那么多佛像,金、银、铜这些哪来的?”

平措说:“有地方出,这是底雅的秘密。仁青桑罗布大师翻译的经书不少是用金汁和银汁写的,度母山庄有这类藏书。金汁、银汁的来源是底雅的黄金和白银。”

大胡子说:“这么奢侈,要不是偏僻,淘金队早就来了。”

东哥说:“这么好的地方,修好公路,就大把有人来了。”

平措解释:“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愿意把路修好,不愿意外面进来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以前采购书籍、工具和物资,通过牦牛和马驮运,然后人工背进来,路上损失很大。”

“你们进来的那条路是近几十年才摸索出来的,路上还是很危险。你们来的路上有遇到危险吗?”

东哥说:“这一路都在闯鬼门关,幸好我们命大才到这里。”

大胡子说:“想来都后怕”

平措叮嘱道:“你们出去的时候也要小心”

东哥问:“平措先生,这都21世纪了,你们还不修路?”

相关推荐:女总裁的修仙老公天降巨奖[综]花丸神社建设中逐世启示录记忆剪辑修改师这个骷髅有问题绝世唐门之战神斗罗矜荣伞游诸天华山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