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道婴东归传 >道婴东归传

第二百一十七章 奇遇的仙缘

书痴公子的病情有了好转,他要起身,被宏正拦住。

“你别动,你是不是惦着你的马兄,我去看看。”

宏正说完,转身往外走。

和尚指引,宏正来到了隔壁,在一个年轻人面前蹲了下来,宏正问了马公子的病情比书痴的要好许多。号完了脉,这才说道:“书痴公子现在缓过来了,你的病情比他的要好许多。他不如你,可是还惦着你。”

马公子虽然是有气无力的样子,可是说话还很流畅。

“难得书痴老弟。我们也才是去年认识的。还在这寺里读了半年的书。”

“这是怎么回事?”

“书痴公子就是本地人,去年他去潍坊赶考,路过侯镇,我帮了他。我们便成了好朋友。正巧我也要去赶考,便约在这里学习,后来一同去了潍坊。结果我们都上了榜。”

“他是个穷书生吗?”宏正问。

“他原来也是个阔少爷,可是他是继母,给他两块薄地,一处草房,把他撵了出来。现在他也是个穷书生了。”

宏正说 :“那是需要帮助。”

“我们从潍坊回来后,他不愿意回家,手里也没有钱,就想找点事做。恰好我爹有个朋友在衙门里,请他去做个笔吏,他答应了。”

“他在官府里,见到了许多新鲜事,又认识了不少有才学的人。手里有了一点儿钱,不到半年便不干了。”

“为什么?”

“他看不惯官府里的事。后来他四处寻游,又听到了许多新鲜事,他都记了下来,写成了故事和诗。这半年来,他继续苦读,还要赴京城赶考。”

三旺说:“这人有点儿个性。他怎么叫书痴呢?这不是他的绰号吗?”

“他当然有名姓了,不过他是一个要书不要命的人,也愿意人叫他书痴。他这雅号还是去年我们的一次奇遇得来的呢。我说他的名姓他还不高兴呢。”

宏正说:“那他一直和你在一起吗?”

“不,我们相约今年进京城赶考,便各自准备,他躲到青云寺苦读了半年,现在来我这,我们相互交流一下,就准备进京了。不想赶上了瘟疫,我病到了,他为了救我,毫无顾忌,把我和几个中了瘟疫的村民送到这寺院里来了,他也倒下了。”

三旺道:“太有故事了。”

“故事?”太小儿忽然想起了书痴的狐仙还没走,对三旺小声说:“对了,快出来看看,这边的故事还没完呢。”

走出门来,太小儿抬头看那狐仙正向书痴公子的僧房摆手,还说了一声“保重”,便转身去了。

太小儿嗔道:“你看看,他们刚才说话了。咱们都没听见。”

三旺道:“不对呀,公子能和狐仙说话吗?”

太小儿也愣了一下,说道:“对呀,他现在没劲儿和狐仙说话,但是他能有幻觉。走,看看去。”

二人进屋,来到书痴公子身边,三旺问道:“老弟好些了吗?”

“好多了。这是什么灵丹妙药,这么快就让我恢复了。”

三旺只顾快些入题,又问道:“你现在有幻觉吗?”

太小儿补充到:“就是闭上眼睛,眼睛里就有景象。”

公子看了一眼太小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说道:“这小神孩儿说的入道,不过我不用闭上眼睛,就是睁着眼睛,也有闪光,也有雾气似的。耳朵里偶尔也有鸣叫。”

太小儿一听,扬起脖子,冲着三旺一乐。

“你乐什么,被你猜中了吗?”

太小儿得意地问书生道:“你都看见什么了?有没有一只狐狸?”

“你们又来拿我当狐妖了吧?”

“它不是狐妖,是狐仙。”

书生听太小儿这么说,打起了精神。“原来如此,是它,它一定会来。它不是妖,是狐仙。你们不知,这世上真有狐仙,我说出来,都是离奇的故事,你们听都没听说过。”

“那你讲讲,我们也听听。”三旺催促到。

“那是去年的事。”书生打起了精神,说出了他和马公子赶考的奇遇。

一年前,书生去潍坊赶考,路过侯镇,认识了的马兄。碰巧马兄也要赶考,二人便结伴而行,同赴潍坊。二人一路游玩,贪赏风景,山边追大鸟,溪畔抓小鱼,错过了宿头,身陷荒野,恰有一座破庙容身。马公子知道当地流行狐魔鬼怪之说,怕有魔鬼来找麻烦,还怕有过路的强盗。书生说:“这世上哪里有什么神鬼魂仙,都是文人们的笔墨写出来的。所说的怕,都是人自己吓唬自己。论说怕,也该是那妖魔鬼怪怕人,这也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道理。”

说话间,一堆柴草攒起,一缕青烟升了起来。

有了烟火,书生说话更有了底气。说道:“有了鬼魂,我倒要见识见识。怕只怕强盗来了,同类才是最可怕的,我们随身这点儿盘缠,不够给他们落脚的。”

“好!”

