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爵位改革

想到了爵位,张强觉得爵位应该改革了,以前华夏帝国用的爵位实在是太乱了。

需要革新爵位,怎么革新呢,张强觉得也很简单,能获得爵位的就是顾问院元老还有皇亲国戚,以及内阁中的名气比较大,或者功勋比较多,当官比较高的几个而已。

于是一番在顾问院里面讨论以后,张强把爵位定位西方的那种爵位,亲王,公爵,国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勋爵,爵士,还有一个唐朝或者汉朝的一个爵位县公,至于还有什么开国县公,开国男爵什么的,或者给底下的人一个骑士爵位,骑士在西方很尊崇,但在华夏没有这个爵位,人们不认可,因此就没有这个了。

自己是皇帝,没有自己给自己封的,于是儿子们,三个比较大的,而是比较出众的儿子,大儿子已经是皇储了,就没有亲王爵位了,因为皇储也是一个爵位,在华夏帝国叫太子,现在也是,虽然前面皇储,皇储的叫的,但华夏人,所有的人,除了张强,都叫大儿子勇武为太子殿下。

二儿子和三儿子封亲王,其他儿子成年的,官位高的,有能力,干出成绩来的一律封公爵,也没有几个,五个而已,然后下面的那些刚刚步入仕途的,暂时只封县公。

等待他们慢慢立功受奖,有了功劳才能提升他们的爵位,这些儿子,孙子,曾孙们,也只有直系的以后勇武的儿子和孙子们的嫡长子,才能拥有直接封王,封公的便利,其他的儿子,排出四,或者五的儿子们,一律封县公,要不然地位高了,以后就和明朝的那帮猪猡宗亲一样了,只会吃和玩乐了,除了祸害国家,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张强的曾孙还可能受惠于张强的功勋,曾孙以后的子孙们就要靠他们的努力了,能发展成什么,他们得和那些王公,功臣,武将的曾孙们去争夺华夏帝国朝堂的地位,或者自己寻找出路了。

但不管怎么说还在五代以内,五代以后,那就是两极分化了,很可能很多王公贵族,皇亲国戚都要成为平民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以后皇室将会越来越大,现在又没有计划嗯嗯生育什么的,大家都在放开生,拼命生,要不然区区四五十年时间,华夏帝国怎么会从小冰河时期**的明朝时期的几千万人口,一下发展到近六亿人口的华夏帝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帝国呢?

华夏帝国现在要养这么多人口,而且这些人口尽管不断的被转移到总督区,在总督区恶劣的环境中,不少人死去,但人口的增长速度还是没有减慢多少。

亲王这是毋容置疑,也许明朝等前面朝廷可以有异姓王,但在华夏帝国规定,只有国王的儿子,才能称为王,国王指定的继承人,太子才能称之为皇储,或者直接说太子,只有太子才能继承王位,顺位继承人只有太子无法继位的时候才能顺位继位。

这是因为考虑到很可能皇家的几个儿子夺位,引发纷争,使得一些嫡长子或者指定的继承人出现了意外,然后才能启动顺位继承,否则,只能由太子继位。

公爵只有在亲王的几个顺位王爷之后,一般只封三个亲王,属于皇帝的儿子的老四,老五,等等以后的儿子才能封公爵,其他的爵位,奖励功臣,武将,心腹,最高的爵位是国公。

这样就使得高等爵位只参与继位或者顺位继位的皇室拥有,只有死去的开国功臣,或者以后的皇帝特别对待的死去的老臣,才有荣耀加封公爵。

这也是给后人们留下一点余地,以免后面很多功臣赏无可赏了以后开始杀功臣,或者被一些占据了高位的奸臣们胡乱给自己加封各种可以威胁到皇室的爵位,到时候随着他们的爵位提升,他们就拥有了篡位自立的大义名义,中国人可不像欧洲人,一个团体,一个贵族团体,遍布整个欧洲,很多贵族都有姻亲,一旦获得这个名义,哪怕差一些,他们加冕的时候也是很顺利的,但他们一天上不去,或者碰到天花板,就是张强现在设置的天花板。

他们要破除这个天花板,很难,除非是蛮不讲理的那些人,欧洲再蛮不讲理,也只出过拿破仑一个自己给自己加冕的皇帝,但名声因此不好了,如果华夏这么做,他的名声不出几年将臭不可闻,到时候他只能被下面的人篡位,或者被下面的人转变心思投靠皇室,然后干掉他。

公爵就是天花板,打破这个天花板一般来说很难,死去的才加公爵,不是皇室顺位继承人,不是很强劲的顺位继承人,他们也无法取得大义名义,要奋斗起来就很艰难,这给了皇室自己调整的机会,能给他们以反扑的时间和准备,但如果说皇室几代之内都没有杰出的人才,那张强就不能说什么了,到时候就是华夏帝国气数已尽的时候了。

