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之特种兵王 >大明之特种兵王

第一百三十一章 袭扰敌后

鬼神不言的,有时候并不仅仅是帝王心术,作为一个部将,随便说主将的心事,有些时候也会招致不测之灾。比如这名提督大人。就是彻底的犯了多尔衮的忌讳了。

应该说,多尔衮并不是什么善良大度的人,如果他是的话,就不会拿着汉军和绿营当成消耗品了,而且毫不讳言的说,也许汉军和绿营的士兵在他的心里还不如攻城的机械有分量。

在这样的统帅部队里当伪军,也是不那么舒服的,而且相当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不反抗,很快就就会被消耗掉,成为彻头彻尾的炮灰。张脚丫似乎还打算说点什么,但是那句军法从事,确实直接把他给吓唬住了,简直是杀人如草不闻声了。张提督很知趣的退了下去。

残酷的攻城战斗就这样持续着,直到十个突击队都消耗殆尽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的收获。此战,山海关守军阵亡二人,轻伤二人,换来正白旗汉军八百人阵亡的战果。这样的打法,简直已经不是战斗,而是屠杀了。

我记得冷兵器时代创造了这样的比例的,似乎也只有戚家军了。不过不同的是,戚家军那是真正的一刀一枪的短兵相接。而守城的大明军队是没有这么高的战斗力的。但是所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并不是一句废话,毕竟这群明军没有那么愚蠢的道德。他们总喜欢在对方爬到一半的时候,扔石头。

山海关这个地方,别的没有。但是石头却着实并不算什么稀有的物品,换句话说,石头是用不完的。不过这也算是相当厚道的处理方式里,记得多铎领兵攻打山海关的时候,他的士兵在云梯之下,收到的待遇是被开水浇灌。

那么开水和石头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当然不一样,这一次,基本上这一共十波突击队都是被石头砸死的,或者是掉下去摔死的。但是上一次情况就不同了,很多人都是烫死的。在摔死之前被烫死,或许是一种比较人道主义的死法。但是摔死之前没有烫死的话,那么烫的差不多了再摔下去,是相当残忍的。

因为临死都没能看清楚扑面而来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子的存在。这是相当憋屈的事情,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太憋屈了。如果你看一些武侠片,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桥段,那就是,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干掉之前,对方通常会说这样的一句话,:“今天,就让你死个明白”。恩,这么酸爽的话,简直是屡试不爽的。相当有感觉。

而山海关城下的清军士兵甚至连这个待遇都没有,他们都是一群连死都没能死的明白的人。不过这一点在我看来,倒是值得浓墨重彩大书一笔的事情。如果非得让我把一切的感想都浓缩成一个字的话,我希望我说的那个字是,该!

恩是的,不过我们还是回到现在的战场上来,其实有一点多尔衮和多铎是真的不同的。或者干脆说是多铎和多尔衮的不同。我们说过,多铎的镶白旗里,也是有汉军旗兵的,而且人数也并不少,粗略的估算一下的话,镶白旗的汉军大致有九千人左右,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

但是多铎在进军山海关的时候,就没有这样拿着汉军当炮灰使用,他是用正经的满洲旗兵来作为排头兵的。虽然那场战役,是双方互有胜负,多铎的镶白旗损失的人数较多,大致在将近两千人左右。而山海关边军占据了主场优势,却也损失了五百人以上。更重要的是,城墙差点被凿成了豆腐渣工程。

我再次的说一遍,我并不喜欢满洲军队,我也不喜欢侵略者,我自始至终都认为,马背上的得意和马刀下的冤魂,生命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脑袋掉了虽然只有碗大的疤瘌,但是这个疤瘌是不太好愈合的。

然而纵然如此,我却不得不承认,满洲八旗的战斗力,是那个时代的强者,当世罕有其匹,灭高人有罪,我是一个尊重事实的人。在当时,能够和八旗士兵正面交战的,基本是也就是天雄军(已经集体阵亡)和关宁铁骑了。后来的孙传庭所部秦兵还没有登上这个时代的历史舞台。

