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美利坚之鹰 >美利坚之鹰

第十四章 训练菜鸟

“先生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乔治?寇蒂斯少校,从今天开始就是你们的中队长了,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点,就是在战斗中,你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我的命令,任何时候都不得违抗!好了,我的介绍到此为止,现在你们也把自己的名号报来。”乔治的自我介绍真可谓是简洁明了。

“我是泰勒?墨菲海军少尉,来自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市。”或许是为了在乔治心目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左边那个少尉抢先说道。

“我是蒙特利?阿德莱德海军少尉,德裔美国人,来自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被墨菲少尉抢了先,阿德莱德少尉显得有些不高兴。

“好了,墨菲少尉,阿德莱德少尉,我们这就算是认识了。有一点我需要首先给你们声明一下,因为rr现在我们太平洋舰队的航母舰载战斗机中队都是采用的典型3机编队,所以我决定‘自我牺牲’一下,亲自担任你们2个小菜鸟的长机,顺便负责你们在航母的飞行训练。为了不在今后的战斗中给我拖后腿,所以,现在就给我开始训练,小菜鸟们!”说完,乔治便带着墨菲和阿德莱德两个人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飞行训练之中。因为两个人在飞行学校已经进行过相关的基础性训练,所以现在乔治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他们进行驾驶飞机在航母起飞降落的培训,让他们适应在航母的起降过程。

有过飞行经验的人都知道“起飞危险、降落不易”的道理,看似简单的起飞降落过程,其实是飞行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阶段,而且相比于陆基飞机的起降,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更加复杂,也更加考验一个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水平。由于二战时期的飞机都是活塞式飞机,重量较轻,机翼面积较大,升力系数较高,起飞速度较小,滑跑距离只需要100多米,甚至几十米。这个距离航母的飞行甲板完全能够达到,所以这时候的航母弹射器装备并不普遍当然这也和当时蒸汽弹射器的技术尚不成熟有关,只是在战时为了使更多的舰载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升空参加战斗,有些航母才装备了弹射器,“企业”号的木制飞行甲板前端就装有1台蒸汽弹射器。这时候的舰载机,其实几乎就是直接把陆基飞机搬到航母就成了舰载机当然轰炸机之类的重型飞机除外。在舰载机起飞的时候,航母需要逆风加速航行,这是为了增加相对速度和飞机升力。同时,航母的地勤人员会在舰载机的起落轮前放置一块拦阻木,当飞机螺旋桨达到一定转速,获得足够的升空推力之后才会拿开。这时候舰载机飞行员就需要控制好方向和角度,使飞机从飞行甲板起飞升空,而不是掉入大海之中。

舰载机的降落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飞行员必须一边控制飞机降落的速度和方向,一边注意飞行甲板升降指挥官的信号,以便确认自己的飞机能否正确地降落。如果出现错误,就必须立刻拉起,重新尝试降落。当然,此时的美国航母都已经配备了降落阻拦索,因为这东西英国人在二战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它的原理也很简单,一根钢索横在飞行甲板,用刚性的簧片支起几厘米,钢索绕过滑轮连在甲板下面的一个油压减速装置和一个松紧调节装置。舰载机降落的时候用一个捕捉钩钩住钢索,通过油压装置的作用实现减速。这种阻拦装置除了部分零部件的结构之外,其基本原理跟今天的阻拦装置基本一致。在降落的时候,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才可以保证钩住其中一条阻拦索。同时他还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一旦他没有挂阻拦索的话,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加速离开飞行甲板,然后重新准备降落。

其实有过类似经历的乔治明白,舰载机起降给飞行员造成的最大困难,还在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因为航母的飞行甲板相对于陆地机场而言,毕竟还是过于狭小,这就要求飞行员在起降过程中的操纵精度必须非常高,原来那些在陆地机场允许的误差范围,在航母就绝对不能接受。而且航母在海面的不断游弋,可能会对一些刚刚舰的飞行员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势必会影响到飞行员的心理情绪。飞行员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他的技术水平发挥肯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一点在空中加油飞行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而舰载机的起降,其环境比空中加油更加苛刻,对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而要想克这种服舰载机起降的心理压力,除了通过反复不断的训练,就没有其他办法和捷径了。只有先让飞行员从心理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飞行技术产生认定和接受,使他们的恐惧心理逐渐减弱,然后才能发挥出飞行员原有的技术水平。这也是乔治之所以对墨菲和阿德莱德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因所在。

利用最近“企业”号经常出海巡逻的机会,乔治带着墨菲和阿德莱德已经断断续续地进行了超过50个小时的强化训练。在乔治的悉心教导之下,两个人都已经逐渐掌握了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的窍门,基本都可以在航母顺利地起降F4F“野猫”式战斗机了。

