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华唐 >盛世华唐

“这个东西就是火炕,和厨房的灶台相连,在厨房做饭就能加热……但火不能烧的太旺了,要不然会把人烤坏的。”

“这是火墙,可以和厨房的灶台连在一起,也可以在房内准备炉子烧火加热……”

“这个东西叫壁炉,也能给房间加热,但不能用来做饭。比起火炕和火墙一点都不实用,太浪费木柴了。”

“有了这些东西,冬天大家就不用害怕冷了,说不定冬天会变得比夏天还舒服呢。”

平壤城外,一处汉人村落的居住地,陈景恪正在一所房子里给几十个庄稼汉讲解自己的‘发明创造’。

单纯的口头讲解怕他们听不懂,都是有实物的现场讲解,还会当场生火让他们观看实际效果。

这些汉子都是十里八村比较有名的泥瓦匠,陈景恪教会他们,他们再回到自己村子推广。

“真的变热了,有了这东西冬天再也不用害怕冷了。”

“是啊,太厉害了,以前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愧是从中原来的贵人啊,法子就是多。”

亲身体会到了火炕、火墙的好处,一种庄稼汉都赞不绝口。

听到大家的夸奖,陈景恪心中也非常的开心。

比帮李世民出谋划策平定辽东,还要开心。

自从打下平壤他就成了彻底的旁观者,每天除了去伤兵营转一转,就是抄录医书。

偶尔李世民会拿一些政务来询问他的意见,但也只是询问,不会让他真的插手。

刚开始还没觉得怎么着,时间长了就有些无聊了。

他想给自己找点别的事情做,打发一下时间。

一开始是给人看病,可在被凶徒刺杀了一次之后,不论李世民还是李明达,都严禁他再随意给人看病。

他本人也很惜命,不用人叮嘱就不敢再随意抛头露面给人看病。

不过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感兴趣的事情,推广他‘发明’的取暖设施。

辽东的气候大家都懂,冬季从十月份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来年三四月份,足足有半年之久。

最冷的时候开水泼洒在空中,落到地上就已经凝结成冰。

初唐时期还没有火炕等取暖设备,辽东百姓基本都是靠苦熬来渡过寒冬的。

陈景恪也是直到听说冻死人了,才意识到这一点。

然后就想起了自己‘抄袭’的取暖设备,找到李世民让推广此法。

这种收买民心的好办法,李世民自然不会反对,马上就开始在辽东推广。

闲极无聊的陈景恪,也换上了一身普通的衣物,假冒普通工匠传授这项技术。

李明达可是很惯着这个心上人的,就特意挑选了几个汉人村落让他过来过过瘾。

李世民很不以为然,但见自家女儿都支持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古代信息传递不畅,新技术的推广也非常缓慢。

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比如火炕。

可以说此物自从被拿出来,就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在整个辽东传播。

饱受严寒之苦的辽东百姓,表现出了惊人的积极性和效率。

而此物的推广,也实实在在的缓解了百姓的痛苦,至少冻死人的事情直接减少了七八成。

对于这个直观的数据,陈景恪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种成就感,甚至比帮李世民攻破安市城还要强烈。

这也让他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内心。

以前他不从政,是惧怕斗不过那一群老狐狸,不想让自己掉进泥潭。

但这个理由说起来总感觉有那么点怂,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现在他可以自豪的说一声,我是真的对此不感兴趣。

教完这一群工匠,陈景恪也长舒了口气。

收拾好工具,在众人的告别声中走出房间。

一股冷风袭来,让他情不自禁的缩了一下脖子,整个人也瞬间清醒了许多。

和保护自己的人打了个招呼,就准备返回平壤城。

刚走出没几步,就见到一个裹成粽子的可人儿,在路口笑盈盈的看着他。

他心中顿时生出无限欢喜,几步走到她身边,关切的道:

“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冻着了怎么办。”

李明达眯着眼睛道:“当然是迎接医师回家呀。”

“我算着呢,今天是最后一个村子,教完他们你就该回来了。”

