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桃城诡事录 >桃城诡事录

【北山】

北桃城的城郊外,有一片连绵不绝的山,山上满是茂密而高大的树木,少有人住的气息。每年夏季雷鸣的夜色里,便有人看见山中影影绰绰的有些建筑,在雷光亮起时显露,在雷光熄灭时隐没。

那山中有什么?常有人打着“冒险”的旗号进去查探,偶尔也有所谓的“探秘”节目组或是个人主播,在青天白日里去山里查看,自然是一无所获的。而雷鸣之夜,偶有人经过山脚,往往能看到那些建筑的样子:

有人说是欧式教堂一样的建筑,立在半山腰,偶尔能听见雷光击打在教堂上,教堂里面的东西在咆哮的声音;

有人说是破破烂烂的一间瓦房,在雷光中亮起了昏黄的灯光,隔着白纸糊的窗也能看见其中有人影;

有人说是一间小庙,庙子修在凭空出现的一块大石头上,隐约能听到从中传出佛音;

也有人说是一个修了四五层的,没有墙壁只有柱子的亭子,层层上去一层比一层窄一层比一层精致,每一层都有穿着古装的人在饮酒、念诗、打坐、比武;

还有人说是不是建筑,是一颗大树,参天入云而又枝繁叶茂,那树有三百根树枝,每根树枝上有三百片巴掌大的树叶,每片树叶上立着一个巴掌大的发着白光的仙人的形象,他们站在树叶上,在齐声吟唱着什么——当然,这则说法不知从何而来,自然也无从询问是从何数出恰好有三百树枝和三百树叶的。

我冒着所谓“一去不回”的危险,大老远来了这城市。倒不是因为兴趣或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因为工作原因,不过虽然是工作原因,却又和那些所谓的“探秘”节目有些不同——我是一个作家,最近我正在创作一本以各地都市传闻中的神秘地点为中心的故事集,简单来说就是将各地的怪谈通过实地走访后再编纂的一部怪谈小说集。

至于所谓这片城市的种种怪谈与危险,我是将信将疑的——有的事件走访到最后,不是有人装神弄鬼便是有人闲来无事胡编的;而另外又有些事件,却又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比如自从“假面骑士”的传闻流传起来之后,这个城市的犯罪和不可能杀人事件的确减少了很多,而且,时常有被打晕的罪犯被扔到了警察局门口……

不管怎样,在这个城市探访这些怪谈,只要不深入调查,大致是没有太大危险的。我这么想着,开始计划起明天探访北桃城那座山的计划来: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雷雨,虽然已是深秋时节,但我觉得可以去碰碰运气。要准备好雨衣和便利贴,无人居住的山上或许会有野生动物出没,最好备上刀具防身……

就在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听到了隔壁传来的关门的声音以及硬底皮鞋踩在地上发出的咚咚声,在楼道里走了半晌,一直随着声音主人的远去才渐渐平息下来。我的思路被打断了——那是我的邻居,这个城市的怪谈太多,为了方便工作我在城南接近市中心治安不那么差的地方租下了一间房子。居住环境我还算满意,唯一不满的是我的邻居,他据说是个侦探,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我和他没见过几面。只是在这个门外走廊有回音的房子里,时常被他出门的脚步声惊醒。

被打断思路让我有些烦躁。我只得停止思考,在床上翻了个身,钻进被窝睡觉去了。

……

今天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大块大块的云飘在空中,黑得可怕。

这天,阴森森的,街上也刮着冷幽幽的风,叫人不想出门。

可我此时已经在北桃城郊外,那山的脚下了。此时我估摸着大约还有半个小时天就要下起大雨来——天上隐约传出压抑的雷声,隔着衣服都透着一股子湿气的风带着泥土的腥味席卷在山间。

这是一座很高的山,在城中向北望去隔着再多的高楼大厦也能看见它满是苍翠之色地屹立着。现在我站在它的脚下,越发觉得它的高大。半山腰以下隐约能看见有一条两人宽的泥路被开了出来,路旁的树木杂草都被砍伐清空,似乎有人曾经过这里一般。再往上看去,便只能看到密密麻麻树,什么也看不见了。偶有说不出是什么的飞禽从山高处的树丛中飞出,成为天空下一个小小的黑影,叫人心头莫名有些慌乱。

我回头看了一眼大约五十米之外的公路,它是一条孤零零的灰白色的带子,这么横着摆在城郊的废弃小屋和大片的草地中间,没有车子穿过。

觉得有些阴森,这让我有些想走。可我看了看那无人的公路,用“不会有车经过这里的,叫车要等很久”的理由压制了这个想法——我还得亲眼看看这座山的变化呢。

就在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天空越发暗了。

一声惊雷空中响,无数雨花地上开。随着第一声雷声响起,豆子大的雨珠哗啦啦的串成了雨帘,沟通了天与地。下雨了,下了很大的雨。

而那座山,却还是那样的样子立着,孤零零的,在雷光中忽明忽暗。没有建筑显现。

瓢泼的大雨冲刷在我身上,叫我浑身湿透,感觉身上的衣物格外沉重。我张大了嘴,吸了富有湿气的一口空气,却总有种呼吸不够的窒息感。雨水淋在山上,把山上原本坚实的泥路软化,让那条路浮出一层棕黄色的泥浆来。