经常看一些抗战题材的作品,知道游击战术的精髓,那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但是对于山海关的士兵来说,山海关这座孤城就是他们最后的军队,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能打的赢,他们是胜利者和守卫者。如果失败了的话,那么他们也无路可走,只能死在这里。

多尔衮是一个后世称道的军事天才,也是一位政治大家,不然,他不会留下关于皇父摄政王和成宗义皇帝的种种传说。但是此时此刻,他还并不成熟,至少在山海关前,作为四万大军的统帅,他并不成熟。

他一遍遍的让汉军士兵冲上前去送死,明知道这样的添油战术没有什么大的效果,却依然这样做。这也说明了,汉军旗在他的眼里并不是地位低下,而是根本就谈不到地位的事。这一点,他比起来和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多铎来,真的是差了很远。

这位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猛将,此时此刻是四万大军的统帅,但是他并没有定位好自己的位置,以至于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来做事。他并不知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在内部攻破的。如果汉军旗反水的话,直接会导致战争的天平倾向。

我们已经把主角饶安晾在后台很久了,如果再不让他出来露个面的话,那么估计很多看官已经忘记了他是主角了。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故事情节铺排的太长了,大致整篇小说下来得两百万字的篇幅,有时候单单把故事情节给介绍的差不多了。就会影响主角的出场。

然后我决定,让他出来透透气了。我们说过了,知道多尔衮贸然向山海关方向出兵的时候,多铎也立刻做出了接应自己哥哥的选择,他虽然和哥哥之间发生了一点小误会。但是哥哥毕竟是哥哥。

在出征之前,开一场动员大会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这场动员大会上,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多铎同志本来处理的相当好,准备去斩草除根,但是他派去执行这个任务的苍白同志去是不靠谱的。

在多铎的部下,镶白旗九千汉军中,已经有三千人左右被串联了。不得不说,饶安和苍白两个人,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人,在搞情报和反间工作反面也是相当有一手的。他们混在多铎部队的人数仅有三十人,且回了一趟关内,还留下了几个人。二十多人搞策反工作。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我默默的在内心的身材喊了一句,香蕉你个大西瓜的,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吃饭睡觉打豆豆了。说好的汉军都是铁杆的伪军呢,说好的汉奸习性都深入骨髓呢。怎么这么容易就给策反了呢。

但是我忽然也就释然了。无论是游击队也好,武工队也罢,总喜欢给这些二鬼子们记下一些红黑账,用来吓唬人,你别说,还真是百试百灵的。再说,伪军除了为了吃饭,也主要是为了活命,在他们觉得自己活命都是问题的时候,如果还是铁了心的要干伪军。那就是真的不要不要的了。

接下里,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了,策反工作也做的差不多的了。在一支三万人的部队里,如果有三千人在战场上反水,绝对是一个相当大的连锁反应。大到非常。所以,策反工作也就做到这里,就算是铺垫的差不多了。

下面,还有一件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暗杀。在这里制造几起暗杀事件,在出兵的前夕,让恐怖气氛传遍整个军营。如果多铎还是不顾阻碍出兵的话,那么他的部队士气肯定是偏低的。而且一旦到了城下,这三千人就会发挥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

那么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多铎暂停出兵增援,在盛京城内展开排查,准备被事情给搞清楚的话,那这样同意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就算是给山海关边军减轻了攻击压力。

而且,饶安也没有说杀几个人就算是完事拉倒了。如果这还不能阻挡多铎的步伐,那么,就要把杀几个人变成干掉一群人了。制造一些纵火事件。

在日内瓦公约里,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交战双方都不许使用毒品和毒气。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当然,对于倭国不遵守公约的情况,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倭国的人,你基本上就不能用人类的思维来思考他,如果真的把他们当成人的话,他们会把你拉入倭国人的思维,并且用弱智的语言战胜你。

不过,饶安还是自觉遵守了日内瓦公约,不准备使用毒品,然而纵火这事,就不是不能干的了。(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重回1986都市:我成了富二代反派剑来同人故事蜜桃王妃安知君卿意崛起军工从相声开始的巨星我的美女老总重生六零好时光我在六零开闲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