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发展,发展

不过虽然帮助土耳其发展,让华夏帝国总督区和中枢财政得意缓解,但土耳其的欠款是历年增加,成本是历年提高,而且随着铁路的逐渐延伸,土耳其的欠款已经达到了一千亿华夏元,土耳其本身是游牧加上农耕民族,本身很穷,要想还完债务还得几十年,除非能马上停止这种行动,并且开始清欠。

暂时来说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华夏帝国不可能让土耳其发展的太快,也就是说帮助他们发展总得有个限度,就是不能超过华夏帝国总督区的发展,总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

“勇武,你去处理土耳其要发展铁路的事情,要注意,不要让他们坑了咱们,土耳其那帮穷鬼,本事没有多少,历史没有多少,但骨子里面很骄傲,相比咱们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王族传承,他们哪里没有多少贵族气息,却以为自己就是贵族。

不过是是以前咱们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的那些整天厮杀来厮杀去的莽夫和自认为高傲的读书人和世家豪门子弟罢了,而且土耳其其实也并不平静或者说他们其实就是一般强盗而已,不要和他们客气,能坑就坑,他们想要打就和他们打,以他们那点水平,咱们派出守备军去打他们都算是看得起他们了。”

张强对于已经年龄不小的大儿子勇武,也是皇储吩咐道。

自从当上了皇储,他就不在任何一个官府衙门任职了,而是帮助张强处理政务,协调各院的关系了。

英国人是想着自己学会造铁路,而且没有官方帮助,土耳其人就像后世的华夏中国的穷邻居一样,总想依靠华夏帝国。

张强叮嘱自己的儿子也是让他长点经验,华夏人即便再怎么高贵,再怎么通事故人情,那也是看人的眼光,但对世界,对周围,战略眼光还是很窄的。

有时候,张强希望他能去国外周游列国,长长见识,但现在他已经是皇储了,是不能轻易动的人,一旦他在国外出了事情,华夏帝国就会陷入恐慌之中,对于他的统治是巨大的威胁,所以这种想法只有搁置下来了,等有时间,让他出访一下大清国,俄罗斯,土耳其去见识一下,了解一下国外也行。

作为一个即将带领华夏帝国走向遥远的未来的皇储,战略眼光和做事的方法和手段最重要。

打发走了自己的皇子,张强叫来了古月笙和唐殿风,李元胤,萧飞和薛红,参政执事,华夏帝国的皇权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的,使用元老们发挥余力,过问一些事情,诊断枢密院和内阁所做的每一项事情是不是符合华夏帝国国情,和要达到的目的。

而政议院除非是选举内阁或者决定枢密院人事,一般没有他们的什么事情,一般的人事在吏部和枢密院皇室亲卫团这两个机构就能解决。

枢密院管军事和监督权,情报权,主要受皇帝领导,内阁管外交,商业,农业,经济,工业,民生,官员人事任命,战备物资和国事物资储备和发放,赈灾,安民,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枢密院,政议院,顾问院,光有内阁这个朝廷一样运转。

因为从立法,兵事,民生,官员任命等等各方面内阁都有其各自的部门,不过现在各部门所做的事情,大都是执行部门,立法和人事任命,复议大权在政议院,军事和监督权在枢密院,内阁比较重的是财政大权,只有财政大权才是内阁的底气。

而皇帝总览全局,虽然军队的大权几乎都在枢密院,但近卫军的大权还是基本上在张强手里,这是不容放弃的,军情部交给枢密院,民情部,监察部也在枢密院,但张强另辟蹊径,成立了秘密的军情司,虽然短小,隐秘,却最为精锐,内监察枢密院,内阁大员,外渗透各国高层,轻易不传出情报,要传出的也是重大情报,不是华夏帝国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张强这里根本不反应,就当没有这种情报,让军情部去做,军情司只传情报,不干事情,但有时候也惩处叛徒,基本上等于监督民情部和监察部,军情部高层。

华夏帝国的政体在这个时代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人根本弄不懂,不过正是这样的政体,约束了华夏帝国各级官员,让他们的贪婪少一些,让他们干的事情多一些,同时各个部门和官员每一级都比较少,精而简,一方面可以少一些人贪婪,一方面可以最大发挥官员的能动性,只看成绩,过程,不看你其他方面,没有成绩,没有好的过程,没有达到为民,为国这些简单的结果,你就要被降职,外调总督区去开荒。

