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缓冲区 >缓冲区

一零八、缘深缘浅

在这个过程中,史凌波是有责任,但王四海也绝不无辜。因为这本身就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史凌波能及时调整心态,一如既往地信任支持丈夫,那她就不会无端猜忌,甚至无理取闹,导致与丈夫的嫌隙日渐加深;如果王四海能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平时能多陪陪妻子,多沟通交流,那两人的感情就不会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而史凌波,也可能不会得这种病。

“那好,我考虑一下。”

放下电话,王四海思绪万千,想了很多,一时有些走神,直到陈香拿着一条蓝色领带和一套西服推门进来:“王总,待会儿您去见欧阳市长的时候,把这条领带换上吧。”

王四海低头看了看脖子下面的灰色领带,有些疑惑:“我这条领带也不错啊?还有,这蓝色领带和我这身西服好像不搭……”

“所以,您还得换一下西服。”陈香妩媚一笑,边说边取出了袋子里的西服。

王四海没作声,而是微笑着看着陈香。这个女人,做事肯定有她的道理,而她,也肯定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果然,陈香看了王四海一眼,微笑道:“王总,欧阳市长今天扎的是蓝色领带。”

王四海去见欧阳市长,是为了争取市里的一项优惠政策。如果他能争取到,那等于变相为集团一年省一个亿。这还只是以现在的产能来估算。如果将来发展得好,销路进一步打开,产能随之上去,那一年省下的可就不只一个亿了。

所以王四海十分重视这件事,志在必得。这也是他没在美国陪妻子,提前回来的原因。

这项优惠政策,以前只是传闻,王四海调动所有关系,也没打听到市里具体的落实时间。没想到一周前,这个传闻变成了现实。虽然时间有些紧迫,但好在王四海自从听说有这项优惠政策后,就让集团相关部门做好了准备,所以也不至于措手不及。但想争取这项优惠政策的,不只盛世一家,还有另外两家省里的知名企业。而这个欧阳市长,是一个月前从某部委空降到春城来的,王四海还没来得及和他拉上关系。这让他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但他相信,那两家和他竞争的企业也一样。

再有,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因而结果就更加充满了变数。因此,从美国回来后,王四海专门召开了集团中层以上会议,希望大家献计献策,争取把这项优惠政策拿到手。但可惜的是,直到昨天接到市长的约谈通知,他也没收到十分满意的建议。

今天,市长同时约谈他们三家企业,成败在此一举。而他心里并没有底。

“哦。那会不会撞衫?”王四海并没有问陈香的消息来源,他只知道,这消息绝对可靠。

“不会的。”陈香指了指西装,“这套西装,正好配这条领带,又不和欧阳市长的西装颜色一样,只是……只是不是名牌,而且有些廉价。因为欧阳市长今天穿的西装也只是普通的牌子,所以……所以我就自作主张买了这套……当然了,这只供您参考,如果您不想穿,柜子里的那套阿妈妮也和这条领带很配……”

“陈香,我是越来越舍不得让你走了。”王四海由衷道。

“我也舍不得离开您。”陈香恰到好处地接过话茬,仿佛这话已在心里放了很久,随即意识到有些不妥,面色绯红道,“我毕竟是女人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但愿能帮上点忙……”

一丝暧昧的气息在两人之间流动。

如果妻子也如陈香一样多好,他太需要一个贤内助了。可是……

陈香不是那种乍一看上去十分惊艳的女子,她甚至算不上是一个漂亮的女人,但她却很耐看,是那种越看越让人感觉舒服,越看越让人感觉有内涵的那种。至少现在在王四海眼里是这样。

此刻,陈香正在给王四海系领带。西服王四海可以自己换,但打领带一直是他的弱项,以前史凌波没生病时,虽然和他时有吵闹,但还是尽心尽力地做好一个妻子的角色,把他伺候得十分周到。后来两人谁也不愿意理谁,史凌波干脆把王四海常用的领带都打好,王四海用的时候,只要往脖子上一套就可以了。

可领带和衣服一样,不但需要经常换,更需要经常清洗熨烫。史凌波发病后,吴嫂试着帮王四海弄过两回,无奈手艺有限,和王四海自己弄的差不多,于是作罢。后来,细心的陈香发现了王四海的窘境,便不动声色地在办公室准备了一批领带,之后,又帮王四海购置了一批西服。这样,陈香的秘书工作内容逐渐增多,由工作秘书逐渐向生活秘书领域迈进。而与此同时,王四海也渐渐习惯了陈香的角色转换。因为陈香在西装衬衣领带及鞋子乃至手包的搭配上,的确很有见地,又能跟上形式。而王四海经陈香一番精心伺弄后,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仿佛换了一个人。

