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道婴东归传 >道婴东归传

第六章 初露锋芒

孙成和几个伙伴有说有笑,来到了习枪弄棒的树林里。忽然,孙成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众人收住了脚步,顺着山风来的方向听去。果然,大家隐隐约约地听到远处有人呼喊。

“好像是喊土匪来了,抄家伙。”孙泽带着紧张的口气一声喊,几个人手里已经拿起了兵器。孙成带人,一阵风似地向喊声跑去。

这里是大同以南,太行山以西的多山地境,虽然西面不远有长城,但那里长城的修筑还没有完成,关外瓦剌军队常发兵袭扰,特别是杀虎口是联通关内外的重要关口,不久前被瓦剌占据了。所以不仅边关以外是多事之地,边关内也常有兵匪流窜,他们劫掠商队,骚扰朝廷后方补给。近几日,孙家庄一带也有了敌情。

孙家庄上有一个村民叫金贵,他和妻子常到村外山坡上的自家菜地干活。这天早上,又上山了。快到中午的时候,夫妻俩正要收工,忽然看见一队瓦剌兵直奔孙家庄来了,二人拔腿就往村里跑。瓦剌兵发现了他们,纵马追来。金贵掩护妻子钻入灌木林中,自己被几个胡兵围住了。李氏边跑边喊,逃回了村里,迎面正遇上孙成。

“什么?真是瓦剌兵来了?”孙成从李氏口中知道兵匪只是一小队人马,带着人迎出了树林。

金贵也是一个好习拳脚的人,面对恶匪,假意儒弱,拿出了束手就擒的架势,敌兵果然大意,来到了他近前。金贵趁敌不备,突然抡起锄头,与敌力搏,当场将三个瓦剌匪兵打落马下。他钻入了丛林,跑进了村口,迎住了来接应的孙成。

敌人没有后续部队,吃了亏,又听到村里有了警报声,只好退去了。

孙家庄人听说瓦剌兵匪来了,一时间聚集在了村头。年轻人围住了孙成,年岁大的村民也在同孙敬一起商量避免兵匪屠村的对策,孙敬看孙成带着一帮年轻人都拿起了武器,决定立即把村民们都集合起来,武装抗击瓦剌兵。孙夫人也来到了人群中,找到孙成,问他能不能把人组织起来。孙敬听孙母的话带着不放心,说道:“我看孙成行。他和他爹一样,胆大心细,武功不弱,这些小青年都听他的,就让他领头吧。咱们孙家庄这样的事,过去也有经历,只要大家齐心,就没什么可怕的。能打仗的留下跟孙成,上了岁数的,回家收拾东西,有情况也好随时进山躲避。我再到古庙上香,神灵也能保佑咱们。”孙夫人道:“三叔,给神灵上香,能让瓦剌兵不来吗?”

“这些老人儿都信,上了香也就让她们心境平和些。也就这点儿作用。”

孙夫人听三叔如此说,也是一笑,“只要三叔有主意,我们就都放心了。”

孙泽和孙捷好信儿,助拥孙敬奔古庙走去。

到了古庙里,孙敬燃上三炷香,口中念叨起来,求神明显灵保佑。孙敬低头不语,孙捷突然喊道:“还是不行啊,这香也不齐呀。这老爷子用香打仗,我看要耽误事儿。”孙敬抬头一看,三炷香本是齐头并燃,此时变成了两侧的香越烧越低,中间一根便显出高了。

三炷香还没烧完,孙敬走出了小庙,孙泽问香主如何,孙敬应道:“我看香火,此战必大吉大利。”

孙泽问道:“三爷,你说的大吉大利,是咱村没有战事安然无恙,还是有战事咱们能打赢啊?”

孙敬被孙泽一问,也犹豫了一下,答道:“往最好处想,往最坏里打算,事到临头,想躲也躲不开,想跑也跑不掉。”

孙泽笑道:“三爷,别把我们说的那么不值钱,谁也没想跑啊。这回有孙成带着,就是想跑的也不跑了。”

孙捷插嘴道:“大哥,你这话说的,想跑的也不跑了,这不还是承认了想跑吗?”

