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收藏 >盛世收藏

价值14亿的砚台(求订阅、求月票)

唐风这一离奇的举动让节目的模特小姐目瞪口呆,这是在估价,0可不是那么好加的,一个0就是原价的10倍啊。一边的范紫韵拿过纸板,也不知道她是真的惊讶还是主持人习惯性的故弄玄虚,她先用手捂住张开的樱桃小嘴,然后问唐风道:“唐先生,你确定吗?”

“哦,对不起,我写错了。”唐风歉意的说道:“现在可以改吗?”

范紫韵恨不得踢唐风两脚,搞什么啊,节目时间是精确到秒的,但她不可能真的去踢唐风,形象最重要,这可是现场直播。范紫韵优雅的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

唐风拿起记号笔在七个0后面又添了一个0,14后面八个0,那就是14亿,一方端石砚台,唐风居然估了这么一个惊世高价。

范紫韵看纸板之际碰了碰唐风,唐风知道她是在提醒自己,这是现场直播的节目,不要乱来。唐风轻描淡写的说道:“古玩很难估价,这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14亿也就罢了,居然还是保守估计?模特小姐觉得唐风不应该来鉴宝,他该去神经病医院。

时间容不得范紫韵多做考虑,而且她也相信范老爷子的判断,唐风不是胡说八道的人。她将另一张纸板递给唐风,并说道:“唐先生请写下你的鉴定结论。”

唐风接过纸板,写下“宋代 普通端石所制端砚”几个字后将纸板交还给范紫韵,范紫韵接过纸板伸手做请状,示意唐风坐到嘉宾席位。

可能是为了形成PK的态势吧,嘉宾所坐的位置很像一张梭哈游戏的赌台,唐风被安排的位置和三位嘉宾隔桌相望,目光对视,四人同时点头致意。

范紫韵继续主持着节目,她面向观众,大方得体的说道:“各位嘉宾,各位来到现场的朋友,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一号藏家需要鉴定的藏品已经鉴定完毕,请大家稍事休息,我们一会儿再见!”

娱乐类节目都跟妓女似的,而广告就好像是嫖客,一到某个时刻就会强势插入,一晚要插好几次,更加可恶的是,每次都他M的不止一个。

广告时间,范紫韵来到唐风身边,她将手里的纸板放到唐风面前,唐风望向纸板,上面写着:不要抬头看我,你的估价太恐怖了,和另外三位嘉宾的估价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你真的确定吗?另外三位嘉宾可都是知名的鉴宝专家,有一位还是来自国家博物馆的。

唐风不动声色的伸手做了一个“OK”的动作,表示没有问题,不过,他的心里也捏着一把汗。他对自己的鉴定是很有把握的,但他担心自己的证据不被另外三位专家认可。如果是在古玩市场上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反而会高兴,但在电视鉴宝中,如果他们一致不认可,谁都没办法证明唐风的鉴定的。

一会儿,节目再度进入直播状态,范紫韵亮出了一号嘉宾的鉴定结论,纸板上写着:普通端砚。

接着,她亮出二号嘉宾的鉴定结论,上面写着:端石端砚,疑为仿宋。

三号嘉宾就是范紫韵所说的那位来自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他应该是柳月的同事,他的结论比较详细,上面写着:宋代端砚,普通端石所制,所留款识疑为后世加款。

如果能确定这方砚台是古砚,断代其实并不难,因为古砚的外形制作和雕琢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唐宋时期,砚材丰富,砚石的开采相对容易,这个时期的砚材尺寸都比较大。

因为当时的砚材资源并不稀缺,人们还没有把砚台当做工艺品来精雕细琢,他们只追求砚台的实用性,而这方砚台古朴雅洁的外观就很符合宋代古砚的风格。但是,古砚也是做容易作伪的石质古玩,因为唐宋时期的古砚富裕空间很多,后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加铭添花。

结论过后,范紫韵开始量出嘉宾们的估价,前三位嘉宾的估价都在两三万左右,当范紫韵亮出唐风的估价时,那一长串的0就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一样,让台下发出一片惊呼。坐在唐风对面的那三位嘉宾也开始交头接耳,其中的两位纷纷摇头,只有国家博物馆的那位专家露出些许深思的神情。

范紫韵不慌不忙的说道:“四位嘉宾的估价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但我们只能听到其中一位嘉宾为自己的估价做出解释。谁来鉴定,由你决定,请大家拿起手中的投票器,支持一号嘉宾的请按一,支持二......支持神秘嘉宾的请按四,投票开始。”

今天的投票注定只能是走过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非国家博物馆的那位重量级专家不可,但是,意外却偏偏发生了,即时投票结果很快出来,唐风的得票超过百分之九十九。