这种事情,张强再回来也没有办法,那样灭亡了就灭亡了,很久以前张强的心思是自己让华夏帝国崛起就行了,让汉人王朝延续就行了,自己死后哪怕身后洪水滔天,不管子孙后代了,现在想着,怎么也得做一些事情和准备,毕竟是自己的儿孙们。

张强手扶着额头感觉自己最近对于安排后事这种执念太深了。

这不能怪他,实在是后世的华夏崛起所用的时间太长了,而且没有真正的崛起,文官集团不会允许一个强人出现,同时他们的理念就是发财,发财,再发财,但对于外来的干扰,他们没有一点处理的智慧,不知道是人才太缺,还是太聪明了,或者是国内的鼬鼠太多了,他们每一次做的决定,敌人都能了若指掌,他们的每一次行动计划,都被敌人知道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都被敌人知道了每一次行动,焉能不败,也只有在赚钱上,敌人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华夏中国的人太多了。

地盘也太大了,资源也很丰富,而且采取的制度使得敌人无法动摇一点根本,或许是即便损失很大,也动摇不了元气,很快就能恢复过来,而且马上弯道超车,赶超了敌人。

而张强需要看到的是一个刚强的华夏,同时不缺乏智慧柔性的华夏,而不是一直柔弱的华夏。

爵位对老臣子们改革之后,就是对于文官和武将,功臣们的改革,以及对于普通人的授予改革。

文臣和武将最高的爵位就是死后成为公爵,或者只能到达国公这样的顶级爵位,而普通的臣子,一般只能不断的提升,熬资历的,他们顶到头就是一个首相,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大功,他们只能以普通官员的身份生存或者退休,顾问院在自己死后,这一批老臣子死后,张强已经明确的向老臣子们和准备继承自己皇位的大儿子讲明白了,顾问院会撤销。

元老们以后只能顶着自己的爵位和一些影响力和一些他们提拔的文官,武将对华夏帝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或者干脆不回允许他们再插手帝国的事情,他们享受荣华富贵就行了。

如果他们叛乱,他们将被剥夺一切功劳和爵位,然后降为平民,整个家族都会被剥夺爵位,然后丧失地位和影响力,降为平民,他们死后后人起码一代不得进入仕途,哪怕是当兵,他们只能做一个商人。

对于性质恶劣的人,后面的皇帝有抄家和满门抄斩的权利,这是张强给儿子们留下的权利,就是让他们有权利动那些老臣子们,但还是希望儿子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要乱杀无辜,至少要保存他们的家族,只杀他一个人,或者降为平民,严加看管,这是因为张强不想自己死后,一朝天子一朝臣,把这些老臣子们故意都抹杀掉,动摇华夏帝国的基础。

对于普通臣子的爵位授予,除非有大贡献,不得授予国公,令人尊敬的,或者为华夏帝国奉献一生,也许平平安安渡过一生的人,到老了,首相退休,准许授予国公荣耀爵位,但得经过政议院,枢密院,内阁投票,三分之二同意,或者经过新的首相几年执政以后,认可旧首相的职位,向皇帝提议,经过政议院最高的拥有爵位的几人同意才行,不管如何,最终需要皇帝批准。

如果皇帝要授予某人国公爵位,需要十一名副相,首相,还有政议院,枢密院等首脑签章同意,如果不同意,皇帝最终只能在十年之内授予一个人国公爵位,用过以后,这个名额就没有了,皇帝只有批复下面提交的爵位申请的权利,但没有强行给某人授予爵位的权利。

这是为了限制皇帝批复爵位,或者**臣和小人钻了空子,弄得国内爵位泛滥,导致帝国皇室和内阁,枢密院的公信力散失制定的办法。

底下的爵位,侯爵,伯爵,皇帝有权利授予,但也需要内阁,起码是内阁同意,内阁等人只能提议,枢密院,政议院也只能提议某人授予爵位,但不能决定,而对于子爵,男爵,勋爵,爵士,县公等爵位,则有提议全,建议权,并且可以经过政议院复议以后,批准授予,但最终由皇帝盖章确认。

总之,不管怎么样,皇帝有最终决定权,高等爵位,是下面限制皇帝,低等爵位是皇帝限制下面,两者发生一个倒转的权利牵制,但作为开国的皇帝,张强有全部权利,因为这些是他制定的,老臣子们只能享有和执行,没有人敢说他的不对。

于是一番普遍的爵位授予重新出现在华夏大地上,一时间,很多老臣子都心安了,很多做出贡献的臣子都高兴了,因为他们至少捡到一个县公的爵位。(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天涯海角只为找到你这个沙盒游戏不靠谱箭芒千年汉帝国神级大领主系统英雄联盟异界召唤痛楚城堡争霸:我的魔物兵种可以进化我的封地是岛屿我欲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