陈香比王四海差不多矮半

头,此刻正神情专注地帮王四海系领带,从王四海的角度俯视,正好可以看见陈香光洁的额头,眼光再往下探,依稀可见陈香胸口雪白的肌肤和若隐若现的沟壑。伴随着陈香身上那种淡淡的香水和体香混合的味道,王四海禁不住有些心荡神驰。他努力收回目光,强迫自己不胡思乱想,但还是由于紧张感觉喉头发紧发痒,让他不自觉地轻轻咳嗽两声。

陈香感觉到了王四海的变化,内心一阵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事情正朝着她希望的方向发展。她越来越相信,如果没有意外,那王四海一定会按照她设计的情节,和她一起一步步走下去,并最终像一部感人的爱情小说那样,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美国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人际交往中的距离领域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是一个人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距离,在0到45厘米之间。陌生人进入这个领域时,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一项对比实验表明,经常接受母亲抚摸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更快,比其他婴儿更活跃,体重增加的速度也比不受抚摸的婴儿快47%。因此,专家认为,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距离,每个人都必须谨慎地把握这个距离。

而现在陈香和王四海的距离,无疑小于45厘米,正是不折不扣的亲密距离。本来一开始陈香给王四海系领带时,王四海还感觉有些不习惯,但现在他已经习惯了。

如果一个人已经习惯了和另一个人在亲密距离内接触,那只能说明一件事,他已经把那个人当成了他生命中亲密的人。

的确,王四海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陈香了。这让他感觉既有些害怕,又有些莫名的喜悦,以及冒险般的刺激。

“好啦!”陈香终于弄完,边向后退边看效果,像一个即将送丈夫远行的妻子,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崇拜和期待。

那一瞬间,王四海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车子穿过繁华的市中心,径直向市政府驶去。王四海坐在车子里,又仔细看了一遍材料,预想了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一一想好了对策,终于放下心来。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件事,真正努力去做了,成功固然很好,失败也没什么遗憾。这一直是王四海的信条。

放松下来后,王四海的思绪不自觉地又回到刚才和儿子谈的话题上。其实,就算没有去见市长的安排,王四海也不准备继续和儿子谈下去。因为他无法回答。而对有些咄咄逼人的儿子,他心里的不满不知不觉间又增加了许多。

对去美国给妻子治病,王四海原本并不同意,但见儿子一再坚持,他也就没说什么。王四海当然也希望把妻子治好,但相比西医,他更相信中医。

尤其后来王墨一顿折腾,史凌波的病情又回到原点,王四海便打算让妻子回国治疗。不可否认,国外的某些医疗技术是比国内先进,但大多是针对肿瘤癌症什么的,对抑郁症或是精神分裂症这种神经精神类疾病,并不见得比国内强多少。王四海是这样想的,先让妻子回国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在中医方面想想办法。

因为对抑郁症或是精神分裂症这种神经精神类疾病,在临床上可以达到治愈,但后期还要长时间服药,否则极易复发。而西药的副作用比较大,长期服药,对身体肯定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药就算不是最佳选择,但相比西药,肯定要好一些。

而且,如果妻子回国内治疗,他也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多陪陪妻子,这也有助于妻子治疗,同时也避免了让他为难的选择。

但儿子的理由也很充分。王四海上网查了查那个“农场疗法”,觉得也不错,所以他最终同意了儿子的想法。至于他能否放下集团的一切,全力陪妻子,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因为王墨还有半年时间陪母亲,在这期间,王四海可以不用去,至于半年之后,情况是否发生变化,谁也说不准。

生活就是在你计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有些问题,当下无解,过一段时间,不仅解决的方法会很多,而且也有可能自行消失。

还是暂时把这一切交给时间吧。

在电话里,王墨能感受到父亲的不满和忍耐,但他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并争取父亲同意。在他看来,母亲的病大于一切,至少目前是这样。同时,他也坚信,国外的医疗技术肯定比国内要强,这也是他坚持要母亲在国外治疗的原因。

史凌波住院期间,王墨抽空回了一趟在美国的家,发现韩楚楚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搬离,连同她的用品。想到他来美国后,两人只匆忙见了一面,韩楚楚就再也没来过,王墨也就释然。

有些感情本就经不起长期分离,尤其像他和韩楚楚这种处

于学习恋爱阶段。那天,对着空荡荡的屋子,王墨本想给韩楚楚打个电话,想了想终究没打,只是在微信上留言:祝你幸福。

稍后,韩楚楚回复:你也要幸福。

放下电话,王墨忽然感觉说不出的轻松,好像放下了一块一直压在心里的大石头,之后,吴悠的影像在他的脑海里分外清晰起来。正当他想给苏媚生打个电话,拐弯抹角地问问吴悠的情况时,苏媚生的电话却适时地进来了:

“王总,村小定在下周拆,那两个学生这两天就要到镇里上学,你答应的费用咱们现在拨付了吧?”

