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福宁殿 >福宁殿

209、二百〇九

内室中安静无比。

即便福禄知道他们陛下怕是有事, 过了许久不见动静,到底还是又进去,隔着珠帘问道:“陛下可睡?”

赵琮取下面上的纸,忽然就有了精神, 他边起身,边将信纸塞回信封, 拿上两封信就往书房走。走过珠帘时, 他笑道:“天凉了,珠帘凉了, 换成布的吧。”

这些都是小事儿, 本就是要换的, 福禄点头,见他们陛下起身了,着急道:“陛下不睡觉歇下?”

赵琮笑:“突然想起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啊……”福禄跟着他,着急问,“陛下还是歇下吧。”

“忽然有了胃口,你去给朕下碗面来吃。”

福禄一愣, 不过见他们陛下主动要吃的, 这是大好事,他就赶紧往外跑, 叫路远进来陪。

路远一进来, 就见他们陛下正盯着桌面上的一样摆件出神。

他也不敢再往前去,就站在书房门边候着。

赵琮在看从前赵世?给他从楚州寄回来的石头,青蓝色间着一道白边儿的石头。如当时一般, 这块石头一直与一块白玉佩包在一起,就放在身后书架上的一个暗格内。

他方才找赵宗宁春日里亲手做的桃花纸,翻到了这两个物件。

当时,那块玉是他特地找来,亲自刻了“小十一”,预备送给赵世?的。只是那时也正值两人尚未捅破时,他给忘了。之后事情种种,他再没想起来过。这会儿,他再把这两样东西仔细打量,心中又是一番其他感触。

在未看到小十一的亲笔信前,他真的已有些绝望,甚至想到,假若小十一真的骗他、背叛他,他该如何是好?他知道自身的责任,但有那么几个瞬间,他的确已经豁出去,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

现下,信看了,心结也已解。

再看到这两样恰好出现的物什,不由又露出笑容。就如同当时他对染陶说的话,他赵琮也好,他赵世?也罢,定会好好在一块儿。

玉与石是能在一起的。

他伸手,缓慢抚摸那块赵世?亲手从海边捡来的石头,石头表面渐渐变暖。

他再笑,心中不知在对谁道——你瞧,石头肯定是能被捂暖的。

赵琮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但给赵世?的回信终究也就五个字:朕等你归来。

用的是赵宗宁亲手做的桃花纸,做得精细,统共也就没几张,纸中搀着桃花汁子,淡淡揉着清香,纸面上还撒有桃花。

赵琮心满意足地将信纸塞到信封中,信封上写有“与十一书”四个字。转而他就将信递给路远:“叫他们快些传给你们郎君。”

路远应下,接到手中偷偷看一眼,心道难怪陛下瞬时就高兴了起来!

他乐颠颠地去找人送信,赵琮兴致高昂,慢条斯理地吃了面,还又喝了半碗汤,才去床上继续睡觉。

睡前,他想到易渔的事儿。其实他能猜到易渔对赵世?说了些什么,那种情况下,穷途末路的易渔能拿出来说的也就只有他跟小十一的事儿了。按照小十一的那个脾气——他知道,小十一在他面前很乖。

但他还记得小十一刚回来时满身的冷峻与清冽,甚至可以说是戾气。

其实小十一从来就不是个好相与的人,他也知道小十一为他忍耐许多。

易渔说那样的话,小十一唯有比他更为暴躁的,的确很容易误杀。

不过易渔这样的人,也算是咎由自取。

本该真能风风光光活一回,积存实力,等待时机,将来定能为相,只是他等不得。

赵琮想罢,就迅速在脑中抛开此人,入了睡梦当中。

翌日,好梦的赵琮醒来,兴致很高,主持了朝会,亲眼看着宫中禁兵整装出发,才又去崇政殿处理政事。

姜家的事儿是解决了,可还有西夏跟女真的事儿,事情总是源源不断。

他平白欠了完颜良一个人情,不知完颜良什么时候要来取。他也再派人去西夏打探消息,暂也不知西夏如今是个什么境况。李明纯并未主动向他求救,他自也不能出兵相帮。

现在西夏境内的事儿,是他们李家的私事。

话说得再凉薄些,这些周边国家闹得越厉害,才越发利于大宋才是。

他作为大宋皇帝,即便觉着李明纯是个不错的人,性子谦和、仁义,值得深交。他也不能真与之深交,真为了他的品行就要偏帮大皇子。反正无论是大皇子,还是李凉承上位,他心中都有一套方案。

除了这些事儿,还有就是,邵宜失踪了。

邵宜是绝对忠心的,赵琮派人去找了,暂时还未有消息。但赵琮心中能猜到当时境况,邵宜出太原府的时候怕是就能看出姜未阴谋,也定要回来救他的。只是这个救的过程中,兴许发生了些什么。

他只能再多派些人去找。

他这一天兴头高,见了许多人,做了许多事,就连赵宗宁的婚事,也特地询问一番。得知一切准备妥当,心中很高兴。

这么一高兴,他想起了后宫中自己的妃子们。

他去往后宫的时候并不多,难得兴致高,他便去看看她们。

陛下驾到,可把后宫中四位娘子吓了个正着。

就是钱月默也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福禄都进雪琉阁了,她才知道是真的,立即慌慌张张起身去相迎,迎到门口行了礼。

赵琮笑眯眯叫起,还道:“将其余三位娘子也叫来吧,今儿一起用个晚膳。”

钱月默应是,叫人去安排,她则是陪着陛下进去说话。

没一会儿,戚娘子跟另一位美人娘子就速速赶了来,戚娘子高兴疯了,面上通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琮已经知道戚娘子与易渔之间些微的关联,也知道戚娘子背地里说的那些话。但是他看到这位高高兴兴的小姑娘,也不忍心罚她。说白了,这位戚娘子是真没脑子,被人利用而已,还真是一片真心对他。

他原本就愧对这些小姑娘,易渔已死,他暗地想着回头给个戚娘子换个宫女也就算了。

因而,他还对戚娘子笑了笑,这么一笑,戚娘子彻底不敢再抬头了,连耳朵都红了起来。

赵琮“咳”了声,不敢再笑,赶紧收起笑容。

他等了会儿,见还差一个,问道:“田娘子呢?”