一个少女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好一个同类最可怕。我们来了。”书生感觉这声音很熟悉,往门口看去,两个人形,带着一阵风,如两团飘雾,来到了二人面前。只见前面的女子,腰如杨柳,两袖飘逸,一身素色,清雅端庄。她身后,一随行老妪,也是窈窕飘逸之身条,风采焕然之形色。

女子拨开面纱,是一个年若十六七岁的姑娘,生得面似骄桃,眉如淡墨,眸中秋水盈盈。

书生朦胧散尽,这才看清,原来是风筝女。书生刚要客气,风筝女先说话了。

“我们是同类,公子如何不怕?这荒野里,灵仙遍地,你真不怕狐魔鬼怪吗?”

书生看她有嗔怪之意,头一歪,又似点头地说道:“这朗朗乾坤,我一身正气,有何惧哉?况且这清明的天下,哪里有什么妖魔鬼怪。”

风筝女笑道:“实不相瞒,我俩就是狐。因感应公子赴考途中,误入鬼魅的宫舍,特此来相告。你不该赶考,也不该投宿在此。”

“这是怎么说的?”书生听的清楚,但也要问个明白。

风筝女道:“你投身魔窟,必中邪魔,便一病不起,哪里还有赶考了。”

“哪里来的一病不起,我却不信。”

“且不说你着魔入病,就是你真的考上了,其实对你来说,反倒没有了前程。”

“这又怎么讲?”

“公子岂不知人心叵测这句话吗?你走进了官场,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别人的刀下,凭你的为人和直率,恐怕朝廷上下都容不得你,那时你只有任人宰割了。”

“我既来之则安之。”

“人无慧灵,不知世道轮回。纵有奇谋,也只在生死之间。你一介书生,可别太痴迷一己之能了。”

“我就不信,读书为国,哪有你说的那么险恶。”

“你太书生气了,只想读书

报国,不知世道颓落。如此书生,就是个书痴。”狐仙显出了嗔拗之态。

“书痴又如何?也好。我幸得你这称呼,此后我就叫书痴了,书痴不是白痴,就让你看看我如何闯天下的。”

风筝女看书生越说越拗,又说道:“你住进的颓庙废宇,就聚集了鬼魅灵仙,公子可是真不怕?”

“怕什么?鬼魂灵仙也都是文人写出来的。”书生一边说着话,一边拢了拢火堆。再一抬头,却见暗淡的天色里,风筝女突然人形不实,两袖飘飘,素裙荡荡,只有虚影痕迹,书生心里顿时也忐忑了一下,想到身边还有马兄,便自我壮胆地说:“这荒野中,没有人烟,我们却能相聚,岂不是幸会?”说完,扭头看了看马兄。二人眼光碰在了一起,马公子把眼皮一颤,递来一个胆怯的表情。

书生也强打精神地笑道:“女子大都藏于深闺,轻易不与男子相处交往,现在这荒无人烟之地,不是狐仙,哪里来的懦弱女子?我若是在家种田,哪里有得见异灵的缘分。默默一生,不如轰轰烈烈,这样才有故事。鬼神是人形的,便来自人类,是兽形的,便原本是兽。没有人和兽,便没有他们,他们来自我们,我们有何惧哉?”

风筝女道:“如此话题,说的沉重了,不说也罢。我虽是一狐,不似那饱读诗书的女子,但天下之人道,也略知一二,不是精明绝伦,也见解独到,公子那日一言更让我茅塞顿开。我虽然只有三百年修行,却在某些方面,已经如同在山中修炼了千年,要不然,我怎么敢来驱赶这破庙里的灵仙鬼怪呢?这荒野中没有人烟,你们来了,对他们来说,实在难得,他们能放过吗?可是你们却不信。现在我来了,你们可以安稳过夜了。我真是拗不过你,还要保护你。”

书生看风筝女有嗔怪之意,也把盛气压了压,带着疑惑的口气说:“你们来,看似有担忧之意,我倒怀疑你们俩能不能行?”

“你们有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灵魂来自人,却有人不具备的本事,狐也是一样,公子不信,你听外面,马上就有一阵风过。”

须臾间,风声走过,门窗嚓嚓声起,透落扬尘,一丝冷意渗入庙中。

书生面有诧异,扭头看了看马兄。

“你看我干什么。”马公子嗔道,“这呼风唤雨的本事,恰说明了他们真是狐仙。早我就说了,此地不能呆。现在你也变的快,刚才还不信有仙魔呢,现在竟然能论一论狐仙的来历了。”

书生也嗔道:“你怎么大惊小怪的,谁来了,咱不是还好好地站在这呢嘛。”

马公子也不和他计较,又退到了火堆后面去了。

风筝女也觉得气氛沉重了,微微一笑,话题一转,说道:“信与不信,话归正题,那日公子相助,小女这是来感谢公子的。”

“那日仅仅是放风筝而已,何来相助之理?”

“公子不知,你助我修成了人形,我才能与公子见面。”

“这是怎么回事?”

“我受公子两世相助,也是天之机缘,详情你以后自然知道。现在我们来了,你们可以静静地在这里过夜了,只要我在,你们便不会受到骚扰了。”说完,往后退了两步,便在黑暗里消失了。

马公子这才上前对书生说:“奇怪了,我回到火堆后面就能看见狐仙,到了你跟前就不行。这是怎么回事?”

“肯定是烟火能显影。这回我的书可有的写了。”

相关推荐:万道仙师随身带个狩猎空间几度秋凉意漫威之狂魔毁灭游戏世界修改超凡快穿之美人如裳总裁爱而不得我在九叔世界出马未来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