此刻,范紫韵的内心也在祈祷,她是真的希望唐风能够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的估价。如果他的估价证据确凿,充分合理,令人信服,那这档节目肯定会上明天各大报纸的头条。最最关键的是,下一期《盛世收藏》的收视率会因此而飙升,不,已经不能用飙升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爆发或者是井喷。14亿的端砚,这实在太疯狂了。范紫韵心里在充满期待,嘴上可在说正事儿,她说道:“现在,我们就请唐先生说出他的估价理由。”

★我知道,在VIP章节里不该写这些的,但我还是忍不住。我是宁愿太监也说不出诸如跪求订阅之类的话的。但我请你们理解一下,一边上班一边写书真的很不容易,我现在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是真心支持这本书的,但是,惨淡的订阅只会让倾覆为了生计而放弃写作。你们不愿意如此,倾覆更不愿意如此。再次恳请大家支持正版订阅,每次订阅不过几分钱,却善莫大焉!★

唐风调整了一下话筒,说道:“在作出这个估价之前,我想到过很多词汇,诸如无价、价值连城之类的。但是,我觉得,古玩的价值还是需要用一个数字来量化,所以,我作出了14亿的估价。即,13亿多的中国公民,加上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全球的华夏子孙每一个人出一块钱,这就是14亿的由来。而这方砚台完全配得上这个估价,因为,这是一方‘正气砚’、‘英雄砚’,这是岳飞使用过的砚台,这砚背‘持坚守白,不磷不淄’的八字铭文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亲自篆刻的。而且,这方砚台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谢枋、文天祥、吴鲁先后都使用过这方砚台,并添铭留款,这不是一方砚台,而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好!”台下观众的喝彩声打断了唐风的话,掌声如雷鸣一般响起,他们如此激动的表现不是因为唐风的话具有非同寻常的感染力,而是因为‘正气砚’之名如雷贯耳,足以让每一个龙的传人血脉喷张、豪情四溢。

在领导眼中,不明真相的永远是群众;在专家眼中,不明真相则是业余爱好者。透过另外三位嘉宾的眼神,不难看出他们的态度,他们并不认可唐风的判断

如果这方端砚真的是正气砚,它的价值根本就不能用钱来衡量,正如唐风口中所说的那样,全球的华夏子孙每一个人出一块钱,14亿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估价,而不是真实的价值。

范紫韵出生书香门第,她当然知道这方是事实存在的,但是,如果这真的是正气砚,为什么其他嘉宾都没能看出来,唯独唐风能看出来呢?要知道,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古今第一砚啊。

根据清朝道光年间的举人梁绍王的《两般秋雨庵随笔.岳忠武砚》的记载,岳飞被害后,它的这方砚台几经辗转,最终流落到南宋末期诗人、抗元名将谢枋得的手上,他得此砚,如获至宝,在砚堂留下了“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与铭文相若,此盖忠武故物也”的铭文。

南宋咸淳九年十二月十三日,谢枋得将这方砚台转赠给了文天祥,文天祥在砚台的砚堂下端篆刻上了‘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勿失道自全’的二十一字铭文。

事实证明‘守之勿失’只是一个美好愿望,三位宋室孤忠死后,这方砚台经朝历代,辗转飘泊,阅尽世间沧桑。在1894的秋天,福建晋江人吴鲁意外在皖南获得此砚,吴鲁有感于此砚‘得乾坤之正气’,遂为之取名为‘正气砚’

相比名垂青史的岳飞,谢枋得的忠义也毫不逊色,谢枋得是南宋宝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256年的进士,与文天祥同科。1257年,谢枋得因组织民兵抗元有功,任科举考官,又因其性好直言,得罪权臣贾似道而遭黜斥。宋亡之后,谢枋得隐居福建,元朝屡次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坚辞不应。1289年,当时的福建参政魏天祐强行将他押往元大都,但谢枋得坚贞不屈,在今天的北京法源寺绝食而死。

为这方端砚起名的吴鲁也不是无名之辈,吴鲁字肃堂,号且园,光绪十六年的殿试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为人刚正,一生忧国忧民,他所著的《百哀诗》深刻的记录了腐朽无能、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致使中国陷于被动挨打的惨痛情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他对满清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痛心疾首,《百哀诗》中充满了愤慨,但是,当八国联军打进中国时,他又挺身而出,担任清政府的军务处总指挥,奋起抗战。

小小一方端石砚,书写了豪情万丈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书写了视死如归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书写了正气凛然的“毋效楚囚相对泣,拔剑收取旧山河”,当所有的这些,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再感慨民族的苦难,有的只是一路披荆斩棘的豪迈!

这就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传承,也只有古玩,才能将这种传承镌刻得如此深刻形象,让今人为止震撼。

但是,唐风的判断缺乏理论依据,这方古砚除了砚背上的‘持坚守白,不磷不淄’的八字铭文外,无一符合正气砚的特质,连尺寸都小了几号。

---月票能够加速揭秘---决不让你后悔---(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天下收藏全球收藏大收藏家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我的女友是系统至尊仙帝重生都市重生之大收藏系统文艺收藏大师都市美女收藏家收藏家艾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