戚娘子听到陛下竟然记得田美人姓田,心中一阵好气,气鼓鼓地低头搅着手中帕子。

钱月默则平静道:“陛下,田娘子这些日子一直身子不好,在屋里养身子呢。”

赵琮之所以记得这个人,就是因当初她身子不好,找不到御医,求到了染陶跟前,染陶多说几句,他才记得这个人。他听到钱月默这般说,随口应道:“朕记得给他瞧身子的是陆御医吧,上回她还去福宁殿谢恩,朕瞧着身子已是大好,还留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怎又病了呢。”

“许是秋日里头天凉。”

“叫她好好养着吧。”赵琮也不在意,转而说起其余的事来。赵琮两辈子都是君子风度,随便说些话,也能叫这些妃子们心中喜悦。他还特地赏了她们许多首饰跟衣料子,且四个人分到的是一样的。

其乐融融地用完晚膳,他回到福宁殿,面上还是笑意。

随后的几日,赵琮一直保持着这样良好的精神势头。

大约五日之后,他才开始有些伤神,怎的小十一还没有回信来呢。按理来说,小十一现在已到淮南一带,也该接到他的信,并给他回信才是,怎还没有。

他再等了两日,依然没有,心中就有些慌。

就这般慌张着,有一日,赵琮还在崇政殿处理着事儿,兵部尚书忽然大步迈进来,他抬头,兵部尚书满脸严肃:“陛下,魏郡王世子赵从德在宜州扯旗造反了。”

“……”

赵琮愣住。

赵从德竟然真的有这个胆子。

赵琮原以为赵从德那样怂,根本不敢做这种事,即便要打仗,也是借的西南的名头,哪料到他自己就扯旗了。这样一来,小十一真要去打仗,小十一极度厌恶赵从德,见了他唯有更恨的,打起来怕是真不要命了。赵琮这心顿时跳得飞快,且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

想到他一直收不到小十一的信,他赶紧问:“谁给你传的信?”

“是宜州知州先传来的信,八天前,赵从德便已扯旗,臣收到的信上说,赵从德正在宜州与之僵持。八日之后的此时,尚不知是什么境况。”兵部尚书说罢,将信递给他看。

赵琮看完了信。

字迹有些散乱,显然也是匆忙写下的。

那就是说,他还未从太原回来时,赵世?还未出发,赵从德已经造反。

只怕宜州已被其拿在手中,消息才会来得这样迟。

赵琮尚能稳住,立即就吩咐道:“再调十万禁兵,即刻赶往宜州,用最快的速度,路经京西与荆湖时再分别各抽调五万厢军,务必用最快速度赶到!”

尚书也不多说,拱手应是,转身大步就走。

赵琮坐在榻上,怔愣片刻,立即回神,叫福禄将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叫进来商议大事,并叫张眷带人去围住了整个魏郡王府,不许任何人进出。

而赵从德在宜州造反的事也立刻传遍东京城,这下大家都安静了,热闹也不好瞧了。

若是真被这位世子得手,打进东京城来夺位子,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一时间,东京城也变得紧张起来。

之后,赵琮再也没收到赵世?的信。

赵琮反复安慰自己,赵从德不足为惧,五姓蕃也不过就那么些本领,也不是人人都听他们五家的,再者这五家也不过为了利益而暂时合作而已,不值得畏惧。可他根本安慰不了自己,伴随着与赵世?失联的时间越久,他这心中就越难平静。就连赵宗宁都瞧出了他的不对,特地进宫陪他。

又过了五日,终于有战报传来。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融水县知县林白誓死抵抗,死活将赵从德圈在了宜州境内。赵世?带领的禁兵赶到后,与当地昌化军等军合力,因在意城中百姓,虽还未拿回宜州,却已与赵从德以及他背后的西南各部落对峙上,赵从德不过强撑,想必很快就能被打得退回西南境内。

坏消息是——

赵世?失踪了,似是在追拿赵从德时,从山道上坠落,至今没找着。

说句赵世?是赵琮的命根子也不夸张。

赵琮本就每日为之伤神,听闻这个消息时,他正要抬脚上台阶。这几日渐弱的身子一下没扛住,呆了呆,他一脚踩空,人直接滚到了台阶下。

福禄等人扑上前,想要垫着,已然晚了。

赵宗宁吓了个够呛,迅速白了一张脸,想立刻上去扶,却又不敢扶,只好大声慌乱地喊“白大夫”。

还是福禄跟路远几个太监,小心先将疼得动弹不了的陛下抬进了殿中。

刚抬进去,白大夫还没来,倒先来了个小宫女,她还什么都不知道,一进来就高兴道:“启禀陛下,田娘子有身孕了!”

相关推荐:替嫁美人重生之一世如莲虐文女主画风不对[穿书]同桌令我无心学习危宫惊梦公子难求盘秦丹阳县主爱是世间唯一幻觉[家教]被害妄想症患者沢田纲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