一句回家,差点让陈景恪眼泪崩出,转过头好一会儿才说道:

“好,我们回家。”

李明达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不明白为何他会被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触动。

但聪明如她也没有追问,主动牵住他的手,默默的跟在他身边。

陈景恪也没有说法,只是紧紧的抓住她的手,慢慢的走着。

说句矫情一点的话,作为穿越者他对这个世界始终有一种隔阂感。

虽然他是魂穿,有生养他的父母,也有对他照顾有加的哥哥姐姐。

可因为他表现的太过非凡,周围人始终对他保持着的敬畏和疏远。

其中就包括他这一世的父母。

在这种情况下,他很难找到归属感。

就在刚才,李明达的一句‘回家’,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他的追求真的不大,回家有人留灯,锅里有饭,再有一句‘你回来了’,足以。

李明达满足了他对家庭所有的期盼。

花了一个多时辰,两人才回到位于平壤的临时住所。

李明达都没有丝毫停歇,马上就忙碌起来:“赶紧烧热水,给医师泡澡驱寒。”

“再煮一点姜汤,多放点糖,医师喜欢甜一点。”

“通知后厨,可以开火了,将我准备的那几样食材全部做出来。”

陈景恪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她,享受着她的照顾。

等吩咐完这些,她才去后院换了一身薄一些的衣服重新回来。

一番忙碌之后总算收拾好,李明达才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说道:

“耶耶决定,半个月后班师回朝。”

陈景恪精神一振,道:“辽东的事情处理好了?”

李明达摇头道:“哪有那么容易,不过大局已定,就算耶耶不在高将军他们也能控制得住局面。”

李世民行釜底抽薪之计,将扶余、木底州、南苏州等地的高句丽百姓,迁走十万户。

高句丽的那些死硬分子终于忍不住,纷纷跳出来反叛。

他们自然知道,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造反危险性有多大。

可他们更清楚,等这十万户被迁走,他们将再无翻盘的机会。

造反的结果毫无悬念,李绩亲自出手将他们彻底送进了历史。

还有一部分人想要效彷几百年前的先祖,带着残部逃往北部荒凉地带,图谋再次复国。

只是当年他们的祖先逃跑的时候是在夏秋季节,天气还不是很冷,有足够的时间筹集过冬的物资。

而眼下辽东已经进入寒冬,北部的荒原更是冷的滴水成冰。

唯一能给予他们援助的靺鞨,在之前就被大唐给教训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往北方逃无异于自寻死路。

最后一条路被断绝,这些反叛的死硬派下场可想而知。

之前各为其主,大唐也不好对这些人进行清算,采取的是怀柔政策。

这次面对叛徒就不一样了,直接下了狠手,进行了一次大清扫。

说彻底肃清高句丽死硬分子有点夸张,但也几乎摧毁了他们的中坚力量。

且因为这场叛乱,大唐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进行移民。

迁走的不只是百姓,还有半数的高句丽权贵和官僚阶层。

不过想到在冬季进行移民的后果,陈景恪不禁担忧的道:

“恐怕这些高句丽人很多都难以活着到达大唐啊。”

李明达面色也有些沉重,道:“这是在所难免的,为了辽东的长治久安,我们也不得不如此。”

“不过医师也不用太过担心,这次移民走的不是陆路而是水路,会安全的多。”

陈景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惊喜的道:“海船?”

李明达颔首道:“对,海船,根据你的建议重新打造的尖底海船,足足有一千三百余艘。”

陈景恪不禁咋舌,道:“怎么会这么快?”