孙泽笑道:“我叫三爷绕进去了。好了,别说笑了,既然心里有底了,还是琢磨如何抗敌吧。”

迎面孙成走来,喊道:“三爷,我们刚才议论了,也有了分工。”

孙敬对孙成道:“眼下,抗击敌匪,迫在眉睫,你在边关有了历练,可是咱们村民还是一团土圪垯,松松散散的,应该有个训教才是。”

孙成听了三爷的话,心里倒没了底。平日里说笑的多,来真格的少,现在说让他领兵,要实际的了,虽然也有半年的边关经验,可还是觉得肚子里的东西少。

“别犹豫啦。”孙母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催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既然决定了,就该有所准备了。先让大家知道该怎么打仗是主要的,你三爷不是说了嘛,抓紧训练是当务之急。别耽误时间啦。”

孙成听了母亲的话,这才一声喊,把大家聚集到了一起。

孙家庄集会,临近几个村,也有了响应,闻讯赶来的各村村民,陆陆续续,一会儿就有了一百余人。有了邻村的响应,孙母高兴,对儿子说:“联合起来力量大。庄上的老弱人等,有我和你三爷带领,你们应付敌兵,就大胆地出击。我们这些老年人,与邻村联防,也能给庄上放哨,料理村上的事,你放心地去吧。”

孙成应了母亲,和小伙伴儿们分兵派将,组建战队,研究各庄地形,部署御敌方案。

第二天,有瞭望哨来报,瓦剌骑兵二十多人闯进了北村,孙承率人迅速到了北村,村里群众有所防备,已经疏散到山上去了,见孙家军来了,合兵一处,冲到村头,掐住沟口,正把瓦剌兵堵在村里。孙成一马当先,见有两个骑兵,拈弓搭箭,指向了自己,他一手举刀,一手掏出飞镖,不想敌兵弓弦声响来。孙成也知道自己

的镖不及对面的箭快,他就地一个前滚,只听一声啸音从耳边掠过,却没有另一声来。孙成知道是孙捷出手了。孙捷看敌兵的弓箭射来,急忙将飞石掷出,敌兵躲闪。孙成有了发镖的距离,起手将镖甩出。两个弓箭手落马。孙捷掷飞石,孙成抡刀,二人配合,杀入敌群,村民势众,瓦剌骑兵回旋没有余地,只能被动挨打,转眼间,便有十九个敌兵落马,只有三骑闯出了重围。

孙泽挥舞着手中刀,来到孙成面前,自报奋勇,“我杀了三个。”

孙捷道:“我掩护孙成杀了六个,我还用石头砸死了一个呢。”

孙成看孙捷在怀中揣着的石头,笑道:“我看你那小孩子打群架的本事也管用,扰乱了敌人,又有些杀伤力,咱们村民没有兵器的,用飞石就是个好办法。”

“还不用练,谁都会。”孙捷补充道,“咱们也弄个飞石军。”

孙泽一伸大拇指,“我看行,你就做飞石将军。”

孙承知道瓦剌军肯定会来报复,一边派出了探马,自己带领几十人在村子北面的林地布下了埋伏,孙捷召集了年轻人,身挎软编筐,里面装满了石头。

果然,瓦剌发兵前来报复,孙承一声令下,迎头痛击。敌人没有见过飞石阵,低挡不住,又丢下了几具尸体,只好突出重围,落荒逃去。一个敌兵中石落马,孙成一审讯,才知道瓦剌军这一支队伍有二百多人,在十里外的一处山坳扎营,专门流窜抢劫,袭扰忻州和代县通往大同的交通要道。

孙成得胜而回,心里高兴。他觉得彻底消灭这股敌人,完全有可能。孙成想着消灭敌人的方案,脚下不知不觉,走近了家门。

孙成自从回到孙家庄,因为战事,也没有好好看看儿子,此时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他要看看自己的宝贝儿。

孙成走进了屋,和金华打了招呼,见儿子正躺在床上睡觉,便坐下来细细地看着儿子。孙成顾不上和妻子说话,让金华有了冷落感,她和孙成搭话,孙成头也不抬地看着儿子笑,嘴里不是一个“嗯”,就是一声“啊”

“你回来就忙,咱娃还没有名字呢,就等你回来给他起个名字。”金华显然是在抱怨,孩子出生时孙成就不在家,现在回来了还是不着家。

“谁来了只能宝贝儿宝贝儿地叫,你当爹了都不知道着急。”金华孩子抱怨。

给孩子起名字,这话把孙成催醒了,应道:“行,就叫宝贝儿。”

金华一听孙成的话,嗔道:“行了吧,我说的话,你根本没往心里去。叫宝贝儿,那是啥名,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儿?要是孩子们都凑到了一起,你一叫,他们都奔你来了,谁知道你叫谁呢?你这是糊弄谁啊?”