“泰勒,蒙特利,你们两个学得真不错,我很少见到像你们这样具有极高飞行天赋的人,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其他人通常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训练任务。”看着从“野猫”式战斗机面走下来的墨菲和阿德莱德,乔治脸难得的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毕竟以后他们两个就是自己的僚机了,谁不知道一个优秀的僚机对于长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些时候更是能否保住性命的关键。

“多谢长官夸奖!”很显然,墨菲和阿德莱德两个人对于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显得有些得意洋洋。

“不过你们可别高兴得太早,真正的训练还在后头呢,只有在战场真刀真枪地生死相搏那才是真正的训练。在欧洲战场,很多平时训练优秀的飞行员,一枪没开就被击落的事情多着呢!”乔治看到两人有点沾沾自喜的苗头,便及时地向他们泼了盆冷水,他可不想出现伤仲永那样的事情,不然就可惜了这两个好苗子。

“是的,长官,我们一定谨记你的教导!”墨菲和阿德莱德连忙端正态度行礼,一脸严肃地回答道。

这段时间里,乔治白天就在航母训练菜鸟,晚则是在杰西卡的别墅里夜夜笙歌,工作生活两不误,简直快活似神仙。而墨菲和阿德莱德两个人也顺利地完成了空战格斗、僚机相互掩护攻击、为轰炸机提供护航等等相关科目的训练。时间也在这平淡无奇的训练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之间,日历已经翻到了1942年。对于美国海军、对于太平洋舰队而言,1942年将是令人难忘、艰苦但是光荣的一年。

1942年1月2日,太平洋舰队的参谋部向尼米兹将军,提出了用航母袭击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计划,这也是在尼米兹将军的授意之下制定的主动出击方案。但是作战计划刚一出台,便引来了太平洋舰队下激烈的争论。多数军官都反对派航母袭击日军基地,因为他们认为日军方面对于靠近珍珠港的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可能遭到美军航母的袭击绝对早有防范。

美国海军第14军区司令克劳德·布洛克海军将就激烈地反对用航母实施袭击,他认为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现在已经丧失殆尽,航母将是美国最后的机动防御力量,如果一旦出现什么闪失,那么日军就可以在太平洋为所欲为,恣意横行了,布洛克将希望能够通过他的资深经历说服比他年轻的尼米兹将军接受自己的看法。

但是,尼米兹将军认为他不需要别人的指教,因为他自己完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支持尼米兹将军的军官们都赞同他在指挥提出的见解和想法,认为拟定中的作战计划是富有进取精神的,乔治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找小日本麻烦的事情他理所当然地会支持了。

在作战计划的制定讨论过程中,尼米兹将军想到了第特混舰队的司令哈尔西海军中将,他作为一线部队的指挥官,对于这个计划具有相当重要的发言权。

1942年1月的一个晴天,“企业”号航母编队结束了海巡逻任务回到珍珠港,尼米兹将军便趁这个机会找来哈尔西中将准备商议作战计划。哈尔西中将是一个典型的海军军官,他眉毛蓬松、皮肤黝黑、身体健壮、动作急躁而鲁莽,但是同时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的目光中不时地闪现出对士兵的深情厚意,对敌人的无比痛恨。哈尔西中将无拘无束的豪爽性格,在这之后甚至一下子就赢得了目中无人的麦克阿瑟的惺惺相惜。哈尔西中将的强硬态度表现在他的工作方法,以及他下达命令时的简短和令人琢磨不透之,比如他常说“去把他们搞来!”或者“不管你做什么——要快!”。但是实际,哈尔西中将大多数时候还是像尼米兹将军一样,说话柔和,谦恭有礼。

当听到很多人都反对这个作战计划之后,哈尔西中将便风尘仆仆、怒气冲冲地闯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会议室。他在会慷慨陈词,大声痛骂失败主义情绪,对尼米兹将军的作战计划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因为哈尔西是声名显赫的海军中将,而且还是第特混舰队的司令,受到太平洋舰队全体官兵的爱戴和尊敬,他在关键时刻的讲话是很有分量的,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于是,袭击日军基地的作战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

知道要去空袭被日军占领的海岛,乔治不由得抓紧时间,对墨菲和阿德莱德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免得到时候打起仗来掉链子,拖自己的后腿。而墨菲和阿德莱德两个人在知道要出海作战之后更是显得兴奋激动,训练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正所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马就要真刀真枪地战场了,谁又敢马虎大意,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呢。

相关推荐:重生之好莱坞财富人生开局成神招募玩家美国大地主我的美国西部时代土豪美利坚最强高手权谋官场危险同居人变身武娘仙城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