“哦,还没给人家呢?我以为这事早就处理完了呢!那好,马上把钱给人家,就按当初说的。“王墨答,接着话锋一转道,“我说师姐,你别一口一个王总的,我真有些不习惯,以后你就叫我名字好了……”

“绝对不行!谈工作的时候,我必须这么称呼你。同时,我也请你注意,这时候你应该叫我苏部长,而不是什么师姐师妹的。”苏媚生一本正经道。

王墨无奈笑道:“好了好了,我真是服了你了……对了,村小不存在了,那吴悠去哪里了?”

“我就知道你心里牵挂着她,”苏媚生的语气中真真假假地带着一丝醋意,“来,悠悠,急不可耐了吧,那就别装了,赶紧和王帅哥互诉衷肠吧……”

电话那边,传来两人打闹嘻笑的声音。片刻后,吴悠的声音传过来,一如既往地爽快:“那个王墨,我下周就回市里小学了,说心里话,我还真没在这儿呆够。”

“那你以后可以经常来呀,我和媚生随时欢迎!”

“真的呀!到时候你可别嫌烦。”

“哪能呢,我是求之不得呀!”

…………

两人闲聊一阵,吴悠忽然沉默片刻,语气严肃道:“王墨,说正经的,你……还好吧?”

“我挺好啊,”王墨脱口而出,随即感受到了吴悠的担心,正色道,“就是我妈的病有点难缠……”

“算了算了,我无意打探你的隐私,知道你没事就好……”吴悠急忙道。

“这也算不上什么隐私,而且……而且我也一直想和你聊聊天,这段时间在国外,真把我闷死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机会,王墨可不想这么早就结束谈话。

“那好啊,咱们就先聊十块钱的!”

“不行,怎么也得十一块钱的!”

…………

见两人聊得热火朝天,苏媚生悄悄朝吴悠打个手势,知趣地退出了房间,却在走廊里遇到了拿着一叠材料行色匆匆的杜逆。

“咦,这么巧?”杜逆率先打招呼。

“吴美人正和心上人煲电话粥,我可不想在旁边当电灯泡。”苏媚生笑着答,“对了,你拿的这是什么呀?”

“……是我哥的病历。”杜逆犹豫片刻,坦然答。

“哦……你哥他……现在怎么样啊?”苏媚生心里一动,禁不住问道。

杜逆看苏媚生一眼,指指手里的病历,叹口气道:“唉,不乐观哪!”

苏媚生探过头,只见病情描述栏里赫然写着“肾炎晚期“四个字。肾炎晚期,就是通常说的尿毒症了。到这个时候,患者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而要彻底根治,就只有换肾。

“是这样啊……”苏媚生一脸同情道。同时心里蓦地一沉,看来,不管杜逆和哥哥有多大矛盾,毕竟还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哪,他不可能坐视不管。

但怎么管?杜顺并不缺钱,缺的是合适的肾。而作为亲弟弟,杜逆的肾极有可能和哥哥配型成功。也就是说,在通过医院或其他渠道找不到合适的捐献者捐肾的情况下,似乎就只有杜逆给哥哥捐肾这一条路了。更重要的是,据说只要配型成功,那亲人的器官是首选,相比陌生人而言,亲人间的器官捐赠成功率要高一些。

杜逆接下来的话马上就验证了苏媚生的猜想。

“我偷偷做了配型,医生说我适合给他捐肾。”沉默片刻,杜逆转过脸,看着墙壁道。从苏媚生这个角度,只能看见杜逆略显坚毅的脸庞侧影,无法看到他脸上的真实表情。

“那你打算给你哥捐肾了?”苏媚生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虽然觉得有些不合适,但还是禁不住问道。

“说实话我还没想好,不过怎么说呢?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而又找不到合适的肾,也许……也许我会把我的一只肾给他吧……”杜逆转过脸,面色平静道。

苏媚生张了张嘴唇,欲言又止。一时间两人陷入沉默。

“咦?你们这是怎么了?表情好像很沉重噢,是不是苏阿姨那边又……”吴悠刚和王墨聊完,心情正爽,一脸兴奋地出来找苏媚生,没想到却看到这样一幅尴尬场景。

相关推荐:随身一个迷雾世界神侠仙侠之争妖妹鸿蒙道尊这个签到有点难这个女魔头很不正经流光飞溅劫天禄九层梦境郭北杂记梦境之无尽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