孙成在边关打仗,回家来还是打仗,哪有心思给儿子起名字,应付道:“孩子还小,长大了起名也不迟嘛。”

“那也要有个小名啊。”

“宝贝儿宝贝儿,那就叫小宝儿,或者叫小贝儿。”

“得了吧,要不你一个也起不来,要不一下还起了俩,还是没离开宝贝儿。”金华话音未落,孩子举起了两只小手,“哦”地哼出两声来,孙成急忙也“哦,哦”地应了两声,又冲金华做个鬼脸儿,“看看,咱小宝儿都说行。”

金华看孩子双手举天的样子,忽然想起一件事,说道:“我看孩子将来也和你一样,也要离家去打仗。”

原来,那是孩子失踪的前一天,金华看孩子比每天都精神,就抱着孩子,看看这看看那,孩子半睁着眼睛,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把孩子抱到了床头,孩子突然睁大了双眼直愣愣地看着墙上挂着宝剑。金华哄着孩子说道:“宝贝儿,这是什么?你能看明白吗?这是你爹的宝剑,你拿不动。”孩子的半醒眼,忽闪了两下,张着小手,忽然一把拽下了刀把上的线穗儿。

“这就对了。”不等金华讲完,孙成道,“咱孩子知道有人要加害他,伸手拿剑,就是在告诉你有险情,你却没明白,还不如孩子呢。”

“你当兵没几天,怎么信上这个了?”

“就是当了几天兵,我才不得不信了。”

“这两天孩子还是总看你的剑,一看剑,孩子就会把眼睛睁开。那刀好像有什么魔力。按你说的,是不是又要有什么事?”

“那是说,他将来一定随我,肯定是个练武的材料。”孙成说完,还是扭头看着儿子。儿子睡的正酣,两只小手还举在头顶,孙成对金华说:“你看咱的宝贝,像哪吒。”

“别想好事了。”金华说,“他是哪吒,你就是天王?小孩睡觉都这样。”

“都这样?”孙成突然站了起来,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往窗外看看,说了声:“我再出去一趟。”原来,孙成看儿子,想到了瓦剌兵晚上归营也要睡觉,而且现在他们已经被挫了锐气,少了精神,应该乘胜出击。孙成刚走到门口,大门外传来了喊声,孙成听是孙泽的声音。

几个本家兄弟和小伙伴来到了孙成面前。

“你们屋里坐吧。”金华也迎出了屋,招呼大家。

“不了,”孙泽道,“我们是来商量组织乡勇的。”

孙成道:“那也不能在外面啊,你们也看看我儿子。”

孙捷道:“对,看看你家娃什么样,昨天没看明白。”

孙泽嗔道:“你没见过娃吗?显摆你是纯小伙儿,走吧,看看去。”众人一阵哄笑,把孙捷拥进了屋。

孙捷果然没有见

识,见了床上的娃,脸上满是异样的笑。

“没见过吧。”孙泽道,“将来你要是有了娃,可别这样啊。”

“哎呀大哥,别看你都三十了,还不是和我一样没媳妇嘛,你也有将来啊。”

几个人说笑了几句,孙泽对金华道:“弟妹辛苦了,孙成不在家,全靠你啦,你得把娃育成一棵大树,将来也像孙成一样,给国家当栋梁。”

“看你这几句话,也像个大官老爷说的。”金华话音未落,床上的宝宝忽然张开两只小手,口中也“哦”的一声,睁开了眼睛。

“孩子醒了,看咱们呢。”孙捷轻声说。

金华把孩子捧起,说道:“小宝儿,这么多的伯伯叔叔都来看你,你认识谁?”

孙捷不敢近前,却向前弯了弯腰,轻声喊道:“小少爷,我是你叔,特来拜见小少爷。”

孙泽笑道:“看你这话说的多生硬,那是你侄儿。你想让他说免礼,那得等。”众人也笑,却见小宝儿把软绵绵的小手冲着孙捷一飘,回手合在另一只手上,成了抱拳合掌状,孙捷笑道:“看见没,回礼了,孩子回礼了。”

“你神了。”孙泽道,“我试试。”

孙泽上前,逗孩子,小宝儿定不住的半醒眼,也扭头看了看他,小手在胸前一上一下,也做出了回应。众人一阵欢呼,孙泽急忙止住大家,“别喊,吓着娃,他还没满月呢,咱们还是出去吧,吵吵正事儿,上我家去。”

孙泽推了一把孙成道:“我们议一议,你今晚就在家好好呆一宿吧。”

“你们先去,我这就来。”

孙成送走了众人,回头逗了逗孩子,拿起了腰刀,转身要出门。金华喊道:“你又要干什么去?”