李明达不无骄傲的道:“对大唐来说并不算快。”

经过她的解释,陈景恪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然后不禁为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到骄傲。

在铁甲战舰出现之前,百年海军并非夸张的说法,而是事实。

别的不说,就说木料。

造海船的木料,必须是那种高密度柔韧性强的上等木材。

这种木材生长周期都是以百年为单位的。

大航海时代欧洲某国家种植了一批船木,二十一世纪终于成材了,成为了一时笑谈。

木料长成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把这些成材的木料砍下来,整根放在仓库里阴干,这个时间往往要持续二十年左右。

也可以取巧,先把木料加工成木板再进行阴干,这样速度会很快。

还有些人想到了加热进行烘干。

然而这些取巧制作出来的木料质量普遍存在问题,造出来的船最多也就能用十年八年。

折算下来成本高的让人受不了。

总之,仅仅是木料这一项了,就难住了大多数的国家。

但华夏文明、中原王朝却不用为此发愁,因为历朝历代都有囤木料的习惯。

他们囤木料的原因各种各样,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手里确实掌握着大量的木料。

有些木料甚至能追朔到几百年前。

朝廷需要造船的时候,按照要求开启某个仓库,里面就有足够的木料。

这也是为什么阎立德只用了两三个月,就造出了四百余艘船供张亮的水师使用的原因。

陈景恪提出了新式海船,阎立德亲自带队进行研究,很快就拿出了实用性的船型。

然后各种各样的新式海船就诞生了。

当确定了基本船型之后,在李世民的授意下,棣州造船厂日夜赶工。

历时六个多月,打造出了一千余艘新式海船。

此时这些船已经停靠在辽东的各个码头,足够将这十万户百姓全部装走还绰绰有余。

知道了这个情况,陈景恪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尽管依然会有很多人死在迁徙路上,可乘船总比走陆路要好的多。

随后他又问道:“圣人准备怎么回去?也乘船吗?”

李明达摇头道:“不,耶耶和我们都从陆地回去。”

虽然有了新式海船,可大海还是太过危险,没有人敢让李世民冒这个险。

就算李世民自己,也一样不会轻易去冒这个险。

虽然陆路会很难走,可总比海上安全。

确定半个月后就要出发,陈景恪也不再乱跑,老老实实留在平壤,将自己的各种物品打包收拾好。

期间有一支船队顺着河流来到平壤城附近,陈景恪特意去观察了一番。

发现海船有两种型号,小型船采用的是‘V’型底,中大型船只采用的是‘U’型底。

别看海船的概念是他提出来的,面对这两种不同的船型,他也一头雾水。

询问船工才知道,V型底吃水更深更加平稳,特别适合小船。

但它有个缺点,载重差。

‘U’型底兼顾了吃水和载重,非常适合中大型船只。

得知缘由之后,陈景恪再次为古人的智慧感到惊叹。

阎立德他们只是听了他简单的几句描述,就把海船给造了出来,还弄出了两种型号。

实在让人佩服。

除了船型之外,船帆也采用了他说的活动式新帆,可以调整方向借助多个方向的来风。

可以说除了迎头风没法借,其它七个方向的风都能借到。

李世民也再次对陈景恪提出表彰,说他提出海船建议又为大唐立下一大功。

陈景恪谦虚几句之后,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这个功劳。

半个月时间眨眼即过,这天李世民终于启程,率两万大军沿着曾经的进攻路线返回大唐。

一路上天公作美,几乎都是大晴天,省去了许多麻烦。

中间倒也遇到过两天雨雪天气,恰好大军路过辽东城,直接入城躲避。

既躲避了雨雪,又让疲惫的士卒得到休息。

冬日行军虽然寒冷,但也有好处。

那就是道路全部被厚厚的坚冰覆盖,遇到沼泽河流也不用架桥了,可以直接走过去。

比如那几百里辽泽,此时已然是一片坦途,大军悠哉悠哉的就走了过去。

用了近二十天时间,大军终于翻过燕山,来到了幽州,这也意味着正式进入关内地界。

出兵八个月多,李世民凯旋归来。

相关推荐:铁血小千户大神,你家夫人又挂了穿书后,我娇养了反派大佬快穿:又在反派大佬被窝里醒来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末日降临:我带着全村搞基建我的蔬菜能炼丹奶大反派幼崽后,我被孩儿他爹休了!穿越后,我和死对头靠美食养幼崽大叔逆袭:重生成败家子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