我来不及穿雨衣,身上便已经湿透。我骂了一句,将准备好的雨衣拿出来扔在了地上——反正也没用了,放在衣服里还增加负担。

雷光忽闪忽灭,让这座山也一明一暗。雷光亮起时,白花花的让我能看清山中树木上的纹路;雷光熄灭时,藏在阴影中的树影让我感觉有什么藏在其中,有些不安。

我犹豫了片刻,咬牙登上了那条已经满是稀泥的泥路。

我还有作品要完成。写书是我所喜欢的职业,也是这个世界上我唯一能接触到的可以生存的净土——远离政治,远离潜规则,远离暗中交易。我不能放弃这份职业。

我踩着滑溜溜的稀泥路,心头提心吊胆,稍不留神便可能踩到藏在稀泥下光滑的石头而摔跤。我走得很慢,抵着风雨,不知道走了多久,我才到了半山腰处。

我看到这条泥路延伸进了不见天日的那片树林之中,在雷光亮起的时候,偶有白光透过枝叶之间的缝隙,碎成一地光的渣子。

要继续走下去么?我心头有些发毛。在这些大树中间的路,越发窄了,只能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甚至要让人侧着身子才能勉强过去。

雷光忽闪忽灭,我却总是看不清远方的树林中藏着什么。我心头不由得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有什么东西,藏在树林的深处,此时正在看着我,无声地笑着;它在等着我走进去,走到它身边去却混不自知,那对它来说是一个好时机。

我深吸了两口气,压下这样的想法。硬着头皮钻进了树林。

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勇敢对我来说是在社会上生存必要的素质。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怕也要上。

我越走越深,陷入密林之中的时候,雷光和已经不足以照亮脚下的路了。于是我只得掏出手机,打开了手电筒的功能——五年前的功能机此时表现出了远胜当今智能机的实用性,它防水,待机时间可达十五天。我将它从被湿透的衣物中掏出来,除了表面湿润加之常年使用的油污让我有些握不住它,一切无恙。

我继续走着,嗅着带着泥土腥气的空气。偶有雨水钻过头顶形成了多层的枝叶搭在我脖子上,不由得叫我心头一惊。

但是我已经不想回头了,下山要花更多时间。在那之前,我要看一看这山中到底有什么。

我不知道走了多久,脚下的路渐渐平缓了起来。再走了片刻,竟走出了那片茂密无比的树林。出了树林,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走出树林呼吸着微微湿润的新鲜空气,叫我不由得有些爽快,一时之间忘了身上穿着污浊而沉重的衣服。

这片山上满是半人高及腰的草地,一眼望去,黄绿黄绿的,若不是回头看见那片树林,直叫人以为是否来到了草原。

除了那块非常显眼的地方。那是在我身前大约十多米的,山坡又显露出弧度的地方。那片地方没有草地,也没有泥土,暴露出灰黑色的巨大岩石来。那岩石大约有二十多米长,不知道陷入山中有多深。岩石正中开了道横着的口子,内里不知有多深,黑洞洞的。

我穿过及腰的草地,一路隔着草也不知道自己踩到了什么东西,有些颠簸地走到了那里。

石头内里是很深的一个洞,只在洞口处借着天光,能隐约看清内里有一条小石道。

人工修筑的痕迹?这就是传说中山上的建筑,还是别的什么?

此时忽然暗下去了,我一回头,才发现天空渐渐转黑,大约再过半小时,天就要黑了。

是下山去改日再来,还是进去查看?我思考了一下,选择了后者。同时我将自己今天的行动编写成了一条短信,设置为二十四小时后发送给桃城市公安局——如果一天后我没有删除信息,那么手机会替我自动报警。

我低着头,走进这个洞。一开始山洞还显得有些低矮,当我深入其中过后,却发现挺直了腰也隔着上顶差了好一段距离。

山洞内里的空气很是干燥,甚至随着我的脚步,还能激起些微的灰尘,弥散在空气之中。我借着手机的光,越走越深。

小石道起初还修成了如阶梯一般的样子,再之后,兼职宛如坡道了。索性其中的石块足够粗糙,可以供人踩着下去。

我一直走,不知道走了多深,回头看见洞口,已经看不见了——不知是天彻底黑了,还是我走的足够深,已经看不到洞口了。

这时我才慌乱起来,没了洞口的光作为指引,我还能上去吗?真该带条绳子来,连着洞口外才对的!

这时我听见了歌声和笑声。

相关推荐:生死场诸天之出租师尊第一位施法者原罪行者瞭望公主闯江湖奥德兰多的守望者乔伊的法术实验笔记末世咖啡馆火影上门女婿开局入赘日向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