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山河纵我 >山河纵我

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是,感情与理智的碰撞,也向来最为难人。

人是感情动物,却需要理性思维。

感性和理性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理性过多,人显得残酷无情;感情用事,人又往往失去理智。

理性让人理智,感性让人迷失。

面对取舍、选择,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该怎么做?

李宁不知道,但是她很早很早就意识到,她的选择与宗门,必然是有着难以协调的矛盾。

即便最后解决了,也会有一道看不见的隔阂,让彼此亲密不再。

就像人对自然界、客观世界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问题的处理方式相应的分为感性与理性两种。

感性认识是感觉、知觉、表现的综合,是人的感觉器官对认识对象最直观反映。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具体的、直接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不深刻,是片面的认识。

感性的处理方式是第一时间作出的最快反应,未经大脑进一步加工处理,受情绪的直接影响,是人最直观的反应,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所作出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并非是正确的。

因受个人情绪影响,而片面肤浅、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推理的综合,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后作出的间接反映,是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因而对事物的认识是深刻的、是全面的。

理性的处理方式是经过大脑把感性材料进行概念分析,推理、判断作出的极具科学性的处理方式,不受情绪的影响,不含个人感情色彩,因面所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全面而深刻、客观。

感性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情绪的影响。感性是主观上在最短时间里做出的最直接、最快捷的行为表现,带有相当的盲目性。

所以感情用事的人总会“后悔”。

感情本身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是一种抽象的精神产物,因而注定它极具情绪化,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

但是人又是带有情感的高等动物,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感情的,都具七情六欲,无法摆脱感性的束缚。

再则在一定特定条件人必须作出最快的判断,不容你有时间将感性材料转换为理性认识,如此情行下只能做出感性判断。

现实生活中那既未能拯救起落水者又陪上性命的人,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

在那种万分紧急关头,他们感觉器官所捕捉到的信息就是要救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为了救人而不顾一切。

没有经过推理、判断,没思索过自己的行为所能产生的效果,没有想过客观事实是凭一已之力,根本就无法拯救落水者且会陪上性命,只是第一时间按感性判断去做,结果导致悲剧的发生。

如果有时间作出理性判断,得到的结果肯定截然不同。

理性是客观、科学的,不讲个人感情,极具残忍性。

人在作理性反映时面对的不光是事物本身,还要面对自己的情绪,究竟是理性控制情绪还是情绪左右理性,一旦情绪占上峰,那么人就无法保持理智、做出正确的判断。

李宁从来不担心自己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但这并不妨碍她明知道最后的结果依然要在过程中纠结痛苦一番。

也许可以看做惺惺作态。

可是,她确实又为此而痛苦着。

人要做到理性就必须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但往往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最困难,人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识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需要莫大的勇气,正所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虽然感性不如理性正确、科学、完美,但感性又是人不得不经历的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人的客观本质决定了人永远无法摆脱感性,从感性走向理性是一个必经过程,这就注定感性的存在。

一个人失去一位亲人、一位挚友,虽然从理性上说人总都会死,根本没有必要为此而伤心、难过,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来接受这个不情愿的事实,需要一个时间段将感性认识转换到理性认识。

再则人的生活又是需要感性的。

如果人时时刻刻都保持一种理性状态,那么人也就都不会犯错了。

没有错,又何来对,对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与错本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缺一不可。

没有的感性世界就不会有感情的存在,只剩僵死的教条来左右人的思想。

虽然理性是科学的、正确的,但它却丧失感情色彩,它虽然能有理有据的说服人,但它却永远无法有情有义的感动人,人从事某些社会活动、工作又必须要求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如艺术创作、文学创作之类影视作品、绘画、音乐、散文、诗歌……等等,这些无一不需要感情,无一不透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出的作品无不是创作者的情感流露,只有感情才能赋于作品生命力,才能打动人、征服人。

纯理性的东西是僵死呆板的、枯燥乏味的。

设计发展文化中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就是一典型的例子,那个时期的作品形式简单、反对装饰、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所以最终注定它将灭亡,因为经过一个过程后人们对单调划一、无人情味的风格感到厌倦,开始了探索更适合的风格,最终诞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从而取而代之持续至今。

理性会让人保持理智、丧失冲动,感性却能予以人活力、激情。

人的生活某些方面又是需要激情的,拼博需要激情、创作需要激情、爱情需要激情,浪漫需要激情……都说浪漫就是浪费,这样说虽带有一定片面性,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大范围内浪漫跟浪费是可以划等号的。

有人会为了浪漫花掉自已的全部积蓄,送自己心爱的人999朵玫瑰以示爱意,但结果是自己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节衣缩食。

待到花谢的一刻,显然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理性的看,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很多种,这种方式未必是最可取的。

如果把恋爱比作过程,婚姻看作结果,要达到结果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有很多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所以就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了。

但感性的来看,这样一个过程会给人留下难下磨灭的记忆,让这个过程更加精彩、让人难以忘怀。

再如人吃饭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得以生存,那么什么样的食物是最合适的呢?

从理性出发当然是最能给人身体机能提供营养的,然而这些食物未必是自己最想吃的,如果作出理性决定必将影响到主观情绪,伤及到主观情绪的利益,会让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当一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自然会不开心,所以人完全活在理性中也未必全正确。

纯理性会让人丢掉七情六欲,变得漠然,成为臣服于教条的工具,与机器人无异。

对世界认识、事物研究越客观越深刻的人,越是理性的人越容易摆脱感情的束缚。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越容易丧失情感,那些从事对自然界、对社会、对人思维研究的哲学家们就是最好的例子,西方多数哲学家选择了单身:如康德、维特根斯坦、尼采、柏拉图等等比比皆是。

个个是六根清净、看破红尘、与情感无任何瓜葛,无欲无求。

无欲则人的精神不会提出要求,更别说满足要求。

相关推荐:予我以安田园神医长蓁遨游电影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大死神游戏仙妻要休夫五零俏花媳金银迷迭我的外挂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