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田园神医 >田园神医

第248章 眼馋(2更)

苏八郎噼哩叭啦地说了一通。

因苏家三房的境遇不好,过完年节,他就没再去县学读书,实在家里供不起他读书了,他只能在家里读,对于今年能不能考过秀才,他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去年还在县学读都没考过,现在没读了就能考过?

苏老秀才微阖着眼睛,一闭眼就似看到了小七那双明亮的眸子。

这丫头不简单,她才是苏家最厉害的人。

可是,已经错了。

大房走了,这抓药付钱的人没了,三房这情况,还会继续给他抓药瞧病?

又过几日,有人去了林东镇,回来后又夸,先是夸大房好福气,又说谁家有苏七娘这样的孩子真享福。

关于大房与苏七娘联系的特殊方式——挂黄灯笼也就传开了。

唐氏听到后,问八卦的刘麻婶,“挂黄灯笼?”

刘麻婶嗑着瓜子,“你婆母自己说的,是王大娘当的传话人。他们自己没瞧到苏七娘,说小七去县城找王大娘,身后还带了一个小林的使唤丫头,那丫头伶俐又乖巧……”

谁要知道小七添了什么样的丫头啊,她想知道大房如何发达的事。

小唐氏讨好地道:“刘麻婶,你继续说小七找王大娘的事。”

“苏七找王大娘是为了请王大娘陪她去牙行,说要给家里置些家业。她一个小姑娘,怕看不好,王大娘就过去了。也是时间好,正巧林东镇早前有一个举人,屡考进士不中,改做了生意,这一做生意顺风顺水,在府城赚了大钱,把爹娘老子和妻儿都接去府城享福,还在府城置了份家业。嫌林东镇地方小,不热闹,要把家里的东西全变卖了。

这不,一口价,一文不少。

啧啧,听说苏七阔气得很,都未迟疑一下一千两银子就给了,末了还抓了一把银锞子赏牙行的牙人、中人,天啦,说那一把银锞子,五两都数不完啦……”

若是秋菱听到,肯定会说,哪有五两,明明是一把十二枚,一两二钱银子,怎么就变五两。明明置的家业只花了五百两银子,如何又变一千两了?

“苏七娘从牙行出来,王大娘多机灵的人,知她富贵了就百般讨好,苏七娘就把卤菜秘方给了王大娘。又让王大娘给大房带话,说,你告诉我大伯,如果他们后悔待我不好了,想好好再与我做亲戚,就在家里挂一个黄灯笼,我若看到了,就知道我和你们还是一家人。”

这话传话,果然是变得不少。

苏四郎追问道:“然后呢?”

“你们不记得了,前些日子,苏大爷家天天一入夜就挂一个黄灯笼,还是苏师娘亲自点上的。说是有天夜里,苏七就使了一个跑腿的小厮寻来,悄悄地把林东镇的房契、地契给了,装在一个信套里头给了苏大爷。

还有一个信封装了几百两银票,是给苏师娘的,说苏师娘年纪大了,手头没钱花不成。

又过了几天,那小厮又来了,这次不是送钱送契,而是送了苏大爷一个馄钝秘方和一些小菜秘方,还写了一封信来,说授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让苏大爷往后的子孙就靠这秘方起家兴旺。她还说,她离开家后,就是专门琢磨各种秘方生意。”

刘麻婶说得绘声绘色,跟她亲眼得见一般。

苏云天原本死了的心,此刻似又活了过来,“那小七究竟在何处?”

刘麻婶道:“王大娘就遇见那么一回,还处了两天,小七将自己琢磨的卤菜秘方赠给了王大娘,感谢她在娘死之后多有关照。

不仅赠了秘方,还亲手设计了一种推车,啧啧,这推车现在在县城和林东镇卖得可好了。那木匠铺子近来的生意火红,连府城那边都有人专门过来定做,一个推车四两银子。”

苏八郎惊叹道:“小七竟能自己琢磨出秘方,的确,卖秘方很赚钱,轻的几百两银子,多的数千两甚至一万两都有人要。授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这技就是秘方,凭着这秘方制富发家的人可不少。”

若当初他在家,肯定会劝父母不要那样对待小七。

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一个能自创秘方,还能设计出别样推车的女子,该是怎样的心灵手巧。

二叔娘月氏会一手医术,性子好,人漂亮,她的女儿又怎会怯懦之辈。以前的小七都在积蓄待发,一朝暴发出来,整个苏家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有代表了两房的断绝文书,又有苏老秀才的签字画押,还有了中人为证,他们与小七之间就再无干系。

可小七回头却帮了大房,她没现身,说明她并没完全原谅大房,伸出援手也只是为了曾经的一份情意。

刘麻婶道:“前些日子,里长家的下人说,去年冬天,苏七还给里长大人家送了年节礼,衣料、银耳、熏肉都有,啧啧,阔绰得很。村长儿媳那天与人聊天,也说去年冬天收到苏七的年节礼。”

苏巧云想到这儿就生气,给外人送,却不给她们送,“是不是王家也收到了?”

刘麻婶笑道:“还是五娘聪慧,苏七送给王小凤一方帕子,听说那帕子值钱得很。也给王家送了份年节礼,到底是什么,这就不知道了。王大娘没说,只说是送了的,还说送的是厚礼,我瞧着不比村长、里长的家礼差。”

苏八郎听了一阵,心里感慨了一番。

苏七定是寒透了心,才不愿再与苏家有瓜葛,可看到他们过得不好,又有些不忍。

她的不忍,便有了大房的好日子。

当天夜里,唐氏就自己做一个黄灯笼,学了大房的样儿挂上。

话说靠山庄村头有个小节妇,二十出头,因是外头买进来的,丈夫死了,她又认不得外人,只带着两个儿子过活,家里原就贫寒,看着儿子生病,又没钱瞧病,就自己寻了个黄色的纸做了一盏灯笼挂上,完全就是碰运气。

结果第二天早上,地上就有一锭元宝,底下压着一张纸,上头写着“月姑娘赠纹银二两。”

第二天,小节妇有了银子请郎中瞧病,便将这件事给说了。

“月姑娘,哪个月姑娘?”

“听说苏七随她娘的姓,姓月,不就是她。那小节妇挂黄灯笼,就是听说苏家大房的事才挂上的。”

“苏七连这事也管了?”

“她要没管,就不会送银子给人瞧病。”

相关推荐:蛊女有毒医女酥手遮天医品狂婿自强人生系统予我以安长蓁遨游电影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山河纵我大死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