总督区需要大量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和核心区的官员待遇是天差地别的,总督区的正式的官员也很少,贬职的官员去了哪里,要想重新返回正式官员行列,就得努力,不作出成绩,混吃等死,只有一条,贬职为民,到时候你十年寒窗苦读,费尽心思钻营的结果就是被打回原形,成为平民百姓。

作为总督区的总督,一般都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元老,如果他管的地方发展不快,让上面责难了,他就会拿你出气,作为总督区的军事主官和民政主官是要承担责任的。

总督区里面发展最好的是东北总督区,肥沃的土地,快速的移民,快速的开恳,加上铁路在这里进行试验性建设初期带来的民夫和从大清国在西伯利亚时候退回来的就地安置的移民,使得这里发展很快,而且这里靠近华夏帝国首都燕京,物资支援和各种支援都很快。

军事支援,作为首都的屏障,这里驻扎着近十万野战军,三万近卫军,五十万卫戍军,三十万守备军。

大清国同俄罗斯战争初期和后期,这里的被各地的商人,民夫,移民驻扎,商业繁荣,起码吃饭,住宿,房屋不少,后来虽然一少半转移到了东伯利亚,但这里作为西伯利亚物资中转站,商品中转站,军队中转站,光这些人口带来的商业需求,就使得这里的服务业发展飞快。

每年这里进口东伯利亚总督区的药材,林木,毛皮,渔获就达到了一百多亿华夏元,出口到东伯利亚的各种建筑物资,铁路施工物资,移民人数,各种林林总总的物资交易,就达到了两百亿华夏元,虽然这些大部分是补贴给东伯利亚的,但有些商人的底下运输和转运,买卖还是要交税的。

加上这里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这几年光这里的粮食产量就能满足东伯利亚的需求了,减少了华夏帝国从遥远的南方调运粮食到这里的成本,最终变成这里支援东伯利亚,燕京给这里进行各种政策优惠和补贴,一年下来这里光补贴收入就达到了五百亿华夏元。

加上同比这里更快恢复过来的高句丽总督区,高句丽总督区基本上除了人口没有遭到多大破坏,随着战争早早远去,随着从蓬莱州不断移民过去,哪里的商业和事态早就稳定很多年了,各种港口和造船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渔获收入,林木收入,药材收入,粮食收入,总体量达到了一千亿华夏元,这可是纯收入,每年光交给中枢的财政就达到了三百亿华夏元。

同时还补贴东北总督区各种物资和粮食,以及移民过来,高句丽总督区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中枢的注意,已经同东北总督区,东南亚老挝州一起被安排在下一步进入核心区的名单行列,以后他们可能变成华夏帝国真正疆域里面的一份子,华夏帝国的真正疆域又会增加几百,上千公里土地。

中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却还在依靠补贴和移民生活,哪里的确离着华夏太远,或者地盘大,一下华夏照顾不过来,每年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建设哪里。

把哪里建设发展成华夏帝国比较富饶的地方,就像后世的俄罗斯背靠西伯利亚,同欧洲叫板一样,哪里就是后世俄罗斯的纵深之地,是他们的底气,以后这个历史中,也是华夏帝国的纵深和底气,同时也是华夏帝国抵抗西方的前沿。

华夏帝国的大部分精力都在西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投入万亿拿回来,再投入万亿建设起来,投入近亿人口占领哪里,最终把哪里变成华夏帝国的土地。

大清国是华夏帝国同俄罗斯的缓冲地带,大清国的发展也很是喜人,但再喜人,也是山区,不可能犹如俄罗斯平原地区,和华夏帝国西西伯利亚平原发展快,发展潜力巨大。

土耳其的铁路基本上成型了,俄罗斯的铁路也基本上完成了主干建设,支线建设就需要俄罗斯自己派人来华夏帝国学习,同时帮助华夏帝国建设了。

自从有了英国人的示范效应,凡是想要铁路建设的其他国家,都能派人来华夏帝国投资支线铁路建设,少则十来公里,多则几百公里,只要你们投资,华夏的铁路建设经验都能学会,但蒸汽机的制造和铁轨钢轨的制造技术不对外开放,你们需要购买华夏帝国的钢轨和蒸汽机车。(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天涯海角只为找到你这个沙盒游戏不靠谱箭芒千年汉帝国神级大领主系统英雄联盟异界召唤痛楚城堡争霸:我的魔物兵种可以进化我的封地是岛屿我欲封地