“人家等我呢,我必须去。”

“人家都让你在家好好呆一宿,你这是又来了什么痴癫了?明天再说不行吗?”

“行,有事明天再说。”孙成头也不回,起身出了门。

孙成把“明天再说”留给了金华,自己来找孙敬,和三爷一起来到了孙泽家中,见各队首领都在,把自己带领大家去边关的想法和大家一说,众人一呼百应,孙敬道:“孙成,你们打了胜仗,应了古庙里的香火,但是打仗的事,还要靠咱们人,不能靠神仙。刚才我去了古庙,这回香火不好,我看你们不能骄盛,这些人,只你打过仗,你还要动动脑子,想想计谋,好歹也要把这些瓦剌兵匪去根儿,免得父老乡亲都天天地提心吊胆。”

“三叔提醒的对,我和大家好好商议商议,然后再行动。”孙成说完,与各分队头领商议起来。没有半个时辰,一个全歼瓦剌骑兵的计划产生了。孙家军立即集合,连夜行动。

当天夜里,孙成带着人马,来到了瓦剌营寨,趁着夜色,忽然发起攻击,敌人营寨,迅速反应,可是杀出了大营,却只见山林,不见人影。孙成一夜骚扰,利用黑夜,让敌人不得安宁。天亮前,孙成在瓦剌兵出营的主要道路上,顺着山势和密林,设下了埋伏。看一切都稳妥了,天也亮了。孙成派出几个乡勇,推着小车,扮成商队,把敌人引出了大营。商队按计划,诱引敌人来追,钻进了山沟里。瓦剌骑兵追来,不见了商队,忽然号角声骤起、锣鼓声齐鸣,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乡勇百姓突然涌出,一阵的滚木落下,漫天的乱石飞来。转眼间,十几个瓦剌兵,倒在了山沟里。

山脚下大营里的瓦剌军,只听山上喊杀声,不见派出的军兵回来,急忙又派出一队人马接应。山里又是一阵号角声。

孙捷带着一群年轻人,穿林越坎,居高临岩,每人挎着个软编筐,飞石像雨点一样掷出,瓦剌敌兵只有招架,不能还手,多有拨挡不及的,着上胳膊,便举刀无力,砸了腿的,则步履艰难。乱石中,伤了的下马,残了的倒下。孙家军看敌人马队不能上山,不能穿林,已成困残之兽,便抓住有利时机,一声冲锋令下,乡勇百姓们举起手中家什,满山遍野地冲出来,将敌人团团围住。乡勇们三对一地拼杀,五对二地肉搏,个个精神抖擞,越战越勇。孙捷的飞石兵,把敌人打得东奔西窜,前来解围的后队瓦剌兵,没有救出前队,自己也陷入了重围,看看大势已去,更无心恋战,只好撤退,山沟里丢下了五六十具瓦剌兵的尸体。孙家军一路追杀,直奔山脚下的瓦剌大营。

“停!”孙成急令收兵。孙捷追的正兴,问孙成为何不追了。孙成道:“咱们接近大营,等于自暴是乌合之众。你也不想一想,离开了山地,你是他们骑兵的对手吗?”孙捷只好收了飞石兵。

“前面又打起来了!”一个乡勇忽然喊来。

孙成登高看去,孙捷又吹风道:“什么人和瓦剌兵打起来了?咱们有可能,就该帮一把。”孙成还在沉思,孙捷有喊来起来:“这里与瓦剌兵遭遇的只有土匪,既然打瓦剌,咱们也该助一阵。”孙捷冲手下的人道:“咱们飞石兵,准备上!”

孙捷一声“准备”,手下的一帮“愣头青”们,打了胜仗,正在兴奋中,只把“上”当成了一声令下,孙捷也是一心地“上”,前军有动,势趋如令,众乡勇便往瓦剌大营冲去。

孙家军一阵呼喊,杀进了大营。孙成兴奋之余,尚有一分谨慎,他刚要派人出探,忽然孙捷的先锋兵来报,说营外兵马奔孙家军来了。

“什么”孙成狠狠地瞪了孙捷一眼,“看看你,光知道冲杀,也不看看是不是敌人的计谋。撤!”

相关推荐:万道仙师随身带个狩猎空间几度秋凉意漫威之狂魔毁灭游戏世界修改超凡快穿之美人如裳总裁爱而不得我在九叔世界出马未来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